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2016-04-17任轲亮余杰颖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诱虫叶蝉黄板

任轲亮,耿 坤,张 斌,余杰颖,李 梅

(1.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81;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3.息烽县植保植检站,贵州息烽551100)

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任轲亮1,2,耿 坤1*,张 斌1,余杰颖1,李 梅3

(1.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81;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3.息烽县植保植检站,贵州息烽551100)

为有效防治葡萄斑叶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为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棚架式葡萄园探索黄板不同高度不同密度悬挂处理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悬挂30块/667m2黄板诱杀效果最佳,15d防效达78.32%;悬挂黄板于葡萄架面下10cm处,诱虫效果最好,诱虫数量达83.55头/(d·板)。

黄板;葡萄斑叶蝉;诱杀;防治效果;贵州

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又名葡萄小叶蝉、葡萄二星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主要危害葡萄、苹果、梨、桃、樱桃、山楂等果树。在葡萄上以成、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使叶面呈现密集的白色失绿斑点,危害重时整个叶片苍白、枯焦,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树势衰退,严重影响葡萄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1]。该虫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清镇市和开阳县葡萄产区危害较重,息烽葡萄产区叶蝉一般危害率为35.5%,最高达78%,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及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贵阳地区葡萄生产发展迅速[2],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害虫种类也随之增多,危害成片发生、蔓延,各地对葡萄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3-4]。化学防治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增加农药残留,影响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5],绿色防控成为植物保护的主要推广应用技术[6-8]。黄板诱杀是当前主要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害虫[9-10],在防治葡萄害虫上亦有应用。国内对黄板诱杀葡萄害虫的报道多集中于我国葡萄主产区新疆[11-16],不同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的研究较多,在贵州利用黄板诱杀葡萄害虫的研究罕见,应用同一种类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2015年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息烽县葡萄园区采用黄板诱杀技术对葡萄斑叶蝉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探索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密度诱杀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双面粘胶黄板(15cm×20cm),陕西宝鸡市广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

试验在贵州息烽县小寨坝镇大寨村葡萄种植基地进行,于2015年7—8月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始挂板,黄板边缘与棚架面铁丝平行,调查日期为7月21日—8月5日。

1.2.1不同悬挂高度黄板 在同一时间以不同悬挂高度的黄板测试诱杀效果。试验以黄板上端距葡萄架面的距离为黄板悬挂高度,设4个处理[15],即:处理Ⅰ,架面上10cm;处理Ⅱ,架面下10cm;处理Ⅲ,架面下20cm;处理Ⅳ,架面下30cm。每个处理面积为667m2,悬挂黄板20块,悬挂方向一致(东西/南北),3次重复。自挂黄板之日起每5~7d调查记录黄板正、反面葡萄斑叶蝉的数量,共调查4次。其中:1)叶片虫量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667m2调查5点,每点调查东、南、西、北4个方向,每个方向各取3片叶,共调查60片,每5~7d调查统计每张叶片背面的葡萄斑叶蝉成虫数;2)黄板虫量调查。每667m2取3点,每点调查3块黄板,共调查9块黄板,记录黄板正、反面葡萄斑叶蝉活虫数。

1.2.2不同悬挂密度黄板 试验设4个处理,即:处理Ⅰ,0块/667m2(CK);处理Ⅱ,10块/667m2;处理Ⅲ,20块/667m2;处理Ⅳ,30块/667m2。悬挂高度一致,每个处理667m2,3次重复。自挂黄板之日,每5~7d调查记录黄板正、反面葡萄斑叶蝉的数量;同时调查记录CK和各处理区的葡萄植株叶片上的活虫数[16]。调查方法同上。

试验地块整齐,植株长势一致、虫情一致的水平棚架葡萄园,葡萄品种为水晶葡萄,树高约150cm,行距200cm,株距150cm,试验期间不使用任何农药,其余管理和农事操作按常规进行。

1.3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数据均用Excel 2007和SPSS 22.0进行分析,方差分析采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

虫口减退率=[(防前活虫数-防后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1-[(CK区防前活虫数×处理区防后活虫数)/(CK区防后活虫数×处理区防前活虫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由图1可见:不同处理对葡萄斑叶蝉的诱虫效果有显著差异。

1)在调查期间,随时间的变化不同处理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虫效果依次为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Ⅳ。其中,处理Ⅱ的诱杀效果最好,挂板5d后诱虫量最多,为513头/板;其次是处理Ⅲ,挂板5d后诱虫数量为407头/板。4个处理均出现不同的诱虫高峰期,处理Ⅱ和处理Ⅳ在挂板5d后诱虫量最大,而处理Ⅰ和处理Ⅳ在挂板10d后诱虫量最大,但在15d后4个悬挂黄板高度对葡萄斑叶蝉的诱虫数量都减少,其中处理Ⅱ黄板的诱虫数量仍最大。

图1 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Fig.1 Trapping effect of grape leafhopper by hanging yellow boards with different height

2)不同处理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每天的诱杀效果依次为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Ⅳ。其中,处理Ⅱ诱虫最多,诱虫数量为83.55头/(d·板),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处理Ⅰ和处理Ⅳ的诱虫效果较差,诱虫数量分别为42.81头/d·板和25.1头/(d·板)。

2.2不同悬挂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由图2和表可见,处理Ⅱ、Ⅲ和Ⅳ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其平均诱虫量依次为533.75头/板、728.5头/板和1 024头/板,虫口减退率依次为55.29%、66.06%和77.42%。其中,处理Ⅳ的诱杀效果最好,平均诱虫量为1 024头/板,其在挂板15d后的防效最好,虫口减退率达84.04%;处理Ⅲ在挂板20d后的防效最好,虫口减退率达82.1%;处理Ⅱ的诱杀效果较差,防效仅为57.6%。处理Ⅳ每板的平均诱虫数量明显高于处理Ⅱ和处理Ⅲ,且差异显著。表明,在葡萄园悬挂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以30块/667m2最佳,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斑叶蝉的种群数量。

图2 不同悬挂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量Fig.2 Trapping effect of grape leafhopper by hanging yellow board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表 不同悬挂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的防效Table Control effect of grape leafhopper adults with different hanging density of yellow boards%

3结论与讨论

黄板诱杀技术是当前主要的绿色防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作物防治害虫。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的效果与黄板放置的高度、密度等因素有关。该试验结果表明:黄板悬挂在架面下10cm处对诱杀葡萄斑叶蝉的效果较好,架面上10cm和架面下30cm的黄板诱虫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架面下10cm处是葡萄斑叶蝉聚集和活动空间,有利于葡萄斑叶蝉取食叶片,离架面越近,黄板诱集的虫量越多。但赵荣华等[15]用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杀的结果表明,黄板悬挂架面上10cm处的诱杀效果好于架面下10cm处,这可能与研究的时间及选择的品种有关。

3种悬挂密度的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悬挂30块/667m2黄板对诱杀葡萄斑叶蝉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悬挂20块/667m2,悬挂10块/667m2的诱集效果较差,与周建波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扈丹[16]的研究表明,悬挂20~30块/667m2黄板对诱杀葡萄斑叶蝉的效果最好,三者研究结果有差异。在实际生产上推荐采用20块/667m2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但对每667m2设置多少块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效果好,可能还要根据葡萄品种、种植的疏密、环境因素及防治时间决定。

[1]王忠跃.中国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范恩普,曾率贞,刘梅元,等.贵阳地区葡萄的发展与技术措施意见[J].贵州农业科学,1995,23(1):53-56.

[3]沙月霞,樊仲庆,王国珍,等.葡萄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及防治药剂的筛选[J].植物保护,2011,37(3):152-156.

[4]范咏梅,郝敬喆,姜新丽,等.葡萄斑叶蝉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抗性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587-590.

[5]赵中华,尹 哲,杨普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J].植物保护,2011,37(3):29-32.

[6]周朝霞,白明琼,艾祯仙,等.三都县水晶葡萄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62-64.

[7]李 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23-127.

[8]商建龙.西湖龙井茶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9]王红梅,谢国香,杨卫华,等.不同高度不同密度黄板诱杀黄瓜上烟粉虱效果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0 (5):101-102.

[10]欧善生,苏桂花.粘虫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黄曲条跳甲诱杀效果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43-644.

[11]张明智,王惠卿,董胜利,等.葡萄斑叶蝉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6(3):33.

[12]王惠卿,吉艳玲,杨 玮,等.黄板对葡萄斑叶蝉越冬代成虫诱杀效果[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S2):176-178.

[13]周建波,黄大庄,温秀军,等.黄板诱杀技术在防治葡萄斑叶蝉成虫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8,23(2):187-190,194.

[14]闫小英,扈 丹,黄 敏.黄板对大田葡萄二黄斑叶蝉越冬代成虫的诱杀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 (20):6703-6704,6706.

[15]赵荣华,陈 光,蔡军社,等.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技术初探[J].栽培技术,2013(5):40-41.

[16]扈 丹.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生物学及黄板诱杀效果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责任编辑:王 海)

Trapping Effects of Grape Leafhopper Using Yellow Board with Different Height and Density

REN Keliang1,2,GENG Kun1*,ZHANG Bin1,YU Jieying1,LI Mei3
(1.Guiyang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itation,Guiyang,Guizhou 550081;2.Agricultural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3.Xifeng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itation,Xifeng,Guizhou551100,China)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control grape leafhopper,populariz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decrease the using of pesticides,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non-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the trapping effects of grape leafhopper was explored by hanging yellow boards with different height and density in the scaffolding type grapes.Results:The best density was 30boards per 667m2,with a control effect of 78.32%on the 15thday;The best height was 10cm beneath grape trellis,with a rapping quantity of 83.55grape leafhoppers per board every day.

yellow board;grape leafhopper;trapping;control effect;Guizhou

S436.631.2+9;S477+.9

A

1001-3601(2016)02-0073-0093-03

2015-08-14;2015-12-31修回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葡萄主要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项目”[黔农植(2013)第5号]

任轲亮(1984-),男,助理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E-mail:643612928@qq.com

*通讯作者:耿 坤(1976-),女,研究员,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E-mail:544135319@qq.com

猜你喜欢

诱虫叶蝉黄板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叶蝉预防早 来年葡萄生长好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不同材质黄板诱杀黄曲条跳甲效果比较试验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中国额垠叶蝉属的形态比较研究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