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2016-04-13熊名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熊名凯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中学 336400)

如何开展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熊名凯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思想,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终身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首先,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师与时俱进,切实更新教育理念。许多老师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而浪费时间,担心不能完成学习目标而忽略教学过程,以至于对学生一味地“帮、扶、填、喂”,教学设计重教不重学,练习设计强求一律,不留空间,剥夺学生许多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机械应付的多,自主探索的少。因而,真正的执行新课程理念就要从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向注重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模式转变,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要有意识、有方法地适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回归,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拐杖,是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有必要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学习数学的能力与习惯千差万别,提倡要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讨论来展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要设法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动起口来讨论数学。让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出现在课前、课堂、课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厚望和兴趣,继而乐学、会学、善学、巧学。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教师指导进行。

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总之,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拓学数学、教数学的新天地。

丁进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案例[J].新课程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中学 336400)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