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者善用心

2016-04-14徐杰

江苏教育 2016年54期
关键词:李进生活化科学

徐杰

·名家推荐·

匠者善用心

徐杰

我与李进老师初识于全国小学科学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讨会上,后又在江苏省小学科学名师论坛、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多次相逢。从相逢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惜,数十载的光阴,我目睹了李进老师由“科学教学的践行者”成长为“锐意创新的开拓者”的蜕变过程,也感受了一名真正的匠者和一颗纯粹的匠心。

李进老师一直致力于小学科学生活化研究,他认为,脱离生活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于是,他注重让学生学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在我看来,李进老师的小学科学生活化研究,不仅有带领学生一起数星星、养蜗牛、种土豆等体验活动,更有科学教学生活化理论的内化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其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学习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创设。李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匠者,他认真研读教材,搜集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源,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二,知识构建生活化。

学习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情感升华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可直接用语言,也可通过行为、动手操作等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在李进老师的课堂里,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他还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依据,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

其三,科学探究生活化。

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既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教学要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李进老师悉心指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事,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学会设计探究方案,学会完成探究任务。

其四,拓展任务生活化。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李进老师在科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他常将课堂拓展至课外,在知识“回归”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力量;在亲力亲为的实践中反思课本的“不足”——原来生活远比课本“丰富”得多。

其五,器材选择生活化。

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科学教学资源。由于身边的物品和器具成本低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李进老师经常引入一些精心设计的低成本的简易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大量应用,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学到更为生动鲜活的科学知识。

李进老师深知一名好教师必须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光通晓科学的本体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具备扎实的条件性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背景知识。寒来暑往间,他通读了众多的科学教育专业书刊。读书,让他更深地理解并掌握教育最核心的内涵。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工作26年来,他先后在《江苏教育》《广东教育》《福建教育》《科学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这是“匠者善用心”的必然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活”的教学方式,创造“活”的教育思想,以此引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收获受用一生的“活的能力和素质”。

万物有魂魄,匠者善用心!李进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幸福地前行于科学教育的道路上……路虽远,行则必至!愿我们的匠者——李进老师,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猜你喜欢

李进生活化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Evolution of surfaces and mechanisms of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between metals and polymers
Dense coding capacity in correlated noisy channels with weak measurement*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常用辅助线在圆中的运用
把自己“吹”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