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支持的实证调研

2016-04-26姚雪花

关键词:实证研究

姚雪花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外来务工人员大批涌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河南省某乡镇中学为个案研究,对该中学的300名学生抽样调查,分析其相关情况并确定心理健康干预的核心信息,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点,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心理支持服务,探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支持模式。

【关键词】留守流动儿童 心理支持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9-01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背井离乡求发展的同时无法兼顾孩子,将他们留在户籍所在地,由此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5800万人,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所呈现出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如自杀、打架斗殴问题、网络成瘾、早恋、未婚先孕等问题层出不穷。2015年6月初“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再次引起社会的热议,留守儿童的心理支持问题也成为各个学者研究的议题。

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逐渐增多。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通过走访调查,留守儿童有的仅由在家的单亲监护,有的由孩子的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监护。本课题以河南省某乡镇中学为调查地点,通过对300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分析被选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基本问题,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的核心信息,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点,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及社区相关活动,探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支持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属于问题-对策型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分析。

1.实践调查:项目组从大李庄乡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各抽取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选派调查员采用问卷发放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调查地点对抽中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项目组发放问卷共300份,有效问卷298份,其中男生168人,女生130人,七年级100人,八年级100人,九年级100人。

2.资料处理:问卷资料收集回来以后,项目组将对问卷进行审核、整理、编码、录入计算机,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资料分析:利用调研资料,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最终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三、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留守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或父母外出务工,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留守儿童心理支持研究”课题组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杏、访谈、参与式观察的形式,献查阅的基础上,首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促使留守儿童存在自卑感。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平时没有零花钱平均每人每星期还不到5元钱,更不用说买什么营养品、水果等一些其他商品的消费。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在他们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会因为零食问题产生不愉快,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会被很多同学看不起不敢与其他人交往,这些物质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2.农村家务劳动繁重带来的心理压抑。留守儿童基本上回家就要做家务,他们每周回到家里一次,70%的学生要自己洗衣服做饭,在家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虽然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而且有的孩子由于做家务而耽误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3.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广泛存在。“你觉得你与你的家人关系如何”、你觉得你与你的同学关系如何”、你觉得你与你的老师关系如何”这三个问题中可以发现,65.3%儿童表示与同辈群体的关系不好,71%的儿童表示很少与老师沟通交流,53%的留守儿童与家人的关系不好。另外,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与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成正比比,参与课外活动比较多的儿童,人际关系比较好。

4.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87%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他们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自己学习,其实自己想好好学习,但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一些孩子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交流,造成每周与父母的通话时间减少。

四、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作为教育工作者,满足留守儿童心理需求,解决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实现留守流动儿童有效社会支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正规学校的主渠道作用,要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子女接受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这造成许多乡镇的在校生数逐年减少,从而出现一些教育资源闲置、半闲置现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化的作用,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支持服务,如开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老师,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重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2.提高学校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切性。要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学习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特殊需求研究,探索具有接纳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学校生活享受到高质量的国民基本教育。提高学校教师教育内容的适切性的重点是要考虑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学习基础一般不太理想,因而易造成学习上的自信心不足,所以在学习内存的设计上千万下能操之过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予有效的个别指导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让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