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进行问题设计,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2016-04-26曾素燕

关键词:启发情境问题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讲究越来越多。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利用科学的问题引导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小学生独立思考,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 启发 针对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0-01

引言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印象,更能激励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小学生思维成长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优化提问环节,是保障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一、提高问题的启发性,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利用课堂问题去启发小学生,让小学生的思维与数学学科特点相符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受到其智力水平的影响,而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就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起到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让小学生越学越有主动性。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身心特点去设计教学问题,才能让小学生通过问题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2]。

比如在讲解加法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去提问,“看黑板上有3和5两个数字,如果我们把他们混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数字,就要实施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是……”。用适当的停顿或者拉长音,给小学生思考与表达个人看法的知识。如果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低,教师可以将数字换成几个“1”,便于小学生理解。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问题组织学生探究,那学习效率就会逐渐提高。

二、提高问题的趣味性,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理解能力不像成人那么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利用通俗易懂的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3]。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将趣味性因素引入到课堂提问中,可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多用通俗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让小学生用自己明白的语言去学习未知的数学知识,往往能够让课堂问题更有教学成效。

比如在讲解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搭积木的游戏去提出问题。在趣味性的环境中,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去陈述问题,方便小学生理解,更方便小学生思考,有利于小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给小学生每人十块积木,让学生将其摞在一起。一开始,先引导小学生抽到一根,保证积木整体不倒。询问学生,“抽出一根后,还有几根积木呢?”。学生会通过数数或者计算的方式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后抽出两根,再提问“现在还有几根积木呢?”,让小学生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参与到减法运算中[4]。借助积木,课堂问题更加易懂,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三、构建合理问题情境,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问题形象性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考虑到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重视问题的形象性。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讲解故事、实验展示以及图片展现等方面实现,利用现有的教学技术手段去构建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小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像在讲解《观察与测量》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富翁游戏去创设情境。教师让小学生两人一组玩大富翁游戏,两人分别掷色子移动自己的棋子,在一人移动时,另一人需要测量对方出发点到终点的纸上距离,以此去练习测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描述法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刚刚习得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将其贴在黑板上,看着平面图向学生讲一个观察与测量相关的情境,像“我从办公室出发,右转走30米,再左转走20米,你们知道我去哪了吗?”在平面图的支持下,小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描述去思考问题,很容易能够找到答案。利用情境提出问题,能够降低课堂问题的难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是让小学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的好方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用针对性问题,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获得回答问题的权利,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促进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5]。

比如在讲解乘法口诀知识时,这一部分需要学生记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在无形中加大教学难度。教师要利用针对性提问,让学生自然而然记住乘法口诀。教师可以从“一一得一”开始,随机点学生读或者背,换学生接下一句。简单的部分要有意留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到较难的问题则切换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促进教学实效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有许多问题,课堂问题不合理就是其中之一。在创新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提升课堂问题的启发性与形象性,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满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才能让课堂提问成为一种学习手段,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08:101-107.

[2]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2:84-87.

[3]李彦,文春蓉.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4]杨豫晖,宋乃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09,04:39-43.

[5]罗芳婷,陈上仁.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15-117.

作者简介:

曾素燕(1987.04-),女,汉族,福建惠安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泉州市渚江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启发情境问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