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研究

2016-04-14王芙蓉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网络教育高校图书馆

王芙蓉 ,王 琛

(1.西安工程大学,710048;2.西安科技大学,710054)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研究

王芙蓉1,王琛2

(1.西安工程大学,710048;2.西安科技大学,710054)

摘要:MOOC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授课方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引起了图书馆界关注。将MOOC引入图书馆读者教育,借鉴MOOC的优势及独特的应用价值可以弥补读者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是图书馆提高培训师资水平、改进培训方式、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MOOC;网络教育;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信息素养教育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 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形式。MOOC是在开放教育资源(OER)开放共享知识理念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学习社区对在线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1], MOOC所持信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2],它打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围墙,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成为时代的必然。2012年,美国 三大MOOC平台:Coursera、Udacity、edX崛起,使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掀起MOOC浪潮。面对MOOC浪潮,我国一些高校积极加入,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edX平台,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Coursera平台,并推出了自己的MOOC。与此同时,我国也推出了中文MOOC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等,以期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读者教育。英国图书馆学者缪斯(Mews)在《读者教育》一书中把读者教育定义为“一种帮助读者最佳地使用图书馆的教育”,它显示了图书馆不再只关心“资源拥有”,更关注“读者的使用率”。 读者教育又称为读者培训,下文统称为读者培训。目前,各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各种主题和形式的教育培训来提升师生利用馆藏资源的水平,它的优点在于所传授的文献检索知识系统完整,不足之处就是这种培训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受时空的限制、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缺乏互动、读者的主动性不足等,而MOOC正好弥补了目前国内读者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将MOOC引入读者培训不仅可以促进读者培训内容的传播和创新,而且可以实现培训过程的优化和培训效果的提高。

1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培训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读者培训形式主要有:(1)新生入馆教育;(2)文献检索课(或信息检索课);(3)以定期、不定期方式开设的数据库检索讲座和各种专题讲座,如软件使用、学术研究,和对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等。

1.1 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尽早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因此,新生入馆教育一直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的重点之一。长久以来,新生入馆培训采用方式主要有:集中授课培训、专题讲座、现场操作演示、实地参观、发放《读者手册》等;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图书馆布局、图书馆服务流程、馆藏资源分布及规章制度等。由于新生数量多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借阅证,以及新生读者没有自学压力等原因导致新生入馆教育效果不佳。于是,一些图书馆开始尝试将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生入馆教育,出现了在线教育、在线考试系统等。如:暨南大学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新生通过登录在线教育平台观看视频,在答题系统注册个人信息参加答题,答题合格后图书馆系统自动为其开通借阅权限[3]。江苏大学图书馆的在线考试系统,新生通过系统学习图书馆入门知识,参加考试并达到一定分数后才能开通借阅权限等[4]。这种在线教育模式不仅方便了新生读者了解和使用图书馆,而且大大缩短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周期,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图书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而受到了图书馆的肯定。

1.2 文献检索课

为了让大学生熟悉自己专业和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掌握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高校图书馆每年在全校设立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目前,文献检索课采取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方式,实习以网上资源和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为主。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信息素养、印刷型文献的检索和获取、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检索利用、实用信息的获取、学术论文撰写及学术规范等。

1.3 专题讲座

高校图书馆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为全校师生开展数据库的培训讲座和各类专题讲座。这类型的讲座一般主要由图书馆员担任,受图书馆员知识背景限制,部分读者认为图书馆在某些专业检索词的选择和检索文献的选取方面甚至还不如自己。于是,有71.2%的研究生、61.7%的本科生选择“自己试用”来了解数据库使用方法,就算碰到问题,他们也会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很快找到答案[5]。针对读者对培训的不认可现象,图书馆调整培训思路,一方面将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搜索引擎、社会网站及其他信息机构进行比较,突出图书馆的优势;另一方面改革读者培训方式,引入嵌入式读者培训和在线读者培训。如北大图书馆开设的“课程辅导”专场讲座,将读者培训嵌入到教学中,配合授课老师,安排与该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使用专题培训。武汉大学将专业文献资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嵌入学校、院系、学生团体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中[6]。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加入科研课题组,以组员的形式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提供文献检索与分析的服务[7]。华南理工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在线”,将图书馆资源、期刊资源和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Moodle平台上,通过“图书馆讲座资源”“step by step提升信息素养”“图书馆资源检索与技巧”和“电子资源检索教程”四个内容板块进行读者培训,并提供课件和视频资源供师生自主学习。

1.4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存在的不足

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虽然形式多样,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受培训老师专业水平和新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培训内容滞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各科各类检索工具的基本原理及检索方法、主要数据库的利用等方面,这些课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均已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进步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以及其他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需求[8]。且培训内容以文字或“文字+图片”为主,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9],很难吸引读者注意力。其次,文献检索课大都是由图书馆员兼任,由于专业限制使得所讲授的文献检索课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切合不是十分紧密。第三,大多数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受时空限制,读者不能自主选择参加与否;授课方式以“讲解+参观”或授课为主,知识呈单向流动,缺少必要的实际操作环节。第四,参与培训者之间、参与培训者与授课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的平台,所制作的课件大多只供本校学生使用,没有形成大范围资源共享。

读者培训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和责任,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引入新的培训方式是读者培训创新的必然趋势。MOOC的优势及独特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图书馆改变传统、单一、平面的读者培训局面,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立体交叉的、互动交流的读者培训模式。

2MOOC的特点

所谓MOOC,是指提供自由选择、开放注册并具有开放式结构的在线开放课程,它将社交网络与可获取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由所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来开设并推进[8]。它最初目标是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尽可能地让更多人免费接受大学水平的教育;慕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设学习的门槛,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背景知识和技能以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并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从某种程度上,慕课能让学生产生一种犹如亲临教学现场旁听一样的感觉,能够给学习者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其特点表现在:

(1)大规模。①参与学习的学生规模大。几乎每一门MOOC都聚集了大量的学习者,有的甚至达十几万人;②参与MOOC平台的高校众多;③每一门课程都不只一名教师,而是配以多人的助教团队协助授课教师完成课程教学;④每一个MOOC平台都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课程种类繁多,覆盖的知识领域广泛,授课语言多元化。

(2)开放性。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有兴趣,只要你想学,任何人都可参与其中,只要连接互联网,通过注册就可以选修MOOC平台上提供的所有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学习进度,不受时空的限制,课程资源对学习者完全开放,而且是免费,只有在学习者要求学分、证书时,才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

(3)网络课程。课程学习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组建长时间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共享学习资源;在MOOC学习过程中,会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记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动态调整课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慕课的每节视频课大多控制在8~15分钟,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

(4)交流互动。MOOC的学习是一种富媒体资源的学习,学习者利用不同的技术、社交媒体组织参与学习活动,展示和总结学习收获。学习者利用wiki、QQ、微博、讨论区等进行互动,他们在相互讨论中扮演着“亦学亦师”的角色,不少同学在回答了其他同学的问题而得到赞赏或鼓励以后变得更加积极,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5)评价方式的多样化。MOOC注重过程评价以及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它包括通过在课程穿插提问,每周课后测试,学习完成后的考试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评等,根据测试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行为,可动态调整课程方案,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3将MOOC教学模式引入读者培训的可行性

MOOC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2012年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图书馆界仍以敏锐的触角感受到MOOC对图书馆的影响。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国内图书馆都对此展开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持续对图书馆在馆藏与内容发展、新资源与文化遗产的获取与管理以及应用服务的延伸上产生影响[10]。高校图书馆应参与到MOOC建设中,成为MOOC信息搜集与获取、分类与分析、生成和推介等服务的承担者[11]。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赖数字信息素养和学习分析技能,通过有效掌握信息工具,在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12]。高校图书馆正好具备开发和提供信息资源、传授信息素养技能、倡导资源开放获取和合理使用的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参与到MOOC建设中来,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可行性。目前,图书馆一些培训课已经出现了MOOC的某些特征,表现为:

(1)微电影的使用。微电影是互联网“微”时代电影形式,其特点是短小、精练、灵活。图书馆已经在读者教育和读者服务宣传方面采用了微电影的方式,将图书馆的历史、馆舍、特色馆藏、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供读者自由选择观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爱上图书馆》,此片于2012年获得IFLA第十届最佳国际营销奖,清华大学以外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优酷网、人人网、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去应用、共享它;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拍摄广告微电影,宣传和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及知识发现系统的使用方法;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微电影《那些年,我们泡在图书馆的日子》,通过表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宣传图书馆形象等[9]。

(2)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的使用。伴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通过微信、QQ等发布信息、提供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与读者交流互动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知识。

(3)信息素养教育的MOOC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文献信息趋向海量化、多元化,检索途径更加多样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不再只注重培养大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和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信息检索课和其他方面(如信息管理、新媒体素养等)的课程已经搬上MOOC平台,并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授信息素养技能,这为图书馆开设系列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起到了示范作用。

4基于 MOOC的图书馆读者培训创新

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无疑影响着图书馆读者培训的变革,MOOC的“大规模、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文献检索课教学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力。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在线读者培训还不具备MOOC那样的优势特征,无论在规模上、开放程度上,还是在课程设计、课程评价、交流互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MOOC平台是教育机构的平台,图书馆还不能在此平台构建深层次服务,但是,将MOOC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读者培训中,让传统读者培训的优势与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结合,增强读者培训应对新形势、新技术条件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所有高校图书馆都能实现的。

4.1 利用MOOC免费资源提高读者培训效果

4.1.1 利用MOOC资源,改善图书馆培训教师水平不均衡的现状

培训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新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培训的效果。 MOOC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由名校名师提供,其教学资源向全球的学习者免费开放,如果将其与读者培训相结合,融入传统课堂或将MOOC作为培训课程的强化与补充,实行线上线下两种课堂共存的混合式课程模式[13],本身就能提升读者培训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还能起到改善各高校图书馆培训教师水平不均衡的作用。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详细介绍了信息检索方法、技巧、数据库使用以及各种免费资源的检索等,是文献检索课很好的培训范本,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如苏州大学就将它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还可以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专业培训课程(如江西财大图书馆组织全馆工作人员一起学习此课程)。

4.1.2 利用MOOC资源,弥补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

图书馆因经费等原因,不可能将所有的数据库买全,经常是只购买数据库某一部分,因此,在读者培训中就会出现无法给读者实际操作演示的机会。整合MOOC资源,将其与馆藏资源相结合,作为读者培训素材的来源,可以弥补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如: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许多学校因经费问题没有购买,培训时无法向读者演示,而罗昭锋老师和黄如花老师在其开设的慕课中全方位地介绍了这个数据库的特点、检索功能以及分析工具使用等,可以在培训时,直接播放给读者。

4.2 借助MOOC,实现读者培训模式创新

4.2.1 读者培训环境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读者培训都会对人数、场地、时间有要求,即使是读者预约培训也会对人数有要求,一般培训人数要在10人以上。而MOOC最大的优点是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循环地、任意选择其感兴趣内容学习。如果将培训内容制作成MOOC,就可以让读者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根据需要重复浏览,加深印象,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灵便性和时效性。

4.2.2 读者培训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的创新

(1)现阶段各高校图书馆每次读者培训时间大多为1小时左右,很难让大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去听如此冗长单调的培训课。MOOC的每节课用时都很短,且每一门课程都是围绕某一特定课程主题。如果我们将读者培训的内容高度凝练成不同的主题,再将每个主题下的内容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单位制作成每节课只有8~15分钟的视频课程,就能增强吸引力,同时,还可以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的需求。

(2)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吸引读者的眼球是培训的关键。MOOC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同形态富媒体素材的加入,突破传统静态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使得教学形式与内容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视频画面更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如果在现有的读者培训课程中加入这些富媒体素材,就会增强培训课程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受教者通过感知形成关于培训内容的整体印象,避免受教者对于诉求式、说教式等传统教育的抗拒心理,从而产生想看、愿看的吸引效应。

(3)MOOC以学习者为主,学习者是真正的参与者,授课老师只是引导者和从旁协助者。学习者和教学者利用网络学习工具与MOOC学习环境保持信息交互,将专业领域中最新的知识自由地整合为课程内容,同时把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如果将读者培训MOOC化,不仅可以调动读者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增强读者培训效果,还能让图书馆节约人力去关注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的培训。

4.2.3 读者培训的评价模式创新

读者培训效果评估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读者培训效果评价是通过发放读者调查表、与读者沟通等形式回收读者反馈意见来实现的,而MOOC效果评价是通过在课程穿插提问,每周课后测试,学习完成后的考试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评等来实现的。将MOOC评价模式运用于现有的读者培训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强读者了解所学知识的兴趣,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消化、吸收、巩固已学的知识,强化记忆,加深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使图书馆对学习者参与和交互产生的海量学习数据进行多维度和深层次分析,从中发现学习者的特征和规律,动态调整学习引导策略和服务支持。

4.3 建立图书馆读者教育联盟

MOOC教育是名校名师教育,这也决定了大多数图书馆无法将自己制作的读者培训课程投放在MOOC平台;部分高校图书馆受培训师资水平的影响,无法将新技术、最新前沿信息课程介绍给读者,这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产生直接的影响。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无论是信息的生产者还是利用者都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以寻找现有的信息,过滤次要和额外的信息,这正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缺失的部分,图书馆有承担起全面开设信息素养课的责任。MOOC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将读者培训嵌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协助教师查找相关参考文献、制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指南、支持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培训文献检索技能;另一方面,一些具备名校名师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设自己的MOOC课程,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授信息素养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整个图书馆界的信息素养教育水平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目前,MOOC平台上有关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的课程很少,还没有形成系列化,不能满足读者教育的需要,需要更多的图书馆一起努力,形成图书馆读者教育联盟,通过分工协作,建立交互式的学习社区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共同推动图书馆信息素养系列MOOC的形成,让更多的学习者享受更优质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整个图书馆界读者教育质量的提升。

5结语

MOOC的大规模、开放、交流互动等特征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也为图书馆读者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高度关注发生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领域的趋势,主动利用这些趋势进行服务创新以提升服务水平,扩大用户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付佳佳,潘卫.面向MOOCs课程的图书必争之地支撑体系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4,(8):72-75.

[2] Aguaded-Gomez JI. The MOOC Revolution: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from the Technological Paradigm[J]. Comunicar,2013,(41):7-8.

[3] 郭晶,顾江,宋海艳,等.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新常态[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1):1-5.

[4] 汪满容,刘桂锋,杨国立.一种新型自主式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以江苏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4,34(5):135-138.

[5] 吴礼志.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界,2014,(1):71-75.

[6] 江珊,张宁.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读者培训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2,(8):66-68.

[7] 龙雪梅.面向科研团队的嵌入式读者培训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3,(7):83-86.

[8] 潘燕桃,廖昀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21-27.

[9] 沈秀琼.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发展与实现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4):42-47.

[10] 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Environmental Scan 2013[ EB/OL ].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EnvironmentalScan13.pdf.,2014-06-16.

[11] 陆春华.大型开放网络课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5,(1):104-106.

[12] 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 MOOC 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 ,( 1 ):20-24.

[13] 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0-27.

(责任编辑:王靖雯)

Research on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s Training in MOOC Era

WANG Fu-rong1, WANG Chen2

(1.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710048, 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710054, China)

Abstract:MOOC has brought new vigor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its intuitive, vivid and lively teaching methods, which not only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mode, but also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library. The introduction of MOOC into the library reader education, using the advantages of MOOC and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ader’s training,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ining teachers, improve the training method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online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trai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16)02-0074-06

作者简介:王芙蓉,女,馆员。

收稿日期:2015-08-13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网络教育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