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2016-04-17黄小龙冉景丞蒙文萍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兽类名录总数

黄小龙,冉景丞,杨 洋,蒙文萍

(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贵阳550001;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黄小龙1,冉景丞2*,杨 洋3,蒙文萍3

(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贵阳550001;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为全面了解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群落组成及资源分布状况,为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对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共51种,隶属8目22科42属,约占贵州哺乳动物总数(142种)的35.92%。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VU)物种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极危(CR)物种1种,濒危(EN)物种5种,易危(VU)物种13种,近危几近易危(NT几近VU)物种8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II级保护动物10种;三有物种17种,特有种5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物种13种。从分布型来看,东洋型29种,占保护区总数的56.86%;南中国型10种,占19.61%;古北型8种,占15.69%。

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区系;保护动物;贵州

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从江、荔波、榕江和三都4个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8°13′~108°19′,北纬25°34′~25°39′,属于中亚热带过渡到北亚热带的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年均温12.1~15.7℃,年均降水量1 030.2~1 688.2mm,最高海拔1 508m,最低海拔440m。保护区总面积34 556hm2,其中核心区11 420hm2,缓冲区7 201hm2,实验区15 934hm2。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因地势抬升而造成生物气候变异在海拔1 100m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至今仍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常绿落叶混交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7%,主要保护对象为樟科、壳斗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林。由于月亮山地处偏僻,至今保存着十分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若干与恐龙时代的动植物,如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latus)、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等。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但对具体物种资源和特征缺乏有效证实。为进一步加强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全面了解保护区内兽类群落组成及资源分布状况,于2014年9月,以原从江月亮山保护区和榕江月亮山保护区范围为基础,重点对榕江县的计划乡、水尾乡和兴华乡,从江县的光辉乡、加鸠乡和加勉乡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

1调查研究方法

1.1调查方法

根据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地形特征、植被类型状况以及兽类生物学特征,分层抽样布设调查样线,主要采用样线法、铗日法、网捕法和非诱导式访问调查法。

1.1.1样线法 调查路线按照保护区重点考察区域,穿越不同生境类型和海拔段,共设置10条样线,单条样线长度(Li)≥3km,调查时以4~5人为一组,沿途观察并记录样带两侧25m内的兽类实体、活动痕迹如足迹、皮毛、粪便、巢穴,发现珍稀、重点保护动物时,记录生境类型和GPS信息等。样线总抽样面积为150hm2,约占保护区调查总面积的0.43%。

1.1.2铗日法和网捕法 小型兽类(鼠类、兔类、食虫类)采用铗日法调查,在营地周边的林地、灌丛地和农用地(含新弃耕地、菜地和农田)三大类型地类中布铗[1-2]。铗距5m,行距20m,以花生、新鲜肉类为诱饵。翼手目采用网捕法进行调查,主要选择在保护区的岩洞内。采集标本后,进行常规测量、记录和标本制作,然后进行室内鉴定。

1.1.3访问法 为更好地了解保护区内兽类资源的多样性,对大部分兽类采用访问法调查。主要访问样线周边村落里对兽类有一定识别经验的猎人、居民和经常在保护区中巡逻的工作人员,根据被访问者的描述,通过对照《贵州兽类图鉴》及动物实体照片判断兽类物种。同时查看居民家中保存的皮张、骨头、足爪等标本,以确定保护区过去和现在可能存在的兽类种类。

1.2研究方法

分类参照《中国兽类野外手册》[1]及《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3],区系和分布型参照《中国动物地理》划分,参照文献[3,7-9]划分保护物种,根据文献[10-11]划分生态类型。从较大的地理区域尺度上看,月亮山自然保护区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境类型和植被类型上较为相似,因此将月亮山自然保护区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似性。

群落相似性分析采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公式:

Cj=j/(a+b-j)

式中,Cj为群落A与群落B的相似性系数,a、b分别为群落A、B的物种数,j为群落A、B共有的物种数,当0.75≤Cj≤1.0时,群落组成成分极其相似;当0.5≤Cj≤0.75时,群落组成成分中等相似;当0.25≤Cj≤0.5时,群落组成成分中等不相似;当0≤Cj≤0.25时,群落组成成分极不相似。

2结果与分析

2.1兽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从表1看出,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共计51种,隶属8目22科42属,占贵州哺乳动物总数[4]的35.92%。其中,食虫目1科2属3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5.88%;翼手目3科4属4种,占7.84%;灵长目1科1属3种,占5.88%;鳞甲目1科1 属1种,占1.96%;食肉目6科15属16种,占31.37%;偶蹄目4科4属5种,占9.80%;啮齿目5科14属18种,占35.29%;兔形目1科1属1种,占1.96%。

表1 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物种名录Table 1 The list of animal species in Yuelingshan Nature Reserve

续表1

从区系上看,在月亮山自然保护区51种兽类中,东洋界物种37种,占兽类总数的72.55%;古北界物种8种,占15.69%;广布种6种,占11.76%。从分布型来看[5],东洋型29种,分别是臭鼩、皮氏菊头蝠、大马蹄蝠、彩蝠、猕猴、熊猴、中国穿山甲、黑熊、黄喉貂、猪獾、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狸、花面狸、食蟹獴、金猫、豹猫、云豹、赤麂、赤腹松鼠、隐纹花松鼠、红颊长吻松鼠、青毛硕鼠、北社鼠、黄胸鼠、红白鼯鼠、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和豪猪;南中国型10种,分别是灰麝鼩、长尾大麝鼩、藏酋猴、貉、黄腹鼬、鼬獾、林麝、小麂、珀氏长吻松鼠和华南兔;古北型8种,分别是黄鼬、狗獾、野猪、黑线姬鼠、高山姬鼠、小家鼠、巢鼠、褐家鼠;季风型有东亚伏翼、中华斑羚和东方田鼠;云贵高原型有大绒鼠。

2.2保护物种

2.2.1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月亮山保护区51种物种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3种,占总数的25.49%。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3种,分别是熊猴、云豹和林麝;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0种,分别是猕猴、藏酋猴、中国穿山甲、黑熊、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狸、金猫和中华斑羚。

2.2.2《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名录物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名录的物种50种[1、68];极危(CR)物种只有金猫1种(占总数的1.96%);濒危(EN)物种5种(占总数的9.80%),分别是中国穿山甲、大灵猫、云豹、林麝和中华斑羚;易危(VU)物种13种(占总数的25.49%),分别是彩蝠、猕猴、熊猴、藏酋猴、貉、黑熊、猪獾、小灵猫、斑灵狸、豹猫、小麂、赤麂和豪猪;近危几近易危(NT几近VU)物种8种(占总数的15.69%),分别是黄喉貂、黄腹鼬、黄鼬、鼬獾、狗獾、花面狸、食蟹獴和红颊长吻松鼠;其余23种为无危(LC)等级,占总数的45.09%。

2.2.3IUCN红色名录与CITES附录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10种。其中,易危(VU)物种5种(占总数的9.80%),分别是熊猴、黑熊、金猫、云豹和豪猪;低危/近危(LR/nt)物种5种(占总数的9.80%),分别是猕猴、藏酋猴、中国穿山甲、林麝和巢鼠。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13种。其中,列入附录Ⅰ的5种,分别是黑熊、斑灵狸、金猫、云豹和中华斑羚;列入附录Ⅱ的5种,分别是猕猴、藏酋猴、熊猴、豹猫和林麝;列入附录Ⅲ的3种,分别是黄喉貂、黄腹鼬和黄鼬。

2.2.4三有物种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17种,占总种数的33.33%。此外,中国特有种5种(占总数的9.80%),分别是藏酋猴、小麂、中华竹鼠、大绒鼠和高山姬鼠。

2.3生态类型

根据兽类生境和生态习性[9-10],将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生态类型分为6类,地下生活型:竹鼠科共2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3.92%;半地下生活型:鲮鲤科1种、鼩鼱科3种、鼬科小型食肉类6种、鼠类10种,豪猪科1种,共21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41.18%;地面生活型:主要是食肉目和偶蹄目中的大中型兽类,如野猪、小麂等,共7种,占13.73%;树栖型:包括松鼠科共5种,占9.80%;半树栖型:灵猫科和猫科共8种,占15.69%;岩洞栖息型:翼手目共4科,占7.84%。

表2 月亮山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兽类比较Table 2 Mammal comparison between Yueliangshan and Le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2.4相似性

从表2看出,月亮山自然保护区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的兽类42种,其兽类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较低(Cj=0.48),为中等不相似。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广阔,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不同海拔地区生境植被保存完整,兽类物种丰富;而月亮山自然保护区面积相对较小,保护区内道路、建筑、耕地、捕猎及砍伐等人为活动频繁,兽类生存环境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因此二者在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相差较大。

3小结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兽类51种,隶属8目22科42属。从物种组成上,食肉目和啮齿目种类较多。从区系分布看,东洋界物种37种,占兽类总数的72.55%;古北界物种8种,占15.69%;广布种6种,占11.76%。东洋界种数占绝对优势。

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偏僻,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高度的脆弱性和自然性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缺乏了解,保护意识薄弱,对自然资源进行盲目性和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修建公路、保护区内人工建设建筑等,不但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导致了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和逐渐丧失。同时,非法捕猎等因素导致大型有蹄类动物和食肉动物减少甚至灭绝,多数群众不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和保护价值。大肆捕猎重点保护物种,使其数量锐减、濒临灭绝,亟须加强保护;另外,因缺乏天敌的捕食,同时具有较强繁育力的鼠类种群数量逐渐增多,与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冲突日趋加重。

基于保护区兽类资源特点、保护管理现状和社区居民保护意识的了解,并结合有关政策,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保护区升级建设,制定并完善月亮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制度;健全保护区管理职能,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有效发挥保护区的综合效益。2)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划定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管理区域,并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护。3)积极开展保护区科学研究,加强生境和物种保护,对珍惜濒危物种的种群动态实行长期监测。4)加大执法力度,遏制非法捕猎行为。5)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宣传工作,加强保护意识,完善因野生动物活动对居民造成损失的补偿机制。

[1]Andrew T.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解 焱,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34.

[2]罗泽询,陈 卫,高 武,等.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94.

[4]罗 蓉.贵州兽类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

[5]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汪 松,解 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4-300.

[7]汪 松,解 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脊椎动物,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0-730.

[8]汪 松,解 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脊椎动物,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568.

[90]魏辅文,冯祚建,王祖望.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J].动物学杂志,1998,33(4):48-52.

[10]张明海,李言阔.动物生境选择研究中的时空尺度[J].兽类学报,2005,25(4):395-401.

[11]陈继军,谢振国,张 旋,等.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调查[J].凯里学院学报,2008,26(6):92-95.

(责任编辑:冯 卫)

Mammal Resources in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 of Guizhou

HUANG Xiaolong1,RAN Jingcheng2*,YANG Yang3,MENG Wenping3
(1.College of 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2.Guizhou Management Station of Wild Animals and Forest Plants,Guiyang,Guizhou 550001;3.College of Life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The mammal resources in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 was surveyed to discuss mamm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 overall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Results:There are 51species,42genera,22families,8orders in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35.92%of total mammal species(142)in Guizhou.5species are listed as VU according to IUCN.1species,5species,13species and 8species are listed as CR,EN,VU and NT according to CRDB respectively.3species and 10species are listed as the national first-rank and secondary-rank protected animal separately.There are 17species with protective,beneficial and important economic or research value and 5endemic species among 51species.13species are listed in appendix of CITES.29species (56.86%),10species(19.61%)and 8species(15.69%)belong to Oriental,South China and Palaearctic realm from th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

Yueliangshan Nature Reserve;mammal resouirces;fauna;protect animal;Guizhou

S75

A

1001-3601(2016)02-0076-0103-04

2015-08-31;2016-01-08修回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2)7013]

黄小龙(1989-),男,硕士,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E-mail:guidah365@126.com

*通讯作者:冉景丞(1968-),男,研究员,从事喀斯特环境野生动植物研究。E-mail:Rjc68cn@163.com

猜你喜欢

兽类名录总数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分析*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生产商名录
第六部分 名录
“一半”与“总数”
鸟类、兽类和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