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人格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6-04-26李艳瑜

关键词:中职生人格对策

李艳瑜

【摘要】本文通过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的人格现状,探究其原因,并就如何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提出一些对策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 人格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2-02

一、中职生人格现状调查

笔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抽取600名中职学生进行人格测量。剔除无效问卷8份,共收集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98.7%。

(一)在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维度

结果显示,中职生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好幻想,有时会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性格显得多变,喜欢新事物,容易接受新观念,基本接受社会中的一些权威见解,但也会提出质疑。

(二)在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维度

在这些维度上,中职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有时会因挫折而回避现实,缺乏耐心和恒心,对人对事的态度比较冷淡,具有一定的安全感,但有时会因对未来感到迷茫,信念不足而出现焦虑现象。

(三)在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维度

调查表明,中职生比较固执好强,习惯让别人遵循自己的意愿,法规意识较差,做事较马虎,有时会表现出有始无终,社会接触较广泛,无所畏惧,自我约束能力一般。

(四)在兴奋性、乐群性、怀疑性、世故性、独立性维度

中职生外向、乐群,热衷于各项活动,适应水平高,有时不免太过世故圆滑,从众性、依赖性较强,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却又不敢敞开心扉与人交往,虽不体贴别人,也不会给别人的利益带来伤害。

二、中职生人格发展现状的成因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教育实践发现,影响中职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自身以及同龄群体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因素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其中,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对中职生人格养成的影响更为突出,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反社会或严重自我中心的不良心态和行为。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断对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的“枷锁型”教育方式,或者“暴力型”、“放任型”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中职生经历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这使得他们与同龄人相比更为乐群,也更为世故圆滑。但由于学校人格教育脱离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时效性,没有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达到育人的理想效果。

(三)社会因素

社会的发展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娱乐生活方式和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的同时,也给抗干扰能力低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等不良社会风气使学生产生迷惑、怀疑;营业性酒吧、社会不良人群对学生的诱惑同样不容忽视;流行大众文化,如选秀活动、影视明星、网络红人等,其前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中职生的自我认同、主体性人格起到了暗示作用;沉迷虚拟性网络游戏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职生的幻想性与自我中心倾向。

(四)自身因素

中职生处于好奇心旺盛、求新求异的年龄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心智发展水平相对稚嫩,使得他们情绪起伏较大,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悲观忧郁等不良情绪。有些学生缺少理想和目标,学习缺乏动力,片面追求享乐主义,一旦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对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五)同龄群体因素

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同龄群体对于中职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其个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言谈举止等容易受到互相影响。同龄群体对中职生个体人格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父母或老师。

三、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对策

通过对影响中职生人格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培养中职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创建亲子沟通技巧分享平台

学校或社区可面向广大家长组织创办亲子课堂或亲子体验营,通过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分享亲子教育经验或进行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家区合作,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亲子沟通技巧视频或文章,让家长能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学习,让亲子教育变得更为有效。

(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1.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把课堂教育与现实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增添企业工作经验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体会工作的辛苦,在经历失败或成功中,学会承受生活的考验,了解自我的不足,在合作中学会与人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

2.青年志愿者服务

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帮助学生在扶贫济困、敬老助孤、环境整治等服务活动中学会关爱别人、奉献社会,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中自我反省、评价和提高。

(三)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创意社、动漫社、街舞社、围棋协会等学生社团,既可丰富校园生活,又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肯定自我,培养自信心。学校应对学生社团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使其在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中真正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团体辅导

利用心理剧、拓展训练活动以及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为主题的小组等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加强团体辅导,让学生在体验、分享中激发、调整、升华身心各方面的潜力与素质,将活动中的所感所获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五)促进朋辈心理辅导

由经过培训的学生担当心理辅导员,其相近的价值观及生活经历会使朋辈心理辅导比心理老师的辅导更能引起共鸣,更好地帮助同学解决比较简单的心理困惑。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带动下,能在校园里建立同辈支持网络和人文关怀氛围。

教育不始于课堂,也不会止于课堂。我们应该努力使教育内容、形式符合中职生的心理需要,培养其健全人格,成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傅永吉等.青少年健康人格与养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伯格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中职生人格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