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

2016-04-14邱琰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小学作文创新实践

邱琰

摘 要: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只有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熟练地运用到作文中,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文章就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指导方法 创新实践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作文枯燥”、“作文难写”的论调,学生对作文学习几乎毫无兴趣,小学作文教学陷入困境。为此,为点燃学生对作文的情感火花和激情,爱上写作,教师需要从作文指导教学入手,从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作文指导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找到适合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帮助学生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作文。

一、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来看,虽然各大学校都在大谈新课程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改革,然而,应试教育早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根深蒂固,依旧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主流。当下一些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基础,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仍旧停留在“模仿”上,忽略了作文所应蕴含的真情实感,以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形式模式化严重,这给学生的写作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为了克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存在的弊端,弥补作文指导方法存在的不足,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把“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落实到作文教学工作中,为作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的结合找到生长点,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写什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开展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感悟生活以及记录生活。”生活就像一本内涵丰富的教材,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和写作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从生活素材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比学校教科书、课外书更容易吸收和消化,这对他们的影响更深刻。倘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对生活中的这些感悟用真实的文字表述出来,就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等。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体验得到丰富,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

案例一:“春天来了”作文指导教学

教师在开展“春天来了”作文指导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的校道、公园或者是郊外,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有景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会进行生活的思考,联系春天的一些新发现,将其融入“春天来了”之中,用手写心,用文抒情,在作文中融入真实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加饱满。

(二)从要求入手,指导学生“怎么写”。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新课程教学改革把作文教学的重点落实在“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四大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指导:

1.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指导学生将句子说通顺。

小学作文写作中,其所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语句不通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小学低段教学抓起,尤其是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脱离传统的讲评式授课模式的禁锢,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例如:游戏教学法。喜欢玩游戏是小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教学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游戏,寓教于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喜爱玩耍的心理,还可以使孩子融入游戏角色之中,指导他们把角色内容较全面、流畅地表述出来。

2.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将内容写通顺、写具体。

指导学生把内容写通顺、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但是对于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基本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对所要描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以致最后写出来的作文只是“生活流水账”,缺乏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为此,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二步就是让学生把内容写具体。教师要结合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写具体,启发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顺序,并以课外习作为蓝本,进行模仿,时间长了,学生会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写作功夫就会水到渠成。

3.先拟提纲后作文,指导写作文要有条理。

绝大多数小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由于作文的篇幅增多,而且记叙的事物比较复杂,学生往往会对想写的材料不做全面安排,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们这种随想随写的写作情况,极容易引发层次混乱、条理不清、详略不当等问题。为此,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让他们在作文提纲中大致列出所选取的写作材料和写作顺序等,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准确理解题意,指导学生明确中心。

一篇作文的好坏,在于其文章中心是否正确。教师应在日常的作文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明确文章中心,为写好整篇文章做好关键性的一步。

案例二:“我学会了关心”作文指导教学

这篇作文的中心在于“学会了”,部分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往往会选错中心,写出自己怎样被人关心的、自己是怎样关心别人的,而忽略了“学会了”这个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对作文题目进行剖析,和学生共同理解作文题目所包含的“我”、“学会了”、“关心”这三个片段词,找到作文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选错中心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反复比较试验,找到适合学生的作文指导方法,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写作技巧,并将其付诸写作,用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为自己的创作增添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建涛.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J].家教世界,2012(22).

[2]凌青.写身边事,道寻常理——唤醒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J].群文天地,2011(14).

[3]粘江芬.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J].学周刊,2012(01).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小学作文创新实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