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生活化实践策略之我见

2016-04-26范正旭谢厚元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家庭

范正旭 谢厚元

【摘要】儿童时期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建章立制,运用激励机制,固化学生行为,建立评价体系,让养成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增强养成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民主性、开放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自我教育,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4-01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道:“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其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便可以“正性”、“养心”、“成德”。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体的保证。在小学阶段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真正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多数农村学校的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育,部分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部分学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经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反复强调后部分学生仍不明确。二是行为不自觉——不经同意随便拿取人家东西,不能做到提前候课。三是乐于撒谎——作业没写便说“忘了拿”,发现别人做了错事便说没看见。四是缺少责任感——做了错事百般抵赖,即使证据确凿也不低头。五是自私自利——在课桌上划定“私人领域”,不愿帮助别人。六是不宽容、不感恩——生活中你打我还、你骂我咒绝非饶过,对父母的辛苦视而不见。七是缺少必要的修养——在楼道、走廊打闹、喧哗,脏话、粗话屡见不鲜。

本校以“红领巾飘起来”为主题加强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但仍然有部分班级的养成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学科活动相脱节,与家庭、社会生活教育少联系,学生的品德习惯知行不一。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养成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创新方法、途径,增强养成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民主性、开放性,发展学生鉴别是非、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其公民道德素养。

二、关注生活实际,寻觅教育切入点

(一)知晓规矩、规范行为

宋朝理学家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足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生首先要知道并且要落到行动上的规则,同时还要结合当地人生活常识的缺乏和生活观念的错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对学生进行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行为养成教育时,应创设灵动的生活学习场境,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有法参照,并逐步在头脑中形成健康、文明生活之烙印。

(二)激励引导、固化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时时抓,处处抓。尤其是对那些各种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其自制力相对比较弱,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强化便容易消退。因此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同时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助,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即使是教师、家长的少许表扬与肯定,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荣誉,一份成长中的收获。适当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多体会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适时评价、落实监督

根据小学生实际,制定评价机制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监督作用。笔者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教育之后,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体系,开展了践行“五个一”的评选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每日表扬,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少年”、“卫生少年”、“礼仪少年”、“守纪少年、“助人少年”等。被选出的卓越少年要写出演讲稿,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到班上进行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慢慢养成了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自我约束能力明显增强。有部分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于是我们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生活常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家庭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