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调查研究
——以贵州师范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2016-04-17李向群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态度形式

李向群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调查研究
——以贵州师范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李向群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在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集中讲授教学依然是一个普遍现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构建高效课堂,同时也顺应学习者的心理期望。本研究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实施多项小组教学活动、进行合作学习形式的评价和态度问卷调查,并对所持倾向态度的原因开展小组访谈,收集相关数据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学习者对某些合作活动支持度不太理想,对于提高学习参与度的合作学习形式,却具有相当高的支持率。

英语专业;合作学习;应用研究;学习参与率

一、研究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在国外,合作学习普遍应用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Jonhson等,1998)[1],相关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具有很大优势,合作小组的学习效果显著(Richard Light,2001,转引自Kolb,2005)[2]。关于高校教育如何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国内有关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主要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增强学生的社会性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如曾莉兰(2014)[3]、明玉洁(2015)[4]分析小组分配和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手段对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的研究;唐晓玉对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2014)[5]。但关于高校专业英语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李洁莉(2007)[6]研究的对象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陈效新(2010)[7]以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对英语专业教学中涉及综合英语课程的合作学习的研究更少,部分原因应为“高校大多数课堂更注重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能力,而忽视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Johnson等,1998)[1]。

二、合作学习和参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社交情感交流可以减少学习者的压力并提高其情感能力、处理能力、知识的联系能力和学习能力(Slaski& Cartwright,2002;[8]Zins,Weissbery,Wang,& Wanlberg,2004等)[9]。笔者(李向群,2013)[10]在小组自主决策形式优化组内再分配的实践研究中亦证明,恰当形式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加组员的社交情感交流,增强组员交流的平等性,并能够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参与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以及效果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合作能力,提供相互交流、互相展示的机会,有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教师一个人单独演讲的课堂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参与度,构建高效课堂。

(一)实施对象

实施对象是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4级三个班的134名学生。三个班级一共21个小组,每组最高人数8人,最低人数6人。8人小组有3组,其他18个小组人数均为6人。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受一些具体条件的影响,教师集中讲授教学依然是一个普遍现象。通过小组教学活动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证明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课堂的必要性和应用效果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实施情况以及学习者对其实施效果倾向态度的调查与分析,第二部分为学习者对合作学习形式评价和态度的调查与分析,第三部分是学习者对教学活动和对合作学习所持态度原因的访谈。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及调查

1.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调查

本研究中,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小组合作方式,共有八项活动,包括:小组词汇匹配,小组词汇正确形式填空,小组理解文本后完成角色扮演,小组归纳理解文本完成表格,小组理解文本后完成关联性写作,小组讨论完成写作的修改,单元词汇为基础的句子听写和小组猜词技巧。本学期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为每三个教学周为一个教学周期,每个教学周期循环使用以上八项教学活动,上述每项教学活动在整个学期出现率分别为:小组词汇匹配活动,小组词汇正确形式填空活动,小组归纳理解文本完成表格活动,单元词汇为基础的句子听写活动和小组猜词技巧活动,分别为每三周一次,小组理解文本后完成角色扮演活动为一学期一次,小组理解文本后完成关联性写作活动为一学期两次,小组讨论完成写作的修改活动为一学期两次。学期结束时学习者就以上八项小组活动的倾向态度进行了自我测评,参与自我测评的总人数应为134人,实际参与人数为130人,下表显示的为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调查结果。

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调查结果表

上表数据显示,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有明显差异。获得学习者肯定的四项活动是小组词汇匹配、词汇正确形式填空、和猜词技巧。且持肯定态度的百分比例均等于或者大于60%。 学习者对小组归纳理解文本完成表格活动的支持率为38%,对小组讨论完成写作的修改活动的肯定程度为37%,赞成单元词汇为基础的句子听写活动的人数百分比例为29%,对小组理解文本后完成关联性写作活动的肯定程度最低,为27%。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的最高支持率为66%,最低为27%。小组活动实施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不同的合作活动有不同的倾向态度,对于合作学习活动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可行性期望值不太理想。然而,合作学习形式却具有相当高的支持率。

2.学习者对合作学习形式评价和态度的调查与结果

学期结束时在实施合作学习的3个班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4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30份。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问卷内容主要考察学习者对小组合作的五个方面所持的倾向态度,五个方面分别为学习参与率、分组形式、决策形式、展示形式和教学组织方式。共五道题,每道题若干个选项。题型为两种,一为单选题,调查对象只可以选择一个选项。二为多选题,调查对象可以同时选择多个选项。五道题中单选题四道,多选题一道。

执行方式对于自我安排组织和任务过程管理都很有必要(Mills,1967)[11]。以下为学习者对小组合作执行方式中学习参与率、分组形式、决策形式、展示形式和教学组织方式五个方面所持的倾向态度的调查结果。

图1 学习者对于学习参与率的倾向态度图示

以上统计表明(图1),在实施合作学习学期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98%)认为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提高参与率,具体倾向态度分别为:56.9%的学习者认为合作学习对学习参与率有很大提高,41.5%的学习者认为合作学习对学习参与率有较大提高,只有极少数学习者(1.5%)人数认为没多大提高,认为根本没有提高的人数为零。

图2 学习者对于分组形式的倾向态度图示

以上统计表明(图2),对于分组形式的倾向态度,2.3%的学习者倾向于教师任意指定分组,极少数(12.3%)倾向于教师根据学生特长分组,85.4%的学习者倾向于学生自由分组,另有零人选择其他分组方式。

图3 学习者对于决策形式的倾向态度图示

以上统计表明(图3),决策形式方面,100%的学习者选择组员自主决策,选择组长决策、教师统一决策或者其他决策方式的学习者为零。

图4 学习者对于展示形式的倾向态度图示

以上统计表明(图4),小组展示形式方面,37.7%的学习者倾向于推选小组代表,50%倾向于自愿代表,12.3%的学习者选择教师抽点代表,另有零人选择其他展示方式。

图5 学习者对于教学组织方式的倾向态度图示

以上统计表明(图5),教学组织方式方面,84.6%学习者在众多的选项中优先支持教师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48.5%的学习者倾向于集中讲授方式,极少数学习者(2%)倾向于个人学习方式,支持教师选择其他教学组织方式的接近为零(0.9%)。

3.学习者对教学活动和对合作学习所持态度原因的访谈与结果

本次访谈形式为小组分别座谈。参与座谈的小组共21组,共130人。本次访谈内容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调查学习者对开展的教学活动所持态度的原因,另一方面调查学习者选择小组合作形式的具体原因。

在教学活动形式所持倾向态度方面,学习者对支持率较低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倾向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最高支持率为66%,最低为27%。没有选择支持八项活动的原因分别为:有些活动难度太高,无法完成,或过于简单,感觉无聊;有些活动频率太高,千篇一律,感觉枯燥;有些活动过程太长,感觉耗时;或有些活动因个人偏好,不愿参与;或者因教师指令不清,无法理解;有些活动时间太紧,过于紧迫;有些因为合作活动太多,失去兴趣,或因基础薄弱,无法进行。 教学活动形式所持倾向态度的原因访谈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于采用的八项小组活动的支持态度不太理想。

另一方面,高达84.6%学习者在众多的选项中优先选择合作学习方式,48.5%的学习者倾向于集中讲授方式,极少数学习者(2%)倾向于个人学习方式。学习者就选择小组合作形式的倾向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越于集中讲授方式或者个人学习方式,因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协作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友谊,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加学习趣味性,相互学习,提高组员参与面,课堂氛围比集中讲授教学方式活跃很多,同时也有加强互相监督的作用。选择小组合作形式的倾向原因的访谈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于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形式的支持态度显而易见。

结论:英语专业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应用意义

英语语言学习需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但交流与互动也同样重要。只有保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三种互动关系,英语专业教育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得到保证。交流与互动对英语语言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合作学习是实现这种交流与互动的有效方式。通过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效果的倾向支持态度进行的调查分析,通过对学习者在分组形式,决策形式,学习参与率,展示形式和教学组织方式五方面内容就合作学习形式的评价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和就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式所持倾向态度的原因和学习者选择小组合作形式的具体原因进行的访谈,并分析所获的数据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八项小组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认同率最高为66%,最低为27%。然而,高达84.6%的学习者支持合作学习方式。客观上表明,一方面学习者期待合作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实际参与某些合作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此大的反差说明,小组合作形式更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形式具有提高课堂参与率的优点,符合学习者的心理期望,顺应学习者的自主选择,但同时表明,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是培养、维持和发展学习者合作学习持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课堂中的有效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与Johnson(1989)[12]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合作学习模式的同伴支持比教师支持更有助于学习者的学术进步和心理调适(1985)[13], 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研究综合英语课堂开展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活跃学习者的学习氛围,受到学习者的积极肯定,符合我校校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在更大范围的高校专业英语课堂上实施和推广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Johnson,David.,Roger T.Johnson,&Karl A.Smith,Cooperative Learning Returns to College:What evidence Is There That It Works[J],July/August,1998,27-35.

[2] Kolb,David A;Kayes,D Christopher;Kayes,Anna B.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eams.[J],2005,36(3):330-354.

[3]曾莉兰.用好小组合作,建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13-14.

[4]明玉洁.让“小组合作”秀出英语教学的魅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20-121.

[5]唐晓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7):107-108.

[6]李洁莉.大学英语大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可行性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91-94.

[7]陈效新.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公共英语合作学习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189-190.

[8]Slaski,M.,& Cartwright,S.(2002).Health,performa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retail managers.[J]Stress and Health,18(2),63-68.

[9]Zins,J.E.,Weissberg,R.P.,Wang,M.C.,& Walberg,H.J.(2004).Building academic success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 [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0]李向群.小组自主决策形式优化组内再分配的实践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课外合作小组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89-90.

[11]Mills,T.M.(1967).The sociology of small group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12]Johnson D.w.,Johnson R.1989.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M]Interaction Book Co.Edina.MN.

[13]Johnson D.w.,Johnson R.,Buckman L.A.,Richards P.S.,1985.The Effect of prolonge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ocial support within the classroom.[J]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9(5).405-411.

[责任编辑:庄 鹏]

On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A Case Study of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LI Xiang-q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proved to be an efficient way to promot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to reform the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model,and to rebuild a new model with higher efficiency as well as effectiveness.This paper aim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related data through the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argeting on attitudes and reasons held by students towa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udy conducted in the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The results proved that students are more motivated to achieve higher academic outcomes and participation is attained more effectively even they tend to less prefer certain learning activities.

English Major;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ication Study; Learner’s Participation

2016-09-17

李向群(1976-),女,湖南邵东人,硕士,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教师教育。

H319.3

A

1674-7798(2016)11-0091-05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态度形式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