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6-04-26孙会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策略

孙会琴

【摘要】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运行、教学活动能否高效开展。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从班风创设入手,从班干的任用、班规班纪的制定、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评价的运用等角度入手,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做好班风创设,为班级管理创设条件

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品行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班风、班级文化的科学与否、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发展。“环境塑造人才”,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认知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级的班风创设,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班风,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想要做好班风建设,首先需要班主任老师能够从自身做起,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好引导带头作用,同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赏罚分明,提升自身的说服力,以便能够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做好班干任用,为班级管理延长渠道

班干任用是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工作,班干任用科学与否不仅关系着班级内部的和谐团结,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班干任用的时候避免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以免难以服众。在班干选拔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让大家都能够参与投票,选举出“符合民意”的班干,以便能够使班干在日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做好带头作用。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班干任用渠道,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平、民主原则,班主任还可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对于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班干的责任意识与难处,让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中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班级工作。

三、明确班规班纪,为班级管理做好约束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单靠班风、班干等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班规班纪作为限制,以便能够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有法可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制知识,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班上的“主人翁”地位,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最终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在班规制定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不能“一锤定音”而是要引导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规班纪的制定中来。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之后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通过多次的协调、完善、补充,就能够使班规体现出全体同学的意志,大家都参与到了班规的制定中,自然对于班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这也能够便于学生日后更好的遵循规则,自然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这样一来,班规体现出的是全班同学的共同意愿,大家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共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班级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四、做好学习活动,为班级管理创设氛围

学习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关键,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班风的建设、班干的任用、班规的制定都是为了能够创设良好的外部氛围,让大家都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才是班级活动的中心,让大家都能够明确重点任务,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了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在做好日常课本教学之余,也要多举办一些班级学习活动,比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大家能够通过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来丰富自身的学习经历,完善学生的学习感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让他们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认识到更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效率等等。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作业、分组学习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对于学习就没有了厌恶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也要能够定期的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辱感,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节日的时候为父母送上自己的祝福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开展形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完成,乐于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做好学生评价,为班级管理做好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兴趣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现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价,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让他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不断改进不良习惯,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老师要更多地欣赏他们,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认可,更多的是激励。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培养他们做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人。对于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坚持全面涉及、正面引导,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的实现评价的目的,让教学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助推剂”,而不是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绊脚石”。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策略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