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心理干预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016-04-26韦力

关键词:干预中学心理

韦力

【摘要】进入中学时候,数学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增强,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学习认知能力、学习积极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学生依然采用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下滑、学习难度增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干预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也要运用科学的评价引导体系,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认知。

【关键词】中学 数学 心理 干预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9-01

在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量大,加上步入青春期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意志力不足,钻研性不够,对于事物的兴趣不如小学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善于运用心理干预,通过情感教学的渗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为他们的有效学习打好基础。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以便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现代计算机、互联网运用中都少不了数学理论的支撑,想要学好其他科目,必须要掌握良好的数学基础。此外数学也是一项生活学科,对于我们的生活实践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如果缺乏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就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做好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良好的数学技能,就能够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不少的生活难题……在每节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既有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想要做好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一旦预期目标没有达到就自暴自弃,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实际学习效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能帮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的认识欲望和求知欲望。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对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适度降低要求,而在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时就给予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又体验到失败感。具体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布置作业,甚至对考试的题目也可以进行分层设置。以便能够让学生都能够“够得着”,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之间不能协调同步,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步伐,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这一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学生自身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数学的高度抽象化与形式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要真正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自己把需要学习的东西找出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自己得出抽象的数学结论,使学生认识一种“思想”或“方法”的个性,即认识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对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效。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合理、正确地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学习能力,就能够对于遇到的数学问题轻松解决。可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

四、重视学生意志力培养,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中学时期正处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学生青春期初期阶段。学生由于身体发育带来不少的苦恼,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情感脆弱、意志力薄弱等现象。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就会导致学生万念俱灰、不想继续学习,不少学生就出现厌学、倦学,甚至逃学的状况。数学科目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同时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能亲身实践与体验,从解题中体会到“以退求进”、“能进能退”等方法,有效地培养在“逆境”中能冷静地分析问题,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独立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鼓励他们尽量独立完成,只有在经过多番的尝试后才能问老师或同学。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自己重新、认真的纠正过来,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应付困难,面对挫折的坚强品质。只有在体验过“挫折”与“失败”后,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困难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现在作业中的错误是为日后的正确解决做铺垫的,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善于解决困难。

五、运用科学的评价指导体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性的。教师的一个鼓励可能让一个消极的学生变得乐观开朗,教师的一个冷眼可能会给学生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身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来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的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既要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包括测验、尤其是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引导学生诊断自身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改善和调整教学过程;此外教师也要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引导学生不断改进、不断成长,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干预中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