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2016-04-26蓝森清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策略

蓝森清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取得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从而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并综合多为教育专家的理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提高、有进步,能力和情感上得到锻炼。教学有没有效益主要是看学生学科知识面有无提高、思维方式及状态有无进步、学习动机和习惯有无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通过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可以将人的积极性提高3-4倍。由此可见,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二)学生具有直观、想象的思维特征

小学生由于接触的新事物还不够多,思维方式不成熟,看待事物也会比较直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采用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抓住小学生直观、想象的思维特征,让课堂教学感性而生动,从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抓住基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四)学生生理、心理不成熟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认知能力不足,思考问题容易走极端。因此,对于学生的长处教师要毫不吝啬的给予鼓励,而对于学生的不足也应该针对性地提醒并及时纠正,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同时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让学生知错能改而不是走极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有趣的话题引入课程,设计各种新颖的话题,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和关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设立公正公平的奖惩制度,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竞争,小学生具有不服输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学语文知识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去积极探寻和感悟知识,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锄禾》教学的时候,其中的“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想到过栽种碗里面粮食的人的辛苦,是否应当从现在做起珍惜粮食。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提倡朗读

经实验表明,朗读能力的发展水平对识记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朗读对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大帮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可以使大脑、舌头、嘴唇得到反复的运用,同时对于锻炼学生的口才也有一定的帮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朗读,并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使用普通话流利、正确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另外,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陶冶情操。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对错误进行总结,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让每一次错误能够成为走向胜利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他们去发现错误,解决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吸取其中的教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以免学生因为犯错误而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学生在关于拼音的音调上面经常出现错误,此时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只顾指责学生,应当对学生适当的鼓励,并讲解各个音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并且加以总结,教师可以从旁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拼写、练习。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之后,学生对于拼音的音调认知上面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就是错误所带来的好处。

(四)重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记住课文中一些经典的语句或者文章,同时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的时候可以阅读这些书籍。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让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和语言交流水平,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充实的基础。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静夜思》、《锄禾》等具有意义的文章或者古诗词,推荐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童话书籍《安徒生童话故事》给学生课后阅读,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实现语言的积累,为今后写作和交谈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利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魏筱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皮琴静.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及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