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成长足迹留存数学瞬间

2016-04-26朱雪俊

关键词:数学日记指导教学

朱雪俊

【摘要】数学日记内容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可选择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自由灵活性和彰显个性,真正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情绪高昂,乐于思考,敢于书写,从而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文从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日记写作训练、在评价中开展数学日记、家校合开展数学日记指导工作等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数学日记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数学日记 教学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基于以上这些理念和精神,我尝试着让学生练习写数学日记,通过实践,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它独有的魅力。以下,笔者结合本人日常数学日记教学,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谈谈对数学日记教学的粗浅的认识。

一、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日记写作训练

1.做宣传:当我向学生宣布要写“数学日记”时,学生的反映正像我想象中的一样,“数学也可以写日记?”“数学日记怎么写?”。直面学生的反映,我索性向学生“宣传”了“数学日记”的种种好处,借而激发学生的写“数学日记”的热情。

2.定格式: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日记”,对它有些触手不及,不知道怎样写,写什么。我决定采用“先死后活”的策略。即首先给学生固定的格式。对于内容可以写自己的,也可以写同学或老师的等;可以写发生在课堂内的,也可以写生活中的,可以写自己的困惑也可以写自己的成功之处。可以写心得体会、写疑难问题、也可以写意见建议和创新发现。

此时的“日记”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固定格式“填空”而已,内容干瘪、枯燥。学生很少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机地融入日记中,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学习问题真实具体的表露出来。于是我到网络上寻找了部分优秀的“数学日记”,供学生参考学习之用。

3.学范例:首先,我在网络上寻找并阅读了许多小学生的优秀“数学日记”,并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日记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在课间或课后来看看,待学生看了以后,我又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日记”的优点,同时老师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与自己的日记进行比较,谈谈区别和体会。

生:我觉得他们写得很好(师:好在哪里?)学生笑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生:指出了老师的错误。

生:把思考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生:把数学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结合起来。

生:题目取得好,一点都不枯燥。

生:生活中只要观察,都能找到数学。

生:我们写得都是课堂上的,很少写生活中的,生活中的不会写。

学生看了这些日记,脸上洋溢的是欣赏和敬佩——原来数学日记也可以写得如此出色和优美!

二、在评价中开展数学日记

新课程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数学日记就是这样一种新的评价工具。

1.凸显评价的个性化

一般的数学练习或数学考试都是采用统一的模式,教师也往往根据标准答案进行批改,从而得出一个抽象的分数。从这个分数中,常常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被置于统一的模式和规格之下,学生的个性被忽略。数学日记则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虽然都是以日记的形式,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书写,展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成果和困惑。通过阅读学生的日记,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也赫然跃于纸上。

2.注重评价的发展性

从评价的目标来看,数学日记不属于奖惩性评价,而是一种发展性评价。通常的数学评价方式往往与排名、升学、评奖相联系,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但数学日记作为一种评价工具,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梳理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是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行为。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3.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般的数学评价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被动的,因此他们对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消极应对的。而在数学日记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自己的主体。通过自评,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因此学生更乐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数学日记则为家长开辟了一个了解孩子、全面评价孩子的空间。通过数学日记,还可以进行同学之间的互评,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家校合作,开展数学日记指导工作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习活动中,家长不仅仅在物质上提供学生帮助,同时在学习上参与到数学日记指导实践中。教师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数学日记的重视,同时教师通过指导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思考。例如,某家长带学生去超市中,买苹果时,告诉学生自己要吃三个香蕉,爸爸要吃2个香蕉,询问学生要吃几个香蕉。之后指导学生计算总数,进行采购。

总之,在数学日记指导实践活动中,要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主体的作用,推动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合作互助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红.《基础教育数学基本功》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出版

[2]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出版

[3]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12出版

猜你喜欢

数学日记指导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