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组织 提升服务水平

2016-04-25王传雄

学习月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供销社基层组织农民

◆王传雄

供销社要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就必须通过基层组织来实现。基层组织是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基础,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前沿阵地,但是,当前基层组织发展仍不平衡,不少地方设施陈旧,人员老化,人才匮乏,基层组织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综合实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因此,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近年来,谷城县供销社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主动在经济工作主战场要定位、要生存、要效益、要发展,以深化内部改革为方向,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供销事业与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在互利共赢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供销合作新形象。通过努力,现成立有中心社6个、基层社10个,各类企业主体14家,注册商标14个,自有经营面积36000余平方米,资产总额27211万元,所有者权益8803万元,实现了“五大”传统网络(日用工业品配送、农副产品购销、农资经营、再生资源回收、烟花爆竹配送)全面恢复,“三大”新型网络(农机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全覆盖,并拥有“大薤山”、“春又生”两个省级知名商标,一个省级龙头企业,一个国家级示范社。连续四年,谷城县社综合业绩考核在全省位列第五、襄阳市第一,并被襄阳市、谷城县授予“推动科学发展好班子”、“优秀单位”等称号。

一、用好“破”字,变“包袱”为“财富”,轻装上阵闯市场

基层供销社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根据乡镇供销社的客观情况,大胆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富社带穷社”的方式,将10个基层供销社归并为六个中心社管理,保全了全县的10个乡镇基层供销社招牌和阵地。同时,集中基层社资产优势,管理人才优势,发挥拳头效益,集中资源抓发展,将全县人、财、物归并到县供销社核算中心集中管理,使近3万平米的优良资产得以重生和增效,赵湾、茨河等多个弱势基层供销社渡过了改革困境。在保弱社的基础上,还结合各乡镇产业特点,广泛吸纳合作社中的农村能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参与基层供销社的建设,推动基层社“浴火重生”。在盛康镇,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办法,由供销社领办,吸纳改制职工、农业主体,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基层供销社;在冷集镇,吸纳了种粮大户陈秀国为供销社社员,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茨河镇,吸纳当地成功创业人士李道军担任“谷城供销红心柳贡社专业合作社”法人。这些举措,使薄弱基层供销社迅速得以恢复,全县乡镇供销社面貌焕然一新。

二、用好“改”字,变“被动”为“主动”,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一)打造专业化、社团化的“联合社”。2013年成立“谷城供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先后有73个涉农企业加入。利用供销社系统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格局,在资金引进、品牌建设、市场信息和销售等方面实现突破。参与了所有合作社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制定,53家领办专业合作社的设立,以及省市级龙头企业、示范专业合作社的申报,帮助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14个、互联网运营资质1个。以“社团化”的管理,吸纳县内经济服务组织参与联合社,把“合作化”与“市场化”结合起来,推行“内部合作制,外部市场化”的“内圆外方”的合作模式,建立最广泛的、最有深度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2014年依托省级龙头企业“春又生”公司,设立“有机蔬菜产业链项目”,由供销社领办、公司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发展社员1800余户,流转土地4500亩,整合野菜采收林地3万余亩,建立蔬菜种植、采收、储藏、加工、物流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项目建成后产值预计可达5亿元。

(二)强化生产过程的规范引导。通过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市场话语权。由五山供销社领办的何湾龙虾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实行“五统一分”:统一苗种、统一药物、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养殖。专业合作社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先进渔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何湾九龙龙虾水产养殖项目被列为国家克氏原螯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三)发挥组织优势,拓展基层组织的市场空间。将供销社的农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与专业合作社在相应领域对接,将合作社系统内部产前物资准备、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内部经营与供销社系统实现联合,使两个系统通过供销社这个纽带达到产业互补、信息互通、利益共享。利用供销社系统优势组织合作社参加多种农产品展销会,将农副产品销售推荐到新合作、联胜公司、稻香网、裕农网、融E购等社内企业或关联平台。

三、用好“转”字,变“存量”为“增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

(一)借力发力,转变经营方式。通过借助体制外的优势,盘活资产,恢复经营。与县内外企业联合,利用各基层社的存量资产,对原有经营场所进行重建和改建,共同发展经营业务。先后与湖北神楚投资公司、盛景怡家酒店、军翔服饰、全友家私、工贸家电、本味畜牧、新合作连锁等,在全县6个乡镇,新、改建6处原经营场所,新增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

(二)保值增效,广开合作之门。通过存量盘活、股权参与、政策引入等方式,先后成立10家混合经济市场主体,对活跃县域市场、提升供销社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本合作成立的“联胜供销商贸有限公司”、“春又生菜业股份公司”、“玉皇剑茶叶公司”、“谷城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建起了覆盖全县乡镇及村组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购销、连锁配送网络,配送中心面积达8000平方米;资本和资质合作成立的“祥和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建成覆盖全县的烟花爆竹经营与配送体系;抓筹划、出思路、改制控股成立的“谷城供销物贸有限公司”、“谷城供销晶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规划并启动了“谷城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一社三店”要求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升级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回收的“双网融合”网点已覆盖全县60%以上的行政村。

(三)加大创新,发展电商经营新模式。利用存量网点,通过引进市供销社蜂鸟公司,成立谷城蜂鸟电子商务公司,引进供销社电子商务系统,建立完善了通村商务信息化平台;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基础,利用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打通通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为农村“双向物流”提供支撑;与组织部门联合,融入“五务合一”村级组织建设,依靠村两委组织优势,以农户自产农副产品为基础集中网上销售,初步完成农产品电商的诚信制度和考核办法建设。利用大学生村官资源,在农产品的原产地建立电商平台。开发农产品产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消费体验与产品销售结合起来。按照“一村三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站)的标准,在小坦山等五个村建立上下行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的综合性电商试点,直接将电商服务、营销渠道下沉到农村。

四、用好“立”字,变“压力”为“动力”,服务产业谋发展

(一)积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基层社网络的建设与各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先谋划、同步推进。对7个基层供销社的旧房屋进行改造,吸纳经营者投入项目资金6500多万元,先后在中心乡镇建起了中心超市7个、乡镇农贸市场2个;近期,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用赵湾供销社存量资产,与市、县旅游开发机构,共同投资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此种模式为偏远、弱势基层供销社的存量资产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二)积极融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再生资源产业是谷城县三个“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供销社传统产业。在省社的支持下,借谷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机遇,引进谷城县再生资源园区“交易中心”、“汽车拆解中心”两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立起覆盖全县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启动《谷城县公共废旧商品专项回收体系》项目。金耐特铸造是我县最大的废钢再利用企业,其机器人手臂已获得相关认证,但产品的投产企业面临资源瓶颈。通过省再生公司牵线,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与金耐特公司双方已达成年10万吨产业项目的合作意向。春又生菜业股份是我县最大的有机蔬菜加工企业,其“有机蔬菜产业链项目”和“五谷大观园项目”被列入国家农业重点发展项目,先后引进襄阳市投资担保公司、省合作投资集团公司,寻求生态蔬菜产业链项目的股权合作,推动项目可持续推进。

五、用好“建”字,变“初建”为“扩建”,促进改革路行稳致远

(一)观念转变是前提。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始终坚持开放办社的理念,拓展思路和视野,把农村中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进来,把农村中的能人吸引进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重组。要树立基础扎实的基层组织理念,进一步理清思路,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股权结合是关键。基层组织如果没有供销社的股份,哪怕办得再好,“神马都是浮云”。经济组织是以股权为纽带,没有股权,利益就不紧密,关联度就不够,与农民的心就贴得不近。只有做到风险共担,才能实现利益共享,供销社才能与“三农”共兴衰。

(三)诚心服务是特点。供销社能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服务,包括资金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协调服务、管理服务、政策争取服务、农技服务、农资供应服务等系列化综合服务,这些服务是政府不能及、企业不愿做、农民自己做不到的,供销社若把服务做好了,就能使政府放心、农民满意。

(四)精心培育是手段。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精心培育,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有企业来办,按照现代企业规范运作,倍加呵护,要大胆启用供销社标识,大张旗鼓宣传专业合作社,大力推销其产品。要轻形式重实质,不断丰富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民主管理,引领农民致富,使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

(五)政策支持是保障。供销社基层组织是农民弱势群体的联合,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供销社要发挥党委政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以重点项目带动基层组织的发展;各级供销社也要在每年税前列支专项经费,支持基层组织的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联系,营造重建基层组织的氛围,帮助排忧解难,加快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供销社基层组织农民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