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

2016-04-18镇江技师学院

电子制作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与学教学法

张 猛 镇江技师学院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

张 猛 镇江技师学院

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着力于开放式、多元化教学的实现。本文基于对项目教学法的认识,从项目教学法的模式构建、项目难度把握、项目层次构架三个方面,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策略。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前言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契合了课程的特点要求,也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理念,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发展而来,教与学是实践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的再创造。因此,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生活+项目”模式,盘活课程教学

《电子线路》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强调项目教学接地气、契合实际生产生活,即突出项目的“生活性”,实现“项目+生活”的模式构建。因此,在项目确立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紧扣课程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内容在项目中充分融入;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生活性的项目构建,能够契合学生的兴趣导向,立足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在兴趣的导向之下,实践操作的促进之下,以项目盘活僵化的课程教学。传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僵化于“概念——定理(公式)——练习”的教学框架,教与学的活动性不足。以项目驱动教学,以“生活”搭建探究因子,有助于师生教与学的良性活动,转变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以“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课时教学为例,创设项目教学。

教师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项目”内容课时设定为“生活+课内知识”,的方式,以项目促进教学由浅入深、有简入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以及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将项目设定为:“设计有使用价值的‘家用对讲机’”,从实际生活入手,又以生活应用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的实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将项目的知识框架设定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上,通过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项目内容,让项目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激发因子。

图3-1:“音乐门铃制作”的层次架构

2.项目拿捏“有度”,有效把握项目的科学性

项目是教与学的基础,其难度性的有效把握,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的成果。“度”的拿捏,应注意三点:一是项目不易过易,造成学生在项目完成中,缺乏探究性、实践性的乐趣,一蹴而就的项目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项目不易过难,难于思考、难于实践的项目,往往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项目完成中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反而弱化了项目的导向作用。因此,项目拿捏“有度”,“度”在于难度适中,基于适度情境障碍的设计,让学生在知识认知与实践探究形成一定的冲突,进而在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与此同时,项目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为学生完成任务创设问题解决“梯度”,进而让学生既不可一步到位,解决问题;也不会面临较大的知识困境,面临半途而废的窘况,而是在已有知识的认识及构建之下,基于教师的指导、学习资料的搜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晶体二极管”教学为例。

在项目的设计中,教师将项目设定为“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该项目是二极管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电路应用,学生对于项目内容有亲切感,但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要求(如,电路分析),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说明,教师的项目设计过难,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操作能力难以完成任务,需要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在项目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将“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项目进行细化为4子项目体系(项目1:二极管整流电路制作:项目2:电容滤波电路制作;项目3:稳压电路制作;项目4充电器调试),形成项目问题梯度。学生在子项目的完成中,实现了“”。

3.构建项目层次架构,实现“整体性”教学

教学的连贯性构建,是实现“整体性”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基础不同,项目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并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构建好项目层次架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点零散,基础能力差的学生学的吃力;而基础好的学生“学不饱”,出现教与学的不均衡性。为此,教师在项目教学中,一是课程内容,创设具有层次体系的项目,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项目指向于全体学生,项目实现知识的完整性构建,从基础知识,到探究性知识,再到开放性知识,知识形成连贯性,提高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有效性。以“制作音乐门铃的制作”项目为例,对项目层次构架的说明。

教师在项目的设计及推进过程中,为了形成知识的体系化,实现“整体性”教学。教师将项目所包含的知识,构建成为了如图3-1所示的项目层次架构。

在图3-1层次构建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构建“开放性知识”层次。即,该层次的构建应建立在学生知识充分、1-3项目层次充分实现之上。如,“声光同步的音乐门铃制作”,这就是基于1-3项目的基础之上,学生基于开放性知识的探究,“创新性”的设计,超出教师的任务层次。

总而言之,《电子线路》教学的优化与调整,是教学方法创新改革的过程。项目教学法契合了《电子线路》的课程要求,也为开放式教学的搭建创造了空间。通过项目的科学设计、项目模式的有效构建、项目层次的良好创设,实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其应用价值。

[1]沙丽娟.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

[2]谢丽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原地,2013(12)

[3]赖庆莲.浅谈项目教学法在Protel DXP 2004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中旬),2014(03)

[4]张维.项目教学法改革实例—基于《电子线路CAD技术》课程[J].科技资讯,2014(07)

猜你喜欢

电子线路教与学教学法
楷书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Multisim13.0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电子线路的调试技术分析
浅谈职业院校基于技能培养角度如何上好电子线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