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入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2016-04-14洪小春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模样重量岩石

洪小春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可见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脚手架,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适时引导,灵活调控,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迸射创新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实效。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引导猜测,激活探究欲望

科学课教学实践表明: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猜测,在学生猜测后,不要急于给他肯定或否定,可以让他说说是如何作出自己的猜测的,学生为自己的猜测说明理由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方式之一。思维是我们无法估量与捉摸的,我们要花时间听听他的解释,可能他的解释里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激活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教学《拱形的力量》这课,课伊始,我请学生欣赏许多典型建筑图片,并猜猜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拱形呢?有的学生猜测:比较漂亮;有的猜:更加牢固;有的猜:承受的重量可以大一些;有的猜:拱形的抗弯曲能力比较强……我适时提出疑问:到底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拱形的力量中来寻找答案吧。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猜测,既激发学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的欲望,又为探究指明方向,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性。

二、循序渐进,掌握探究方法

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是有效指导的前提。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独立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的科学探究与老师的有效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掌握实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亲历过程,再现方法,最后促进学生独立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如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课,在做第一个实验(冷和热是否会改变岩石模样)时,当学生猜测冷和热会改变岩石的模样,我及时追问,怎样做这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呢?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我适时提供材料(每组一个酒精灯、一块小岩石、一把镊子、一盒火柴、一个装水的烧杯),给学生提示,又提供实验记录单做脚手架。有了这些材料和实验记录单的帮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生1:实验前先观察岩石的模样。师:对了,这是个对比实验,实验前后都应观察岩石的模样。生2:实验时把岩石放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再放水里冷却,反复几次。师:为什么给岩石放酒精灯再冷却呢?生3:我们想看到岩石受冷受热后的情况。师:这样做,你们想观察什么现象?生4:岩石是否有裂缝或者掉小碎块。师:出现这些现象,你想证明什么呢?生5:证明冷和热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师:谁再补充刚才的方案?生6:实验完后观察岩石的模样,填好记录单。师:你是个细心的孩子,懂得提醒同学们要及时做好记录,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吧。)。根据刚才形成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冷和热会改变岩石的模样,这是适时“扶”的指导策略。当学生发现冷和热会改变岩石模样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水的作用是否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呢?这里我并没有直接给肯定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小组思考讨论怎样根据第一个实验的方法进行新的实验。学生根据第一个实验的经验展开了新的探究活动,这是“放”的策略。整个探究过程,由“扶”到“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捕捉资源,促进主动探究

课标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材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学中老师应注意捕捉课堂资源,关注学生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指导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如教学《摆的研究》这课,当学生在做第一个实验(改变摆锤重量)时,我进行巡视,一小组长跑过来拉着我的手问:“老师,我们组实验时原来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7、8、9,两倍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7、8、8,三倍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8、8、9,这样怎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呢?”我接过他们组的实验记录单,心中有了数,可能是实验误差。我弯下腰,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能再做一次实验给我看看好吗?”学生欣然地答应了。小组长已经做摆的摆动,而计时员还没按秒表。生1眼明手快地说:“我知道原因了,应该让计时没喊开始,小组长才能做摆的自由摆动,他们应同时进行。我们就这样试试。”找到问题的原因,他们认真地重新做了实验。生2眉开眼笑地说:“原来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8、8、8,两倍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8、8、8,三倍重量三次的数据分别是8、8、8,怎样都一样呢?”我问:“每次的数据都相同,这证明什么呢?”生3: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这样的教学,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导,采用科学方法自行探究获得的结论,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

总之,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效率和欲望,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达到。科学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活动要求,尽可能地使指导变繁琐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使指导学习简洁、到位、有效,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模样重量岩石
春天的模样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3深源岩石
一种叫做煤炭的岩石
重量
海藻与岩石之间
2030年的首都啥模样?
冬天的模样
创新的重量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