APP下载

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2016-04-27张帆张维何小云

当代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矿业权矿产资源江西省

张帆,张维,何小云

(1、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张帆1,2,张维1,2,何小云2

(1、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近年来,伴随着中央政府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等一系列政策,中部地区各省份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矿产资源产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如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对当前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矿产资源储量的快速消耗、矿业权归属不清导致的无序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有失均衡等诸多问题。通过提出加强资源保障、明确矿业权归属、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力度以及改善产业结构强化协同效应等相关解决思路与建议,以期实现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产业;产业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15年6月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被明确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发展区域。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江西省也将借助此契机实现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逐渐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江西省拥有良好的矿产资源禀赋,一直以来矿产资源产业作为该省的支柱产业,在助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其中部分特殊战略性矿产资源(如:铀、钍、稀土等)的开发利用在保障国家安全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现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矿产资源储量快速消耗、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不明显、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响应较为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对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实现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时提供相关思路与建议措施。

一、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现状

江西省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在全国矿产资源总量中均占有相当比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到89种之多,占到全国152种探明储量矿产资源总数的58%以上,其中有33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五位。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一位;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二位;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三位;钼、铌、萤石等居第四位;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居第五位。在众多矿产资源种类中,被誉为“七朵金花”的铜、钨、稀土、金、银、钽和铀是江西省的优势矿产资源品种,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矿产资源和特殊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全国工业制造及军工制造原材料供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铜占全国总量的17.91%;黑钨矿(WO3)占全国总量的39.62%;重稀土(RE2O3)占全国总量的72.07%;金占全国总量的8.23%;银占全国总量的12.25%;钽(Ta2O5)占全国总量的42.73%;铀(金属量)占全国总量的30%(见图1)。

近年来,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地质勘查方面,基础性和公益性勘查程度均有所提升,新发现部分矿产地,并探明了一批矿产资源储量。商业性矿产勘查也实现同步提升,表现为勘查投资规模的增长和探矿权的数量的增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主要矿种和部分矿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有所提升,随着矿产品消费量的增加,矿产品产业链也有所延伸,产业链覆盖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矿产资源产业聚集方面,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鹰潭为中心的铜采冶加工基地,以赣州为代表的钨采冶、稀土分离冶炼基地,以新余和南昌的昌北为中心的硅产业基地等若干个产业基地。按照《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要求,今后将支持建设铜、铁、钨、稀土、铌钽、银铅锌、硅材料、盐氟化工、陶瓷、水泥建材等十大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建设14个矿业经济区和58个重要矿产品生产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将进一步释放。虽然如此,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

二、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消耗持续加大,保有储量有所下降

矿产资源产业是江西省的重要产业并且辐射至众多相关衍生行业,形成了长期以来省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产业较高依存的产业格局。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省域经济增长的诉求,导致矿产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持续性大规模开采已致使相当数量的矿山出现资源供给危机,甚至出现个别矿山资源储量接近枯竭的情况,矿产资源整体保有储量出现明显下滑的迹象,其中情况较为严重的是铜矿资源与钨矿资源。铜与钨均为重要的工业矿产资源,也是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都对其开发利用予以重视,并在政策支持上给予有效保障。近年来铜与钨的冶炼能力逐年提高,产能也有明显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勘查工作进展却未能跟上,致使已探明资源储量迅速下降,部分重点矿山已达到严重危机程度,而接替资源增加量提升幅度却非常有限。部分埋藏深度较浅、比较容易被探明、开采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区域已基本完成勘查与开发工作;而深部勘查区域则由于成矿区地质情况复杂,开发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从而增大了勘查开发难度,尤其是勘查并探明富集矿和大矿的难度明显增加。同时,近年来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不足,勘查工作始终未有突破性进展。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增速度明显低于消耗速度,导致供需缺口在加大。

2、矿业权叠置问题普遍存在,多头管理易导致无序开发

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导致不同矿种存在着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的显著差异,多矿种伴生、共生成为普遍现象。如:铜矿中常伴生有金、银、硫、镓、铟、硒、碲、砷、钴、铁、铅、锌等矿种。钨矿中常伴生有锡、铋、钼、铍、钽、铌、稀土等矿种。铌钽矿中常伴生有锂、铷、铯、高岭土、云母、长石等矿种。此外,油气层、煤层与铀矿层也经常呈现出层叠情况。绝大多数伴生矿种也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如果不能有效分离、合理有序开发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矿业权归属的相关制度,矿产资源的开发主体是那些拥有矿业权的矿产企业,而目前我国在矿业权管理方面仍存在多头管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常出现多部门审批、重复审批的现象。由此产生的矿业权归属不清晰问题容易引发利益分配失衡,职与责不易区分,开发目标单一,进而导致矿业权叠置区域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降低整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于部分特殊战略性、稀缺性矿产资源来说,由于开发次序和开发方式不合理易导致资源浪费甚至会因破坏资源开采条件从而造成永久性无法开采。例如煤、铀层叠区域,常为铀煤上下层叠,如果先行开发处于下层的煤层将破坏上层铀矿的开采条件,无法实施地浸开采。

3、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江西省众多的矿产资源种类中,金属矿产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比重,而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极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对矿山周边居民生存环境产生威胁,可能导致出现水体和水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的环境破坏、废弃矿渣占用土地以及空气粉尘污染超标等问题。部分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回收资源,常需使用溶浸开采技术去处理那些难以通过常规方式开采的低品位矿石以及废石中的有用成分,而溶浸开采技术所使用的溶浸液常为酸性或碱性化学试剂,对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部分金属矿产(如:铀、钍资源)开采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放射性危害,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易察觉且具有长期性辐射隐患。此外,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结构的改变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如矿山崩塌、滑坡,地裂缝、地表沉降,地下水流失,矿井事故等。

4、矿产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有失均衡

在矿产资源的产业结构层面,由于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专用工具设备也不具备优势,导致当前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率还处在较低层次,多数矿产资源品种在原料加工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因此这些种类的矿产品也大多停留于初级原料提供阶段,矿产品经济附加值相对偏低,对提高经济效益的贡献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释放。此外,部分矿产企业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未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出现诸如对尾矿处理较为随意、缺乏资源二次加工过程等资源浪费问题。

在矿产资源的产业发展层面,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重心仍集中在矿产资源采掘业此类的初级层面,而对于后续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重视程度仍然有所欠缺,矿产资源加工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匹配问题,以至于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矿产资源产业链条。矿产资源产业未能与其密切相关的产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产业优势互补,甚至在部分矿产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低效恶意竞争的情况,致使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缺失均衡。

三、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升接替资源储量

江西省拥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就目前勘查工作进展而言,仍存在较多的勘查空白区,预计待发现和待探明的新矿产地的潜力不小。因此,建议省内地矿部门及相关矿产企业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交流与合作,通过勘查理论研究、地质勘查实践以及科研技术攻关等方式对矿产资源潜在区域进行地质调查评价与深部找矿探索。针对江西省贫矿多、富矿少,重要矿产资源相对集中的特点,加大对矿产资源潜在区域的勘查力度,争取实现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的突破。此外,针对当前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渠道单一的情况,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产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努力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实现矿产接替资源量的不断增长以缓解供需失衡的局面,为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提供相关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明确矿业权归属

矿山所属地区政府应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下发的部委规章和政策文件,并实现与各相关管理部门协调与沟通,明确矿业权叠置区域探矿权与采矿权的归属,做到矿业权颁发程序清楚明晰,矿业权归属合法有效,严格控制特殊矿种开采权的颁发数量以及详细审核获准矿业权企业的资质,并对企业后续开发予以持续监管。此外,应加强对于矿业权流转市场的管理,完善现行一般矿产资源矿业权市场流转制度,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矿业权的合理、高效配置。从技术层面实现对江西省矿产资源矿业权叠置区域的分级管理并科学划分开采区块,根据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与重要程度确定合理的开发次序,对重点叠置区域进行资源整合,对特殊战略性矿产资源予以优先开采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为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3、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力度

针对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的现状而言,应加大对矿产资源源头的监管,从健全矿山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矿山环境监控管理做起,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标准去严格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对在生产的矿山“三废”管控。对新建和新投入生产的矿山,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区规定的标准控制矿山“三废”的排放。对具有放射性危害的矿产资源开发,应指定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对矿山周边水体、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执行持续性监控,确保不出现重大事故。完善矿山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体制。以“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强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重要性,切实有效降低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率。在部分具备条件的矿山可以实施推广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如建立环境治理恢复示范工程,使之成为今后全面推广的标榜,为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改善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强化协同效应

针对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而言,应实现由政府主导与企业实施相结合,切实改善现有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实现由传统的重视矿产资源采掘到兼顾矿产品及衍生产品加工与生产理念转变,通过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与加强技术创新来提升矿产品精细化生产能力,有效延伸矿产资源产品链。通过提升价值链上重要环节的经济附加值,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到精深产品加工的转移以增加矿产资源产品经济效益。此外,应充分利用现有已初具规模的矿业经济区和重要矿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区域内优势企业的聚集能力,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部分优势企业的影响力,使产业集群不断向相关上下游产业扩展,有效促进相关行业及企业向集群靠拢并逐渐融入其产业链形成互补之势,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为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62号)[Z].

[2] 中国百科网[EB/OL].http://www.chinabaike.com/z/keji/ck/ 544289.html.

[3]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Z].

[4] 孔祥智、胡迎春:西部地区矿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和对策[J].理论研究.2003(4).

[5] 陈祥云、王志刚: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矿业,2008(4).

[6] 谢雄标:西部矿产资源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矿业,2011(11).

(责任编辑:徐悦)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西省矿产资源产业优化升级的实现机制研究,编号:JJ1441;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抚州矿产资源产业优化升级与实现机制研究,编号:14SK036。

猜你喜欢

矿业权矿产资源江西省
模拟成真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安徽省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机制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西:3年内暂停出让煤炭矿业权
从供给与需求看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