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

2016-04-13谢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口算案例意识

⌾谢奇

(作者单位:四川省安岳县实验小学 642350)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

⌾谢奇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推断。估算在现代生活、学习、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估算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估算错误频现,估算意识缺失,估算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学理念的转变

意识决定行为,要想实现数学估算的有效教学,先要转变理念,变换思维。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唤起数学估算学习的真实体验,体会到估算的学习是很必要的,用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估算教学中,首先教给学生的是估算的意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需要更新:必须认识到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计算教学需依赖于数学情境展开,我在一种“生活情境”中开始了计算教学的展开。但是,经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这些情境似乎不是很“买账”。在一次和学生的闲聊中,学生告诉我,在金陵图书馆,管理员分书都是用的估算,每几十本打一包,然后打几包,根本就不用去算,只需要在打包之后数一数就行了……;学生还告诉我,现在还用分书、打包的方法有点过时了,都是条形码一刷,就能清楚地知道是哪一本书。我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中思考着,计算教学的“教学环境”到底该怎样去创设,才能符合孩子们的需要;我还在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要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计算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而估算教学需要的则是很真实的生活环境,而我们现在的教学有点脱离了生活环境谈估算的倾向,真正意义地生活情境也许不会出现在教材上,不会出现在试卷上,只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面的案例能比较清楚的说明估算意识的体现。

二、数学估算的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生成都离不开案例,案例分析也是实现估算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案例一:生活中的估算。1.地点:某超市的购物柜台前;2.数学信息: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119.5元/桶;妈妈的钱包里全是100元的人民币;3.任务分解:中秋节到了,妈妈要去看长辈,一共是7家,妈妈觉得在油价上涨的现在,买点食用油是最实在的,于是妈妈准备买8瓶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自己家也带一桶;4.数学问题:妈妈需要付多少钱?这个生活环境归结为数学模型,就是金龙鱼食用油119.5元/桶,妈妈准备买8桶,需要付多少钱?很显然,在这个情境中,数学解法很明显是:119.5×8=?,而这牵涉到小数的乘法,四年级的学生很明显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人们也不会拿出纸笔或者是计算器来计算119.5×8等于多少的。大人们常用的步骤是:⑴把119.5元看成120元,⑵用120×8,口算12×8=96,得出要960元,⑶从钱包中拿出10张百元大钞,想我多付了40元;⑷计算应该找我多少钱?一桶多算5角钱(口头语为五毛),8桶就是四元钱(四块钱),加上我多付的40元,应该找我44元,最后成交。这个案例说明了估算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中的“交易”更加地迅速、快捷,一笔生意、每一桩买卖都需要用到简单的估算,而估算的本领也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形成的,这则案例中的环境是纯粹的生活环境,很朴实、很自然、很贴切,完全是一笔经济账,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是需要建立一种“估算意识”的,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向案例中所描述的方向探索。案例二:生活环境是菜市场卖猪肉。猪肉的价格是23元一斤,妈妈准备买2斤猪肉,需要付多少钱?这样的案例其实已经能够口算了,直接用23×2=46元,而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数学情境”也未必完全一致,如果单价再上涨五角钱,口算就不准确了,需要用到估算。事实上我们的应用题虽然取材于生活,但是在编题的过程中,舍弃了众多生活信息,只保留了数学信息,并且开放度不够,本身也很难做到“真正联系实际”。但是我们可以在承认学生答案合理性的基础上,增加某些数学问题答案的开放度,以使数学课堂和现实生活尽量建立联系。估算的教学是和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观念”直接联系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估算教学的终极目的必须指向“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也就是说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且将这种估算意识得到应用,这样可以将书本上数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三、开展估算教学的有效对策

估算教学相对来说,对于初学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高效率。数学“教学情境”也就需要减少人为地设定了某些“标准答案”,导致课堂中的答案与实际生活的答案存在出入,上面的两个案例都可以看出来,这些场景的发生不可能在数学课堂上出现,这样的限制导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将情境用好,学生无法再学习中体会到情境的必要,往往都是情境图一带而过,问题一问,学生一答,则讨论的重点转向对算理、方法的讨论。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教给学生意识所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情境,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真实的“教学情境”,而情境的设置是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分不开的,在课堂情景短剧中提炼数学模型,还原它在生活的真实性,给学生一个动态的情境,让学生们知道,数学估算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安岳县实验小学 642350)

猜你喜欢

口算案例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意识不会死
智趣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