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2016-04-13靳万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内容政治

⌾靳万萍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 621000)

探究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靳万萍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依托学科知识构建全新的政治教学模式,即实现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对如何加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建议。

高中政治;生活化;生活热点

一、重视教师“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更新

要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生活化,必须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政治教师只有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点,最终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深入贯彻备课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

高中政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承担着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化因素贯穿在教学步骤的各环节中。所以,在备课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全面的了解,备课时就可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政治学科的知识关系,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讲授的政治理论知识产生符合预期的现实生活体验,感同身受地理解政治知识。高中政治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可能与有些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之间存在差异,不太适合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政治教材,适时引进教材之外的众多生活案例,将政治知识放置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定义的解释和性质的探讨。要高效落实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政治教师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化元素,从现实中选取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实例,拓展课堂资源的广度和实际问题的深度。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并认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实际意义,才能灵活地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以地域文化特点为向向导,积极寻找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教学资料,高效地向学生传递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

二、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的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教师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就无法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认为这些理论是缥缈的、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感觉到这些理论知识的存在和发挥的作用。为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现实体验,教师应布置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感性认识。比如,教师在教授“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保险”等内容之前的几天,就布置学生周末到本地金融机构收集一些简单的股票、债券、保险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和积极走访,学生对经济生活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的走访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而且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利于互动教学的进行。

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课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相应的政治理论有了系统了解,如果在课后对其实践运用,就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做到理论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在讲解“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到市场上调查蔬菜的时令价和反季节价格,并分析出现两种价格的原因。对于课后对水果价格的分析,学生会得出结论,夏天水果丰富,可选择项大,属于买方市场,价格便宜;冬天水果少,选择性小,属于卖方市场,价格自然就高。学生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对“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概念的认识就更深刻和具体化。

三、拓展教学内容,关注生活热点

高中政治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关注教材内容,则很容易造成教学过程单调和乏味,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政治课堂的魅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拉近教材理论与生活实例的关系。所以,教师应拓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结合,力求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和时代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用所学政治观点对其分析和思考,探究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用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学习政治理论、关注热点事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国家职能时,就可联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州列车事故等抗震救灾事实,给学生解释国家的职责所在,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对国家职能有更清晰和明确的了解。

四、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第一,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实施要从多层面进行,首先要重视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政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以多元化和生成性为发展方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融入生活中,并借助生活中一些案例将政治内容有机融合,让学生从简单生活案例中,体会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例如:讲述到国家职能的内容时,就要和时事相结合,讲述抗震救灾等故事,突出国家职能的作用。这样能在学生对国家职能理论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政治现实感,提高说服力。

第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要能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享受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和氛围。新课程理念要求政治教学和实际相联系,所以政治教学必须在生活基础上开展,但基于课本自身的局限性,和生活的联系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改编。在相同主题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之和生活内容紧密联系,在讲述到一些概念理论的时候要诱发学生就生活中一些事物进行想象和观察,抓住政治内容的本质。

第三,高中政治的课后生活要能生活化呈现,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加强生活化内容融入。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得到加强,布置作业的时候,体现作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征,让学生通对网络的应用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最有效方式,也是践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有效途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也提高他们用所学政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顺利进行。

[1]林文树.试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时代教育.2007(29).

[2]张叶珍.高中政治课教学情境有效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 6210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内容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