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设老年教育强市的道路上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回眸

2016-04-14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委员会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鞍山市示范校教委

□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委员会

在建设老年教育强市的道路上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回眸

□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委员会

进入“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马鞍山市老年教育也走过了改革创新、扎实奋进的30年。在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马鞍山市的老年教育工作得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工作更是取得明显成效,这得益于我们狠抓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让老年教育覆盖面更广

我们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办学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2015年末,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561所,比2010年末翻了一番。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办学率都达到100%;村级办学率达到85%;社区办学率达到83%(其中城市社区办学率达到90%)。全市老年学员人数5.58万余人,比2010年末翻了一番;老年人口入学率达到11.5%。

市老年大学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15年开设了193个班级,学员达到7804人次;马钢老年大学增建了东校区,开设班级138个,学员达到4120人次。“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下大力气推动基层,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如,和县的县、镇、村和敬老院都开办了老年学校,全县老年学员达到1.2万余人,老年人口入学率达到15.5%。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视察后给予高度赞扬,《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版今年第3期宣传了和县老教委村级办学的经验。含山县老年教育工作前几年一度滞后,去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工作力度,组建了得力的县老教委班子,对基层老教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一年后面貌大变。花山区、雨山区将老年教育纳入政绩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花山区湖东路街道老年学校办学规模已经达到22个班级,学员500多名,他们还把参加校外活动的500多名老年人组织起来,组建了佳雨分院。“十二五”期间,老年教育工作在全市三县、三区和各开发园区普遍开花。

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让老年大学发展势头更足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发挥各级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加大了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按照市“两办”文件要求,市、县(区)、乡镇(街道)都把老年教育办学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村和社区也落实了办学费用。市老年大学每年各项财政拨款超过100万元,各县区老年大学财政拨款30万元左右,各乡镇(街道)每年财政拨款5至10万元,村和社区大多在5000至1万元之间,基本保障了开展老年教育工作的需要。在坚持财政主渠道的同时,我们注重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如,今年举行马鞍山市老年教育文艺汇演和书画摄影展时,分别冠名“福彩杯”和“慈湖高新杯”,从市民政局和慈湖高新区筹集了活动经费。

“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市校三个校区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含山、和县新建成的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面积达到五千多平方米;雨山区将一所小学,当涂县将法院大楼改建为老年大学;博望区则利用社区教育学院新开办了老年大学。乡镇一级老年学校大多与乡镇文化站资源共享,去年和县政府发文,要求各乡镇建立不少于300平方米的老年学校专用房,掀开了乡镇改善办学条件的崭新一页。

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让老年教育水平更高

一是积极推动创建示范校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全国老年大学先进校2所,全国企业老年大学先进校1所,省级示范校22所,市级示范校27所。“十二五”期间,我市每年都有一批老年大学(学校)跻身省、市示范校的行列。在创建示范校基础上,我们学习全国先进地区经验,注重现代化建设,打造高标准“升级版”的示范校。

二是积极推动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在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和品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去年,我们还开展了优秀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三是积极推动开展远程老年教育。我们积极推动基层老年学校利用党员先锋网、互联网和光盘教学开展远程教育。市老教委制作的老年教育光盘,得到基层老年学校的欢迎。和县老教委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县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远程老年教育实验区,乌江镇石山村被评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先进收视点,善厚镇高祖村老年学校的汪国玉被评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先进个人”。

围绕中心服务社会,让老年教育社会影响力更大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都把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时事政治课的重要内容。我们举办了全市老教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知识竞赛;今年结合建党95周年、建市60周年、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开展30周年,举办文艺汇演和书画摄影展。全市老年学员围绕中心,服务社会,展示了老年人的风采。花山区老教委组织开展的银发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全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涌现出“七姐妹帮老助困志愿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等一批知名品牌。雨山区老年学员服务社会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涌现出“十佳道德之星”“十大巾帼之星”等一批先进人物。老年学员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社会和谐。

进入“十三五”以来,发展老年教育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安徽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十三五”发展规划》,都对发展老年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制定全市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明了方向。今年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老教委主任王炜提出,马鞍山市在打造工业强市、生态强市、文化强市的同时,要努力建设老年教育强市。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目标的新定位、新要求,说出了全市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十三五”期间,马鞍山市将在力争实现“两先一强”,即率先实现老年教育全覆盖、率先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建设老年教育强市。“全覆盖”是指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办学实现全覆盖;“现代化”是指县区以上老年大学实现现代化,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实现规范化,村(社区)老年学校实现常态化。努力实现建设老年教育强市的目标。

猜你喜欢

马鞍山市示范校教委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红领巾示范校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在偏城的山坡上
组织布局谋发展,老年教育诚可期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秋果飘香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校歌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
持偈不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