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接地气,人物才生动

2016-04-16闫佳楠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王文大侠工作

■闫佳楠

语言接地气,人物才生动

■闫佳楠

2014年5月23日,《检察日报》“中国执法者”栏目刊登了我采写的人物通讯《温柔 “王大侠”》,此前正义网以 《王蕴卿:水蕴山青》为题也进行过报道。一时间,对哈尔滨市道外区检察院控申科科长王蕴卿事迹的宣传报道被网站媒体刊发转载,在读者中引起反响,不少读者对王蕴卿执法为民的事迹点赞。此后不久,王蕴卿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温柔 “王大侠”》一文2016年获得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举办的政法综治优秀新闻二等奖。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之前,王蕴卿作为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模范检察官,对其宣传不多,原因之一是对她的事迹多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此前报道总结不够鲜活生动。如何把其精神实质采写出来,成为我采访前思考的主要问题。我先对王蕴卿进行了电话采访,之后又见面接触。她给我总的印象是公正、无私、爱民、敬业、执着。2010年她作为团结镇乡镇检察室主任,面对撂荒的摊子,领导要求她要做到 “六有”,她说光有 “六有”还不够,我还要做得多一些,她也确实做出了成绩;她在团结镇任检察室主任时还兼职在华南城项目监察认证部工作。团结镇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省、市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大都落户在这里,华南城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新区建设项目,同时也是职务犯罪案件多发、易发区域,2011年,就有多名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亲人们都为王蕴卿捏把汗,可同一舞台和角色却让她把为民执法演绎得风生水起;2013年她被调整岗位回道外区检察院任控申科长,在交警队告了9个月的上访人,她接访一下午,便心顺气消不再上访了,还给她送来上书 “贴心人”的锦旗;还有,在公安机关告了一年多无果的举报人,她两天就把嫌疑人作案的证据拿下了;她注重亲情,撰写的缅怀父亲的文章被全国妇联授予征文一等奖,作家梁晓声对其所作点评发表在 《中国妇女报》上。她一家三口分别工作在三个城市,和爱人两地分居十多年,他们对彼此却一往情深。王蕴卿追求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的人生境界,希望自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群众却给了她意想不到的爱戴,她离开工作三年的团结镇,老村支书找她院领导央求留人,农民们说没啥回报她的,她却说 “中国老百姓最朴实,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了解到这些,我的心中对采访有了脉络。

人物宣传报道要遵循以事件找人、以案件找人的采访写作要求。要写好这篇人物报道,我拟定了采访提纲,即王蕴卿在团结镇乡镇检察室任主任工作三年间为老百姓做的实事;在团结镇兼职从事华南城项目监察认证工作时为服务大局采取的实招;在被调回道外区检察院控申科任科长后采取的新举措;领导同事等身边熟悉的人为啥叫她 “王大侠”。

选取有说服力的对象深入细致采访

王蕴卿的先进事迹很多,如何从中挖掘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事例,确定采访对象以及采访得深入细致非常关键。王蕴卿先进事迹的核心是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用老百姓原汁原味接地气的语言,最能揭示她把群众作为衣食父母,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无私品质。在 《温柔 “王大侠”》这篇报道中我用了与11个采访对象的对话,他们中有做了30年的村支书,有被王蕴卿救助的两位残疾老人,有镇纪工委书记,有信访办主任,有上访人,有反贪局干警、技术科干警,以及王蕴卿的两位主管院领导。

老支书齐再春是个实在人,采访中,他对我说,“听说她要走,挺多老百姓掉眼泪,我去找主管她的韩凤华检察长,希望把能她留下。”我赶紧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喜欢她?”他说:“她给村里办了那么多的实事,那些为难着灾的村里人都找她。

我接着问齐支书,王蕴卿都帮谁做了实事?他领着我来到一个破败的农家院,主人赵树芝年近六十,腿脚不好,谈起王蕴卿,她感激地说:“王检察官可是个大好人,一想到她心里就热乎。我唯一的亲人儿子患精神病长年住在医院,我没房住,村里给盖的房子四处漏雨,我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她,反映盖房者偷工减料。她帮我修房子,见我患脑梗留下残疾,生活没着落,给我捐钱,过年过节还给我买大米、白面、豆油。”说着,她拿出一塑料桶醋说,“这是她爱人从山西带回的老醋,她说,我脑梗吃这个好”。她来到院子里挖了自己种的蒲公英让我捎给王蕴卿。

齐书记又领着我来到瘫痪22年的王文老人家,老人对我哽咽着说:“我想她 (王蕴卿)想得邪虎,她对我们农民好得没治了。”他指着墙上自己的一幅巨幅照片说“这是她给我照完又花钱洗的。你们领导要是能把她派回来,我下辈子都感谢你们。”是什么让一位残疾老人这样心心念念感激王蕴卿?我坐在老人的病床上,听他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他如何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王蕴卿,表示要告残联渎职不给他办残疾证。王蕴卿接完电话就上门了解情况。了解到申领、换发残疾证必须经过医院体检,且本人必须亲自到场,而王文因为瘫痪已多年不能下楼了。次日,王蕴卿和王文家人一道将老人从四楼抬下开车拉他去办证。不巧赶上残联有紧急会议不办公,可老人却很兴奋,因为他多年瘫痪在床,难得到室外看看蓝天,呼吸下新鲜空气。见老人高兴,王蕴卿决定带他到几公里外的天恒山看看。

在山里王蕴卿为老人拍照留念。中午,又个人掏钱请老人全家吃午饭,约定明年老人77岁生日时还要为他照相。一周后,王蕴卿再次开车拉着王文到医院和残联,替他排队、领表、填表,推着老人在医院各科室间穿梭体检跑手续,用了大半天时间,最终为他补换了残疾证。

到了王文77岁生日那天,王蕴卿已经调回道外区检察院工作,十分繁忙,可她记得自己的承诺。午休时,她急匆匆地走进老人家,为这一家人拍摄录像,并送上生日礼物。之后,饭也没来得及吃她就赶回单位上班。王文老人和老伴对我说:“我们孩子没做到的,她做到了。”采访中,王文老人几次流泪,让我也深受触动。

从不同角度采访先进人物

为了了解王蕴卿兼职监察认证部的工作表现,我采访了道外区派驻乡镇纪工委书记杜玉安。他说:“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这个人较真得厉害。第一次见面,我俩还没寒暄,她上来就问我,检察机关介入重大项目的站位和角色是什么?面对这么一个 ‘找茬’的,我没好气地回答,法律政策规定该干啥就干啥。”

杜玉安向记者介绍,虽说是一份兼职的工作,可王蕴卿却特别认真。周六周日和大家一起加班,从来没有问过工作补助、加班费的事,只关心参与项目建设的干部别出事。为了避免让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政策法规的空子,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她和监察认证部的人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查出28份涉嫌伪造的房屋证件,涉及房屋面积3490平方米,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由于她的严谨、认真、自律,使她工作的三年中,投资300亿元的华南城项目没有发生一起职务犯罪。她还帮助化解了6件涉及拆迁和征地的上访案件。

在日常工作中,王蕴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采访王蕴卿的同事刘维江,他说,2004年,院里的一个司机结婚,婚礼上当发现农家女新娘连一件首饰都没有时,王蕴卿当场就把自己的金项链从脖子上摘下送给了新娘。道外区院副检察长韩凤华说:“无论下乡工作还是平时为人处世,王蕴卿的思路和别人不一样”,“她善良大气,又讲究原则,做事讲求实效,又追求完美,只要认为值得做的,不管吃多大苦,挨多大累,都要做好”。副检察长王守国主管控申工作,他说:“王蕴卿正派公道、有亲和力、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待人,讲原则也有耐心。控申科是一个和谐、高效的集体,有她在,工作上我放心。”

这些被采访对象的生动语言,我都原汁原味地写到了 《温柔 “王大侠”》里。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哈尔滨记者站站长)

猜你喜欢

王文大侠工作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典型易错题
黑熊大侠
三角龙教你做大侠
My Father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绝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