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寓言中的圆形思维解析

2016-04-17刘思梦

关键词:寓言庄子

刘思梦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庄子》寓言中的圆形思维解析

刘思梦*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圆形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它起源于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萌生于先秦道家思想文化的土壤之中。圆形思想大致有两个走向:一为“圆道”思想;二是“圆智”思想。作为先秦道家思想较具代表与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庄子》,其寓言在内容与模式上不自觉地闪烁着圆形思维的亮光,并沿着“圆道”与“圆智”两个方向延展。“圆道”思想与作为“道”之运行体现的“物化”相契合,并显现出道的普遍性;“圆智”思想在《庄子》寓言的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对立相因转化、和谐圆融思想;在结构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周行旋入模式和环中之环模式。

关键词:圆形思维;圆道;圆智;《庄子》寓言

中国传统哲学从初始就表现出浓重的尚圆倾向。在先哲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中,圆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概念。先民对“天”有着深厚的崇拜,这种崇拜往往借助于对“圆”的亲和予以表现,体现出浓厚的尚圆倾向。此尚圆思想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先哲的思想深处,逐渐汇成一股思想脉流——圆形思维,并在思维领域与审美领域继续着它的影响。而《庄子》寓言在思想内涵与叙述模式与构造上多处闪烁着圆形思维的光芒。总的来说,圆形思维大致有两个走向,一是“圆道”观,一是“圆智”观。而《庄子》寓言在思想内涵与叙述模式中所体现出的圆形思维,也基本上沿着“圆道”观与“圆智”观这两条道路展开。

一、“圆道”观之于《庄子》寓言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庄子言“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庄子·齐物论》),又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庄子对语言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而道又是神秘且超越的。因此对“道”的言说就要借助于象。钱钟书先生曾说:“吾国先哲言道体道妙,亦以圆为象。”[3]111先秦道家往往将“道”与“圆”并举,借“圆”以说“道”,或言“道”之体,或言“道”之性。

周敦颐云:“○,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4]70朱熹解释道:“无极而太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4]72圆之本质是无始无终、循环运转,即所谓的“无极”,而太极图中蕴含的阴阳双方,阴静阳动,因相轮转,化生万物。此动力就是“道”,即所谓的“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同样,朱子在《答杨子直》中认为太极乃“道”之体,他说:“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4]2071此“万物之根”,化生万物之根本动力、法则,就是“道”。

“道”之性与“圆”之性存在某些共同的特质。首先,“道”之周行。《老子》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帛书·黄帝四经·雌雄节》中也有“天道环周”“天稽环周”之说法。可见“道”之运行轨迹是一条非直线、曲周运转而形成的环,周行不殆、圆融流转;其次,“道”若“环中”。《庄子·齐物论》言:“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在这里将“道”比作“环中”,即“圆心”。在他看来,“道”之于世界,相当于圆心之于圆,表面上看去虚无,而实际上,它们正是以虚无的状态真实地存在着,并且处于中心统率位置上,静默无形、牢笼天地;再次,“道”之始终若环、循环转化。《庄子·寓言》云:“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成玄英皆释为:“天然齐等之道,即此齐均之道,亦自然之分也。”[5]952故“天均”也即为庄子所言的“齐物”之“道”。世间万物以不同的形态递因禅化,其运行轨迹即为一个无端之环。郭嵩焘解释云:“始卒无有端倪,是之谓天均。”[5]952在“道”的统摄下,万物有种变化相因,无端倪以至于无穷。“道”之周行,犹如圆环,是无休止的自发运动和变化着的循环。

无论是“圆道”之体还是“圆道”之性,都旨在言说“道”与“圆”在形体和特性上的相似性。“道”之所以能统御万有,就在于它是化生万物,令万物相因相化、循环无终的根本动力,其轨迹如圆一般循环运转、周行不殆。这在《庄子》寓言中就体现为物化思想。如《庄子·至乐》篇末的一则寓言“种有几”:

种有几?得水则为㡭,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托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则寓言揭示了世间万物在“道”的统摄下“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呈现出一个圆形的物化轨迹。无论是㡭、鼃蠙之衣、陵舄、乌足之间次第相因,还是乌足之叶化为蝴蝶一直到乾余骨鸟的变化,又或是从羊奚草与久竹相比生化出的青宁虫,经由程、马到人的生化,天地万物均藏有极其微妙的变化因素,在造化之下,从无至有,相因相化,复归于无,出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呈现出一个圆形的运动轨迹,终始若环,周行不殆。正如林希逸先生所说:“入于机者,言归于尽也。出机入机,即是出入死生也,便是火传也,不知其尽也。”[6]284“种有几”中的一系列物化是“生死气化”,是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据,从而决定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 物化是大道之化,是道的运动形式之表现。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出入之间,又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转化与流变。

“道”似“圆”之周行的特性,引申出“道”的另一特质,即道的普遍性。在《庄子》一书中也借助寓言来阐述道的普遍性,如《知北游》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答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请庄子进一步具体言说,庄子先后言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尿。东郭子听而默然不应。庄子告诉他:“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逃乎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郭象注云:“今问道之所在,而每况之于下贱,则明道之不逃于物也必。”[5]751庄子以下贱之物皆有道来言说道之无处不在的普遍性。“道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道是周全、普遍、完全的,‘周’‘遍’‘咸’三者说的都是道的周遍于万物的特性。”[8]113即道的普遍性。

二、“圆智”观之于《庄子》寓言

从根本上说,“圆智”思想来源于“圆道”思想。从《关尹子·九药篇》中的“圆尔道,方尔德”到《淮南子·主术训》中的“智欲圆而行欲方”,均是对“圆智”观念的表述。“圆智”观大致有三个走向,即对立转化、递进相因;循环无终、遍周不殆;不执一端、和谐圆融。

首先,“圆智”观中对立转化、递进相因这一思维走向源自阴阳思想。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太极图是我国哲学的起点,其辩证圆融的思维特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元结构。”[9]太极图中,极富变动感的阴阳两极始终相互缠绕、交相推动,在整体上呈现出流动不息的完美轨迹——圆,形象地揭示出阴阳轮转、对立转化、递进相因的朴素辩证思想;其次,王先霈认为《淮南子》对“圆”赋予了思维运转的特征、思维动力的描述[1]14。《淮南子·精神训》云:“终始若环,莫得其伦,此精神之所以能假于道也。”当精神能够如圆一样做无始无终的动态循环,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可以假之于道,即“與道徘徊”(《庄子·盗跖》)。《淮南子·主术训》云:“智欲圆者,环复运转,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在圆形思维运转中,思维轨迹周行而无终始。因为终始无端,故能达到“旁流四达”的通畅与广博,进入宏阔无疆的境界;再次,圆形从结构上看具有非直线性,是曲行而成的环,所以圆并不像直线一样有所指向。同样,圆形思维是非直线、非散点的思维,其思维轨迹也不会指向一端或停滞于一点,而总是环绕着圆心,“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劳思光将“环中”比喻为心灵在一切流转中处于中心之不变之地,因而心灵可以顺应一切事物与流转变化[10]202。以至于无往而不适。同时,不执一端,意味着在是非曲直之间不作取舍。《庄子·盗跖》借满苟得之口曰:“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成玄英疏云:“圆机,犹环中也。”[6]1006执环中之道应是非曲直,便可冥于虚通,转变无穷。不执一端、得其环中,方可不执是非。即使是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极,也能在太极中圆融流转,在消解转化中求得统一与和谐。

尽管《庄子》一书中的叙述模式没有自觉地构建契合圆形思维模式的寓言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却不期然而然地体现出圆形思维的光点。“圆智”观不仅在《庄子》寓言叙述模式上有所体现,某些寓言的思想内涵同样闪烁着“圆智”思想的光芒。

庄子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庄子》一书中不乏借寓言来表达作者对一些对立范畴概念的理解与思考,其中体现出对立双方相因转化的“圆智”思想。《田子方》篇末有一则寓言借凡君之口言存亡:

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这则寓言揭示了存亡、得失对立相因的“圆智”思想。郭象注曰:“存亡更在于心之所措耳,天下竟无存亡。”[5]729成玄英疏云:“夫存亡者,有心之得丧也;既冥于得丧,故亡者未必亡而亡者更存,存者不独存而存者更亡也。”[5]729存、亡本互为对立,然而,当存亡冥然于心之时,当心与道会通之时,如此对立的双方也可以互为转化,甚至皆化为无。皆化为无,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就是浑然为一。心与道通,则可冥于得失,存亡祸福皆外于己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复通为一。正如林希逸所云:“谓道之在己,不问有国与无国也。凡不为亡,楚不为存,则世之得丧祸福皆外物矣。”[6]327

《庄子》有多则寓言还阐发了生死对立转化的观念。如《至乐》篇中的庄子妻死、支离叔与滑介叔、髑髅见梦等寓言中的生死观,都揭示出生死虽为二,实则交替循环,混同于大化。在庄子妻死寓言中,庄子言说生死循环转化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在庄子看来,死不足以悲恸,死生本就相互转化。初始本无生,气聚成形,形变而有生;形离为气,气散则死。生死转化如同春夏秋冬四季之循环运行一般,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大化之中的一个不断出现的片段罢了。在寓言支离叔与滑介叔中,庄子借滑介叔之口云:“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庄子·至乐》)成玄英疏云:“夫以二气五行,四肢百体假合结聚,借而成身。是知生者尘垢秽累,非真物者也。”[5]617庄子将生归之于虚无,因为生命由阴阳五行假借结聚而成,若变化散去,则生命如同尘垢一般。生死交替转化,如同昼夜之交替循环,周行不殆。

总的看来,庄子对生死、存亡、得失诸类对立范畴概念的理解总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阐发的。或者说其背后有一股玄冥之力作为支撑。而这个终极背景就是物化,这个玄冥之力就是道之运行。“《庄子》中那些以人的生老病死问题为主体的寓言,也都是以‘物化’观点为基础创作发表出来的。”[11]160而促使此类对立事物转化的动力就是“造化”,实际上指的就是“道”。物化是大道之化,世间万物都在造化之中相因相化,这就决定了生死存亡是大化之中的阶段和过程,是“物化”的基本作用形式。

庄子经常用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社会与人生,因而他也常以哲学家视角来构思寓言[11]154,从而使《庄子》寓言在结构模式上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圆智”思维之于《庄子》寓言的叙述模式大体有二:一为周行旋入模式;二为环中之环模式。

首先,庄子寓言不但具有深厚的审美魅力而且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其强大的感染力除了来自其内在的思想深度外,其形式上的建构也功不可没。庄子寓言很注重模式的架构和形式与内容的相融。体现出圆形思维模式的周行旋入模式就是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的一种寓言模式。此模式往往在情节上层层递进,逐渐旋入,终达主旨。如《庄子·齐物论》篇中南郭子綦言地籁、人籁、天籁,先言地籁为“众窍是已”,再言人籁为“比竹是已”,最终言天籁为“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即天籁是自然无心之声。只要是自然而发的无心之声,地籁、人籁也可以是天籁。显然,天籁高之于先前所言的地籁与人籁,同时如果没有地籁与人籁的铺垫,天籁的内涵与意义也无从言说。而天籁是可以存在于地籁和人籁之中的,是庄子真正欲要言说的核心。由此就形成了一个由地籁及人籁,最后到天籁的递进旋入模式。又如,《庄子·应帝王》篇中的寓言壶子示相于季咸。壶子四次示相于季咸,第一次壶子示季咸以“地文”,即“杜德机”,季咸见后说壶子不过如日就会死去;第二次,壶子示季咸以“天壤”,即“善者机”,季咸见后说壶子“有瘳矣”;第三次,壶子“示之以太冲莫胜”,即衡气机,季咸观后不知所以,“无得而相”;最后,壶子示之以“未始出乎吾宗”,与之“虚而委蛇”,季咸观后惊恐不定,自失而逃。此则寓言在模式上是一个由外入内的旋入模式。在思想内涵上“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由物入道的上升之旅”[12]187。地文可以近观,天壤能够远望,太冲莫胜即是虚无,故季咸“无得而相”,但仍可想象。杜德机为死相,善者机有生气,衡气机则不生不死,三者递次上升。至此,壶子示季咸之相,均是可以用形或象表述和模拟的,而最后的“未始出乎吾宗”则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未始有夫未始有物者也”,是连“无”都没有的万物之初[12]187。是无法用形或象予以模拟的,因而也就不能通过耳目和心来感知。这是上升之旅的终点,是庄子所要强调的由物入道的真知的开始。由此,寓言壶子示相在结构上完成了一个上升旋入的模式。

其次,庄子寓言“常运用大寓言中套小寓言的手法,这也是其在结构上的一大特色”[11]162。这种结构模式如同大环套小环,在外在形式上就与圆契合一致。很多时候,如同圆心是圆环的中心一样,大寓言中的小寓言才是庄子欲要表达的核心所在。如《庄子·秋水》篇中的寓言惠子相梁。庄子拜访惠子,惠子恐其欲代之,搜捕庄子于梁国三日三夜。庄子甚鄙之,与之言鸱鸮与鹓鶵的故事。“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鶵是如此自由与逍遥,对鸱鸮根本不屑一顾,更别提其嘴中的腐肉了。而鸱鸮却因惊恐而吓之,根本无甚作用,最终嘴中的腐肉也丢失不见,可笑至极。这个小寓言是庄子最终想要表达的思想,即无心于功利名誉,外在之万物皆不入于心,方能如鹓鶵一般发于南海飞于北海,体验生命的自由与辽阔。又如《庄子·天运》篇中的寓言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中套进了小寓言相濡以沫。老子鄙视仁义,认为:“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庄子·天运》)因此老子讲了相濡以沫的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天运》)成玄英疏云:“江湖比于道德,濡沫方于仁义。”[5]524两条陆地上的鱼,与其让他们取仁义相救济,不如忘仁义而取道德,在浩瀚的江湖中,各足相忘,怡然自得。江湖之于濡沫,道德之于仁义,其格量不可同日而语。忘仁义循道德才是整个寓言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由此,庄子借助相濡以沫这个小寓言,不仅完成了大寓言中老子对孔子的应答,也实现了整个寓言核心思想的完美表述,并且使得整个寓言的结构圆融完整,无论是内在思想还是外在结构都极富说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先霈.圆形批评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宏燕.“智欲圆而行欲方”——王先霈圆形批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17.

[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朱熹.朱子全书:第1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

[6]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校注[M].周启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7]王向清,周蓉.庄子物化思想论析[J].哲学研究.2015(6)∶63-67.

[8]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袁文丽.古代哲学的圆形思维与中国诗学的思维形态[J].求索,2012(7)∶4-6.

[1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白本松.先秦寓言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Analyzing Circular Thinking in Chuang Tzu's Fables

LIU Si-m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0,Henan)

Abstract:The circular thinking derives from the initial stage of Chinese philosopy and culture before Qin dynasty.The circular thinking goes to two orientation:circular Dao and circular wisdom.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aoist thought,Chuang Tzu’s fables flash the light of the circular thinking, and extend along the circular Dao and circular intelligence unconsciously.Circular Dao corresponds to the shifting which is the operation of the Dao and also reflects the universality of Dao.Circular intelligence in Chuang Tzu’s fables are reflected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Opposite phase , harmony thought and two structure modes which are rotation and circle in circle.

Key words:the Circular Thinking;Circular Dao;Circular Intelligence;Fables in Chuang Tzu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2-0010-04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2.03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刘思梦(1991-),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从事先秦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寓言庄子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