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中心多点铺排
——散点式作文的教学指导探微

2016-04-17陈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点式台灯笔者

陈容

(霞浦县第七中学,福建霞浦355100)

聚焦中心多点铺排
——散点式作文的教学指导探微

陈容

(霞浦县第七中学,福建霞浦355100)

散点式作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潮”的作文,因结构明晰,层次清楚,利于表达,教师进行这种作文指导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散点作文教学指导的要点在于,首先认清文体;其次指导要准;最后加强针对性训练。

写作指导;围绕中心;多点铺陈;针对性训练

近年来,散点式作文时常见诸相关语文教学辅导教材。2015年,宁德市有一个教研片还在市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下,请名师专门进行“散点式”作文的教学示范与指导。

笔者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认为散点式作文指导的要点在于结构与语言,现将之表达出来,以讨教各位行家。

一、明确散点式作文的文体渊源

其实散点式作文不是新事物,而是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许多辞赋都是运用散点思维创作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屈原的《天问》,作者诗中围绕着对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每一个问其实就是一个点,百来个问就组成了一篇奇文。这种围绕中心,铺陈为文的写法,到了汉赋就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所以,我们说,散点式作文不是什么创新的事物,而是我们老祖宗文章结构中的一法。

就初中语文而言,入选进教材的课文也有不少是属于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点),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阐述(面),经过铺排,把这些点、面连成一体组成一篇结构严谨、语言精美的散点式文章。例如:《理想的阶梯》一文,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为中心点,分别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之后再总结全文,就是典型的散点式结构。

二、在结构的指导上要循序渐进的步骤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循序渐进:

(一)要注重确定中心的指导

中心之于文章,恰如灵魂之于肉体之重要。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对于散点式作文指导而言,让学生写作时拥有明确的中心意识显得尤其重要。这一点,也是散点式作文本身“围绕中心,铺张扬厉”的特点所决定的。确定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中心,是散点式作文指导的首要。

帮助学生确定中心的指导方法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中提到的“聚焦发散法”,觉得效果不错,现简介如下:

要求学生以“台灯”为话题,通过我的台灯、我是台灯、我与台灯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这样的训练,意在让学生明确确定中心的作用。只有确定了中心,有了表达的核心,学生才有话说。

在学生阐述之后,笔者指导学生:

“我的台灯”表明台灯是一件具体的物品。它既是我们的生活用品,也是我们写作时观察和欣赏的对象。这种文题可以从台灯的外形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构

思写作的内容和中心。

“我是台灯”,这个文题已经把台灯拟人化了,赋予台灯以人的思想情感。它是为自己能见证主人的认真努力而高兴,还是看到小主人不用它、不爱它而难过呢?它还有哪些心声呢?这些内容都可成为此类文的中心。

“我与台灯”则立足于台灯和小主人“我”的关系。我的台灯是怎么来得?我和它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的角度。

笔者认为这种确定中心的指导,适用于大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聚焦同一事物“台灯”,进行发散思维,学生就可以较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中心,以及如何确定中心了。这为散点式作文的进一步指导打下了基础。

(二)要注重结构的指导

因为散点式作文具有“铺张扬厉”的特点,所以这种文体表现在行文样式上就有它自己独特性。这种独特就是围绕中心,分点阐述的“总-分-总”式结构。这种结构,会在视觉上造成紧紧围绕中心却又“洋洋洒洒”的效果。这种结构特点不仅有一种整齐的美,更是学生习作的一种有效范式。这种较为固定的范式,会约束、指导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写作能够做到依纲而行,疏密有度地进行。这样依纲而行,疏密有度地进行写作,就解决了大部分同学写作时最容易犯的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问题。王立根老师也认为学生写作问题“集中体现在对层次的逻辑安排上”。[1]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利用散点式作文的这一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开头点题——中间分点铺陈——结尾呼应”的写作逻辑结构的训练。

以《窗外有蓝天》为题目进行散点式作文训练时,针对结构上进行的指导,笔者是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的:

首先,给出开头、结尾、与中间的部分段落段首句,叫学生补齐若干:

例文:(开头)有人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来形容目前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他们认为,这天空,霾了,我不这样认为,我始终相信,窗外,永远有蓝天!

(中间部分段落开头)那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孩子明天的谭老师就是我们学生的蓝天……

……

(结尾)看,庭前树影婆娑,天空清澈湛蓝;听,窗外歌声阵阵,正能量的旋律滚滚而来!阴也好,晴也罢,我始终相信,窗外有蓝天!

笔者在屏幕上展示以上不完整的文段,叫学生仿照“那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孩子明天的谭老师就是我们学生的蓝天”的句式写两个句子,作为另外两个段落的段首中心句。

其次,笔者以《我学会了珍惜》为题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只给出了开头与结尾,要学生写出中间的支架式的段首中心句。

例文:(开头)春风中,柳树学会了抽芽;夏雨里,荷花学会了绽放;秋阳下,果实学会了报答;冬天时,雪花学会了飞舞……时光流逝,15岁的我,学会了珍惜。

……

(结尾)有人说,不懂得珍惜就不配拥有。回味着生活的美好,我懂得了拥有且学会了珍惜!

最后,在前两个步骤基础上进行成文训练。

因为有现成的文字与样式进行模仿,笔者发现学生习作的兴趣大增,对于散点式作文的结构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写此类文的能力自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指导

这一点,也是散点式作文“围绕中心,分点阐述”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对学生进行这种文体的写作指导时,要特别注意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与训练。这里,笔者没有单纯地进行心理学上的思维指导,而是从学生所接触过的文本出发,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

例如:你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笔者指导学生从多角思考问题。从齐王的角度,可以得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从邹忌的角度,可以得到劝谏要有艺术的道理;

又如:读完《狼》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学生从狼身上得到:坏人的欺骗手段是不长久的,只能得到人家的耻笑;从屠户身上,学生可以得到对于坏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

从心理学上的解释,一切的新知识都必须建立的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笔者通过学生所熟知的课文,将之作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点,学生容易理解,也会较快地形成能力。以下,是一位学生运用这种发散性思维写的微型文:

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如此。今天,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给了我很好

的启示。

孙权教导我,劝学,要讲究劝说的技巧;

吕蒙启发我,改变,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

鲁肃告诉我,进步,还需要朋友的肯定。

短短一文,只一百二十九字,却字字珠玑。围绕着劝学,难道给人的仅仅是读书方面的启示吗?

其实,这篇文章扩展开,就是一篇很好的散点式文章。

三、在语言上要指导学生进行灵动表达的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作文的外衣。文从字顺、富有灵性的表达,非经一翻扎实的训练不可。对于散点式作文而言,因其有“铺张扬厉、汪洋恣肆”的特点,所以更多地要求此类作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充满灵性的表达。在写作上,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两个针对性训练点:

(一)注重巧用修辞灵动表达的训练

孔子说过:“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可见文采对文章的重要性。如何训练,才能达到富有文采而有灵动地表达呢?巧用修辞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2]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灵动优美;形象的拟人,意蕴丰富,情趣盎然;规范的排比,则气势磅礴,震人心魄;引用和对偶用得好,则意蕴深厚,典雅精致。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探索过,仿写、赏析等都是比较有效的训练,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注重想象思维的训练

学生写文章需要两种思维:以逻辑为代表的理性思维和以想象为代表的情感思维。“逻辑、理性帮助我们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整体结构,使之条理清楚;想象、情感则帮助我们遣词造句,形成文字风格,使之生动形象。”[3]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写文章时,是要有理性与感性双重思维的。对于写散点式作文而言,为了灵动而富有灵性的表达,必须进行扎实的想象能力训练。想象力在作文中异常重要。大诗人泰戈尔也说过:“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在进行散点式作文指导训练中,笔者主要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想象力的:

1.连接游戏。教师给出两个有一定相似性的词要求用一句“像……”的句子联起来,要求说得越多越好。如:我——小鸟(“我快乐得像一只小鸟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

2.补句训练。如:雪越下越大,天空中的雪花像——

3.扩写训练。例如扩写句子:树上,缀满了小小的花苞。

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这三种形式的训练,感觉到对提高学生想象力是大有帮助的。也正是因为学生想象力的提高,灵动而富有灵性的表达为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

四、散点式作文指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对学生进行散点式作文指导的一年多时间里,深深地感觉到散点式作文在指导学生方面有简单易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能在较短的时间较明显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世上没有万能的方法,散点式作文也一样,笔者思来,这类作文的指导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散点式作文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因散点式作文因结构比较固定,有固定化格式化的倾向。在形式上,很容易使学生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为文贵真,表达因人而异,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注意多方面启发学生思路,不尊一体,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写作体裁和写作风格。二是散点式作文不利于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因为散点式表达大多采用并列式,几个点之间是处于同一层次的排列的,不容易写得逐层深入。要避免这个误区,应该多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

在散点式作文渐渐受到广大师生关注的时候,笔者现将自己的探索感悟总结出来,向各位同仁讨教。笔者更期待能够从更多的同仁那里得到指导,以期达到对此类文章写作指导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1]王立根.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4.

[2]应永恒.记叙文写作导航[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3]边涛,吴玉红.写作能力培养[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G632.0

A

1673-9884(2016)09-0020-03

2015-06-25

陈容(1977-),女,福建宁德人,霞浦县第七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点式台灯笔者
老师,别走……
DIY书房小台灯
无锡新吴区驻点式执法 开展城市安全集中整治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点式后备模式设计简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基于超快激光技术的半球谐振陀螺点式修调方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点式ATP模式下列车追踪间隔计算的探讨
台灯的自述
西瓜虫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