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2016-04-13李雪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石灰水混合气体氧气

⌾李雪娥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金星中学 417500)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李雪娥

初中化学教育是学生打开物质世界的第一把金钥匙,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起点,本文从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化学实验能力和强化化学解题思路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化学解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研究和改造自然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法之一。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初中化学是学生步入物质世界的第一把金钥匙,是学生通往物质世界的第一座桥梁,因此,有必要开展对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一、培养质疑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质疑”精神是指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

此外,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教师可总结归纳出常见的“化学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二、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化学规律的能力。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因此常用作白色信号弹,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实验时应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铜丝变黑,常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2H2O,常用作高能燃料,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常用来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时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并发出白光;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的原因;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2CO(是吸热的反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煤气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如:SO2+H2O=H2SO3,SO3+H2O=H2SO4;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生石灰制备石灰浆,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有灼热感,实验时应特别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Na2O溶于水:Na2O+H2O=2NaOH,K2O溶于水:K2O+H2O=2KOH,BaO溶于水:BaO+H2O=Ba(OH)2;2Hg+O2=2HgO,银白色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2Cu+O2=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三、注重化学解题思路的培养

初中化学学习效果的检验还需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进行检验,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化学习题解题思路的培养。例如推断类题要看物质颜色,观其变化状态,然后代入验证;实验类题目一是要看清题目要求,二是看清题目要求做什么,三是弄清楚这样做的目的;计算类的题目一是看清题目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要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相关公式。

题目: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HCl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后,没有发现浑浊现象,但气体体积缩小一半;点燃导出的尾气,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却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由此推断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可能含有()。

能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l2,而不产生浑浊现象,当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时,通入石灰水中也不会出现浑浊,原因是HCl能跟CaCO3反应生成可溶解析:①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水蒸气;②的现象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CO2,(因为HCl性的CaCl2);③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2,一定含有CO(因为H2点燃后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和CO,一定不含有水蒸气和H2,可能含有CO2.

总之,初中化学是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第一步,也是打开物质世界的第一把金钥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化学解题思路的培养,重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金星中学 417500)

猜你喜欢

石灰水混合气体氧气
SF6/N2混合气体负流注放电特性的模拟研究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树木为啥穿“白衣”
NO、O2及NO2混合气体考点归纳
树木为啥穿“白衣”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
混合气体在聚合物注射成型保压阶段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