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刍议

2016-04-26苏佩华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生活

苏佩华

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创造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小学教学更具有生活气息,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

一、结合生活,感知数学

在生活中,我们对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很难忘记,给我们留下一段深刻的记忆。同样道理,在学习上,学生对生活化知识的接受也会历历在目。数学概念十分抽象,而数学又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去观察、捕捉身边的数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各阶段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紧扣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加工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学习“ 认识人民币”这一新知识时,可让学生到超市去买一些小零食, 体会“ 数”与生活的联系。然后,用投影出示人们买东西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感知的生活实际,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又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时是比较困难的,假如教师不联系生活实际,只是满堂灌地口头教学,学生肯定是听得云里雾里,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带喜欢的玩具到课堂上,在这样的情境下自然而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谈话式提问:“你喜欢什么玩具呢?” 孩子们都踊跃回答。就在这时,老师可以通过这个情境提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新问题:“其中喜欢洋娃娃的有多少同学?喜欢汽车的有多少同学?喜欢小动物的有多少同学?”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回答问题并把问题的答案写在本子上,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出统计的概念,也可以将他们的生活例子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统计的知识了。这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二、挖掘素材,体验数学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既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如在教学 “体积的意义” 时,教师巧妙地利用 “乌鸦喝水” 的故事向学生置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呢?”一石激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讨论。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通过这样 “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知识的位置,自觉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数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在学生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一些高于现实生活的情境,能够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帮助学生越过鸿沟,提高他们的数学化水平。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对于“凑整、取整”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如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如在教授像“178+99、126-98”这样的题目的简便计算时,学生们很难掌握,主要的困难在于:在“178+99=178+100-1”中, 原来是加法计算,现在为什么要减1 呢?同样地,在“126-98=126-100+2”中,原先是减法计算,现在为什么要加 2 呢?教师在讲授这类题目的简便计算方法时可以创设一个非常适合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收付钱时经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现象。这样一个高于生活的情境,逐步将生活问题抽象成为一个数学模式,让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顺利完成了对学生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解过程。

三、拓展延伸,运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教师的视野中,“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课堂延伸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已有的知识储备具有巨大的意义,它可以进一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学校正在进行一场“节约水资源”的活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掌握本校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还存在哪些不足。这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假如学校有15个水龙头,其中有3个是坏的,如果每分钟每个坏水龙头滴17毫升,那么一天浪费的水资源是多少?按照本学校的规模计算,全区所有校园一天损失的水量是多少?”这一系列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此外,对于这些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锻炼了他们的逻辑发散思维。

我想,这种课堂延伸教学,是及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综合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情感上得到进一步升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让小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就要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数学的思考力就会越来越强,从而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