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探析

2016-04-26吴妙贤

关键词:数学建模小学数学

吴妙贤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数学建模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热议话题。数学建模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结合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等,通过建模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本文就“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数学建模”思想的现实必要性及“数学建模”的创新应用两方面来探究“数学建模”是如何使学生解决、应用、延伸数学问题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 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0-02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向应用性转变,数学建模便运用而生。数学建模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完善、改革、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在数学理论与实践应用中搭建平台与桥梁,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与理论方法,培养数学素养与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乐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现实必要性

数学问题均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数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中引入数学模型,能使学生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经验的同时,更好的把握理论学习,理解问题的本质与核心。数学建模是借助数学语言与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描述,改变学生对数学传统的看法,使学生走出晦涩难懂的数学世界,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搭建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平台。知识均源自于生活,任何一个数学语言与定理都是若干个实际问题规律的综合归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能使学生认清数学定理与数学语言的本质,把握理论的本质内涵,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二、数学建模的创新应用

(一)引入数学模型,激发求知热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求知热情。有了热情,才能谈及学习,才能谈及探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能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与教学水平。教师在引入数学模型中要考虑问题本质和学生对问题引入探究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引入情境下,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感受数学的魅力与风采,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建模,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数学语言与方法,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理论基础。同时,在学生解决问题、发现事物规律的探索中,通过小组相互交流,合作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在问题的引入对象和场景应选择学生熟知的,教师在描述情景时,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让他们从主人翁的角度和观点来考虑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提高问题探究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想象猜测、实践操作、深入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会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利用资料,寻求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构建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建模是在充分认识问题的表象和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下,在适当的情境中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复杂问题往往是由几个简单的问题组成,而复杂问题的表象往往是学生们所头痛的问题。而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让学生们洞穿复杂问题的表象,剥去复杂问题的外衣,将之分解为几个简单易懂的小问题。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联系与契合度,运用类比的手法,给出复杂繁琐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然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将简单问题的答案有机联系与整合,最终得出复杂问题的解题思路与答案。建模可以让学生在简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建模的魅力,让学生不再害怕解决复杂问题,学会用分解简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出现偏颇或差异,教师可以事先通过教学媒体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并汇报学习成果,最后由教师予以总结评价。教师通过纠正学生的理解误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小学数学的教育一般仅涉及一些初级的数学的方法和语言,所以教师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应注重情景引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尽量在建模的过程中出现严密的数学推理与演绎。高深的数学思维与推理,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害怕学数学,久而久之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数学建模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了桥梁,在繁琐和简易之间进行转换,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

(三)延伸数学模型,培养数学素养

只有将生产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理论延伸,也就是所说的“学以致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实际,并通过数学模型将理论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用建模思想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会建模,善于建模,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联系。

三、结语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建模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建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建模、善于建模,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与理论应用的现代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东,陈怀琳. 小学数学模型构建策略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2]周良扎,黄清柱.对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J].云南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小学数学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