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2016-04-25郭祥沈兵王淑芳胡刚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乘车客运纸质

文/郭祥 沈兵 王淑芳 胡刚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文/郭祥 沈兵 王淑芳 胡刚

1993年,世界上第一张航空电子客票在美国Value Jet航空公司诞生,电子客票的定义由此产生。2008年,我国民航就实现了100%的中性电子客票(BSP电子客票)普及率,成为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电子客票作为航空电子客票的代名词得到大家认可。2011年底开始,我国铁路电子客票开始在部分重点线路开展试点,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道路客运作为我国分布最广泛、网络最为密集的运输方式,承载了超过80%的旅客运输服务。道路客运地域性强、运营主体复杂、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等特点造成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建设滞后,至今还未形成全国性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体系,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出行服务的需求,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定义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电子客票的定义亦有所不同。常规意义上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是纸质客票的电子映像,它存储于联网售票系统中,承载了运输服务所关联的相关要素信息、乘车人信息、客票状态信息以及根据运输相关规定约定的其他信息。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具有以下特点:

1.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具有时效性。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自乘客与承运人达成乘坐协议起有效,即乘客成功付款,系统成功确认后。道路客运电子客票限定的服务内容在行程结束后失效。

2.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是旅客运输合同的电子形式。在乘客未换取纸质票的前提下,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可作为乘车人和承运人的合同约定,履行合同约定的运输服务、保险等。

3.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具有税务关联属性。传统纸质客票一般由税务部门监制,可作为报销发票使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作为一种新兴的客票形式,为方便旅客报销应该关联相关税务属性,比如支持换取纸质车票或关联电子发票等。

4.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是乘客接受运输服务全流程的电子记录。电子客票在乘车人购票、退(改、签)、检票、乘车、出站以及享受其他运输服务时,其状态会随着行程的进展变化,可记录乘车人享受乘车服务的整个过程。

5.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在有效期内具有有价证券的特征。电子客票由乘车人购买,在其有效期内可按照相关服务条款开展退、改、签等操作,具有有价证券的部分特征。

(二)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概念的引入,将实现道路客运在排班、售票、检票、运输全过程的信息化,在提高道路客运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能缩减客运公司在内部管理、运输组织、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1.更好的服务公众出行。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实现了运输全过程的电子化,无需乘客到窗口或代售点排队购票(取票),乘客可根据电子客票信息提示直接到站乘车,享受高质量的运输服务,节省出行时间,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2.提高客运企业管理效率。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本质上是一条条的信息记录,其流转都在联网售票系统中进行,电子客票每个状态的改变代表了旅客完成了相对应的乘坐服务,避免了传统的需要依靠纸质单据进行信息和运输任务的传递,各个运输环节的连贯性、顺畅性更好,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可有效提高客运企业管理效率。

3.节约企业管理成本。纸质车票的发放需要经过税务、运输管理部门、客运站等多部门协调,客运站或代理点还要配备打印设备和耗材,在印制、发放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使用,可有效避免由纸质客票发放带来的协调和经济成本,减少客运企业管理成本。另外电子客票还可有效避免假票和纸质票丢失带来的不便。

4.更快更好地推进跨区域联网售票。当前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最大瓶颈是各地车票票样的不统一,全国存在上百种不同的票样,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乘客不能就近打印车票,这就对跨区域售票带来很大的困难。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则可避免这个问题,乘客通过电子客票乘车出行,不必打印纸质车票就可以凭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进行乘车,为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

5.是“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典型示范。当前,国家和交通运输行业都在推行“互联网+”便捷交通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脱胎于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其本质上是利用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更为方便的出行体验,乘客可通过网站、APP等多元化的手段,方便快捷的购买电子客票,又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接受出行相关信息,准确、高效的销售运输服务。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方案

(一)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内容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实现了传统纸质车票的电子化,其信息内容应包括的主要信息如表1所示。

(二)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现形式

表1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信息内容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为存储在系统中一条数据记录,需要特定的载体来方便乘客使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主要载体或体现形式主要包括:

1.电子客票编号。系统可向乘客发送电子客票编号,乘客凭此编号可方便的取(换)票、检票、乘车。

2.居民身份证。作为我国法定的身份证件之一,证件规格统一,而且携带、使用方便,不易伪造,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居民身份证通过与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编号关联,可作为购票、取(换)票、检票、乘车等操作的凭证。

3.条形码和二维码。条形码和二维码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信息自动收集技术,具有可靠性高、输入(读取)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等特点。条形码可以与电子客票编号关联,作为应用识别的索引,条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8347。二维码则可记录更多的信息,可将完整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内容存储,在应用中可方便的读取,二维码应符合GB/T18284-2000中版本5编码方式。另外,由于二维码记录有乘客个人信息,二维码应使用基于国家密码主管部门许可加密算法对实名制信息进行加密。

4.纸质乘车凭证。可设计格式统一的乘车凭证模板,乘客可自行打印乘车凭证,作为取(换)票、检票、乘车凭据,具体设计模板如图1所示。

(三)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生成和使用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生成和使用相关要求如下:

1.电子客票的生成。电子客票由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自动生成,订单成功后会向乘客发送电子客票信息,乘客选择收取电子票号、条形码、二维码等电子信息,也可凭订单信息到售票服务系统自行下载或打印纸质登车凭证。

2.电子客票的使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具有多种使用方式,根据乘客持有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载体的不同其使用方式主要包括:一是乘客可凭居民身份证到配备二代身份证信息读取设备的客运站直接检票乘车;二是乘客可凭由售票服务方提供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号、条形码、二维码,结合有效身份证件到客运站直接检票乘车;三是乘客通过打印设备打印纸质等车凭证,结合有效身份证件到客运站检票乘车。

3.报销凭证和退、改、签。乘客如需报销可到乘车站凭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信息到窗口或自助设备领取纸质车票。如果乘客在发车前领取纸质车票,则电子客票自动失效,不能进行自助退、改、签等操作,如需要退、改、签需要到始发站窗口进行办理。车站应提供车票补打功能,乘客在发车后一定时间内可到始发站补打车票。

(四)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总体架构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分为三级架构。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基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部级平台建设,各省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基于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各客运站则通过站务系统改造、终端设备配置等完成旅客的购/换票、检票等服务。

乘客可通过网站售票、APP售票、微信等其他智能平台售票以及代售点售票等多元化方式购买电子客票,可根据自己习惯选择使用电子票号、身份证、条形码、二维码或者打印纸质等车凭证到站乘车。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需要和税务系统进行对接,在省级层面,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应根据本省税务管理部门要求,将电子客票售票交易信息共享给税务主管部门。在部级层面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管理系统也需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将电子客票销售信息予以共享。另外,随着电子发票在我国的逐步推广,道路客运行业也将逐步推行电子发票,电子可以通过财务流程自动化、消除纸质发票交易、加快付款流程进度使客运企业节省成本,未来还会将电子客票和电子发票进行关联甚至统一,解决乘客需要到客运站或代理店换取纸质发票报销的难题。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组织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的建设需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严格标准、共享共用”的原则进行。交通运输部牵头在部级层面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电子票号管理规范,统一标识、统一等车凭证格式、统一使用规范等;在部级层面对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等部委,落实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税务规则和实名制属性管理;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子客票技术要求、管理规范、设备设施要求等规范,建立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国范围电子客票信息的共享共用。

各省级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管理部门和系统运营单位负责组织本省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建设,各省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根据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技术要求改造或新建电子客票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本省范围的电子客票管理,并接入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管理平台,实现本省电子客票资源向全国范围的开放。

各客运站根据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电子客票统一部署,改造本站站务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身份证扫描器、条形码(二维码)扫描设备、自助售(取)票机等设备设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现电子客票的生成和乘客检票乘车信息采集,方便旅客使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乘车。

图1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纸质登车凭证示例图

图2 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总体框架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推进建议

道路客运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主体多且经济属性复杂。近年来,随着民航、高铁、网约车等交通方式的迅速发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客运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客运量较2014年下降6.7%,并且具有持续下滑的趋势。因而,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推广需要综合考虑道路客运行业的特点,不能给客运企业和乘客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建设。

(一)做好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

由于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应用范围较广,跨省域应用需求较大,因而需要在部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全国统一规划,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统一部署部-省两级架构的电子客票体系。制定统一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标准规范,在编号管理、设计、使用上统一做到要求,方便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顺畅的流通。

(二)正视区域差异,鼓励试点先行

各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进度不一,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应鼓励先行省份开展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售票体系,验证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在产生、使用、税务等环节的合理性、可用性,积累经验,为全国的推广奠定基础。

(三)加大宣传推广,提高群众认知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乘客了解使用电子客票所带来了的便利性。通过在线宣传、车站线下宣传等多种手段,鼓励乘客通过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购票,主动给乘客推送条形码、二维码等电子客票凭证,主动告知乘客使用方法,减少乘客认知和使用难度。

(四)协调税务等部门,强化政策研究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推进的最大障碍就是当前不能直接当作报销凭证使用,要积极协调税务主管部门,推进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与电子发票的统一,简化乘客报销流程。另外由于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的推出对传统纸质客票的监制、印刷等带来变革,需要和税务管理部门进行充分协调,将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信息与税务系统进行对接,方便税务部门对电子客票的销售情况进行直接监管。加快相关政策研究,尽快制定关于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使用的政策规定,为其使用和推广提供法理支持。

电子客票已经在民航、铁路普遍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虽起步晚,但建设进度较快,预计到2017年底全国各省都将实现省域联网售票,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部省联网工作正在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体系建成也指日可待。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作为提升道路客运服务的重要抓手,是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具体体现,但道路客运行业又有别于民航和铁路,需要根据具有道路客运行业特色的电子客票建设思路。本文提出了开展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体系的建设方案和建设组织模式,为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乘车客运纸质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乘车的问题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宁波城乡客运变革催生新商机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