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2016-04-26赵凤霞

关键词:中学音乐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赵凤霞

【摘要】在中学阶段,作为审美教育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来说,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新课改后的今天,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如何操作好教学的过程,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的方法,如何能使音乐课起到培养学生素质与情操的方法,都是现阶段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就初中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达到有效利用音乐教学方法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音乐 课堂教学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6-02

一、 重视教学中的心育

心育即心理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其根本任务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开发创造潜能,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通常人们所说的兴趣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自信心培养、性格培养等均属于心理教育范畴。

音乐心育是依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施加心理影响并与学生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音乐心育并不是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单纯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它是心理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有机整合。音乐心育要注重教学艺术,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依据中学生特殊心理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加以组织和表达,营造艺术的色彩和氛围。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自主构建健康、良好的音乐学习心理环境,以期达到增强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音乐心育可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联感”与“通感”作用,使学生在说、唱、舞等艺术活动中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作“音乐应当是什么”的价值思考。只有通过一种健康的价值导向,音乐心育才能促使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才能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的同时不断感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而对中学生而言,音乐心育必须符合他们特殊的心理逻辑,让其自主构建音乐学习心理结构,实质就是中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因此,音乐心育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认同中学生特殊心理发展的目标,让其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有效地促进音乐技能的发展。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科学思维方法及技能技巧的培育者。只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全面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1.讲述故事。中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对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注,课前精选一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他们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使用这种故事导入法,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传奇爱情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使他们了解该曲音乐背景,还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2.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感情丰富且波动大这一特点刻意渲染一种情感气氛,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受到某种特定气氛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特别是多煤体教学广泛运用的今天,这种方法运用起来很是方便。

3.设置疑问。中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或疑问时,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望。这时大脑会特别兴奋地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问题。

4.影视欣赏。现如今课堂多运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欣赏形式,以其直观性和娱乐性,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要求。把影视欣赏结合到音乐教学之中,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音乐之美,并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还有“直接导入”、“温故知新”等方法,选用好的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提问活跃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是连接学生老师以及课本的重要纽带。学生提问是学生思维发散和吸取知识、感受与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则是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激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掌握教学情况。

1.设计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问不同,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因此教师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中,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其次尽量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的问题,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积极思考;再次提问要创新,不可千篇一律。

2.设计留有学生思考余地的提问。首先提问要给留给学生探索空间,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帮助他们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提问必须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再次问题必须指向明确,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后,提问不难但要有一定的解决过程,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自主思考解答。

3.设计循序渐进式的提问。课堂发问要讲究艺术,难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尽量避免问题冗长,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及时追问或补问,充分变换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

四、创新音乐考评模式

我在音乐考试方面进行了以下的尝试:评估一个学生的音乐成绩从声乐、器乐、乐理、表演四个方面来衡量。如声乐考试时我要求学生选一首课本上或其它地方学到的自己最喜欢、唱得最好的歌曲进行演唱,将教室里的讲台作为舞台,学生自己上台报幕,在老师电子琴或乐曲的伴奏下演唱。其他同学既当观众又当评委,从音色、音准、吐字、演唱技巧及表演等方面进行评分。学生打分与老师打分相结合,用百分制,当场公布考生成绩。通过这样的音乐考试,学生的乐理知识、演唱技巧、创作表演及欣赏鉴别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这样的创新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准。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可以是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的。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控课堂教学的局面,就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与精神,虽然我的这些想法还不太成熟,还有赖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但是我有信心让我的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求发展!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