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北寿社区文化的调查

2016-04-15杨雨函

参花(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动室群众社区

◎杨雨函

关于北寿社区文化的调查

◎杨雨函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未来的社区文化将如何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工作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为此,作者对辽源市龙山区北寿社区的文化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北寿社区的社区文化之所以发展得好,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既有活动场地、文化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原因,也有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和工作人员管理到位等软件原因,还有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等原因。

社区 文化 调查

一、北寿社区基本情况

北寿社区位于辽源市龙山区闹市区,成立于2012年5月,2013年11月迁入新办公地址。社区北起长寿大街三塑道口与长寿社区接壤,南抵福寿路,东起东净路,西至人民大街半截河段。区域面积1.8平方千米,居民9000余户,总人口2.3万余人。社区党委建制下设10个党支部,在籍党员490余人,社区工作人员46人,驻社区单位14个,个体工商业户415户。社区事务服务及居民活动场所930平方米,内设一居一办一中心,即党政办公室、居民委员会和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区以创建“宜居、平安、和谐、幸福”新北寿为目标,先后获得国家五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省军区基层建设标兵武装部、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信访先进单位、市社区医保工作先进单位、市消防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

北寿社区成立时间虽不长,但社区的文化氛围却非常浓厚,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展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齐全,经常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社区群众在接受生活服务、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文化生活上的自我展示和极大享受,以及生活服务的极大满足。北寿社区文化的活跃,在服务社区群众、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在辽源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让人刮目相看。

二、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支持

北寿社区成立之初,区委、区政府就根据社区建设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争取到办公场所,使其能先期开展工作。随后在城市拆迁改造过程中,积极协调开发商,为社区争取到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新办公场所,办事大厅、办公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各项功能一应俱全,还为社区增添了相应的图书和音响设备,让群众来到社区后能办事、能看书、能活动、能娱乐。区委、区政府在为社区争取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还为社区配备了具有文化知识、充满朝气与活力且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使社区团队建设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在社区管理上达到团结和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开展活动有阵地,想干事情有队伍的良好局面。

三、社区党委文化建设定位准确

在北寿社区成立之初,社区党委就明确社区建设要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以群众服务为中心,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推进法制宣传和健康知识引导,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生活幸福的北寿文化社区。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意识、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为退休老同志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大家庭,让老同志老有所玩儿,老有所乐,安度晚年。2013年11月,北寿社区迁入新办公场所后,社区党委带领工作人员在楼宇前设立了工作人员揭示板和科普知识宣传画廊,在办事大厅、走廊、办公室张贴服务指南和文化格言、警句、法制宣传画、生活安全小常识等,利用微信网络设立服务平台,创立了“任桂梅爱心工作室”,为文化活动室购置了音响设备,为新建小区争取到室外健身器材,区领导积极带头组织、引导和参与社区群众开展的健身舞、大秧歌和文娱歌舞演出,迎新春、迎五一、庆十一广场演出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一种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氛围和环境。当办事群众走进社区服务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书写在墙上的一句话“以一份全心全意的付出,换取群众百分百的满意”,这是社区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一份庄重承诺,也是让群众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享受优质生活服务,感受精神文化生活熏陶,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是社区党委这种社区文化理念的准确定位,让北寿社区的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和成熟。

四、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高、修养好

凡是到过北寿社区的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不单单是从社区的文化环境建设中反映出来,还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待人热情、认真负责、服务周到的工作态度中反映出来。不仅仅是社区主任、党委书记的服务态度如此,就是一般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社区成立之初,社区党委就对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把老百姓当成自己家里的人,当好老百姓的亲人,为老百姓办事。如果说环境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硬指标的话,那么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能力和精神面貌,就是社区文化建设中实打实的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运用,并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养成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行为,通过学习和积累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了个人的高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文化修养。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高文化素质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队伍,才提升了北寿社区的社区文化内涵,形成了北寿社区社区文化的特有品牌,让群众对他们刮目相看。

五、文化环境好,文体设施齐备,开展活动丰富多彩

北寿社区的文体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不仅在社区建有专门的文艺活动室,还积极争取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健身活动场。为文艺活动室配备了专用的扩音器、调音台、无线话筒和桌椅,供排练文艺节目和开展活动使用。活动室与居民住宅保持了相应的距离,防止活动扰民。他们还以居住小区和网格为单位,组建了四个小区艺术团、一支民乐队、两支舞蹈队、一支秧歌队、三支健身舞队、三处健身活动场,经常组织这些文艺队伍排练节目,到社区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和健身活动,活跃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2016年春节前,社区还举办了“北寿社区迎新春联欢会”,邀请社区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职工、老邻居等200余人参加活动,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大家一起互动,表演节目。进入5月份以来,已在小区广场举办了6场文艺宣传演出。社区还组织社区幼儿园的娃娃们在节假日期间到社区广场开展文艺宣传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每到傍晚,有6支健身舞队活跃在不同的小区广场,参与舞者甚多。每年的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和国庆节及重大活动纪念日,社区都会组织这些文艺队伍到社区广场、公安消防、武警部队举办演出活动,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百姓的好生活。在每次演出中,都有社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场服务,组织观众,维持秩序,使每次活动开展得都很圆满。

不仅如此,社区还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职工参加的“五老爱心工作室”“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热心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失足青年,建立社区好人榜,对好人好事及时上榜表扬,通过一件小事,带动一群人,弘扬社区的正能量。

六、社区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

经过北寿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社区的文化和体育设施逐渐完备,各项文艺活动开展得也是风生水起,别具特色。社区活动开展得好,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高。一个文艺活动室,几个艺术团、舞蹈队、乐队都要争着使用,工作人员就在时间段上进行划分,每周七天,分上下午轮流使用,逢有演出活动,以演出排练为主集中使用,既解决了活动室不足的问题,又化解了各队之间的矛盾。自有活动室以来,许多老同志一到活动时间就结伴而来,在一起吹拉弹唱舞,等活动结束了,大家一起把物品摆放整齐,把卫生打扫干净才离开。对于健身器材的爱护和使用,老百姓更是上心,许多群众自发保护健身器材,维护健身器材,谁若损坏器材,必定遭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每有演出活动,上场演出的认真严肃,不上场的就当好观众,为演员鼓掌加油,做服务工作。

从以上调查看,活动场所、文化设备固然重要,但社区人的因素不容忽视,这是因为社区管理者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想得开,看得远,规划好,做得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家共同参与文化建设,人人都是文化的践行者,从各个方面去体现文化的存在和文化的沟通,把文化纳入到各项工作之中,才有了社区文化的新范例。

(责任编辑宋倩)

杨雨函,女,本科,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活动室群众社区
8个教室
社区大作战
多让群众咧嘴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