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3王呈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内容数学

⌾王呈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中山农业中学 335100)

有效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呈华

有效教育的理念来自于西方。顾名思义,有效教育是一种重视教学结果和收益的教育教学方式。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师独占课堂等问题日益严重,有效教育的理念逐渐出现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进步和提高,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高效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培养出能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实践人才。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有效教育的特点以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有效,能够完全符合有效教育的理念。

初中数学;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有效教学是相对于无效教育而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育并不是简单指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学生坐在教室里接受教师教学内容的传授这个过程的完成。而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相比听课之前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如果可以达到这种效果,那么,该堂课就可以说是有效的。反之,如果学生通过听课能力依然停留在之前的水准之上,那么即使该堂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十分清晰,教学过程十分精彩,教学案例相当合理也是无效的。特别地,数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判断一堂数学课是否有效就十分简单,可以通过生活实验来测量学生的能力,精细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以此为依据改进有效教学策略。下面我们就意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来详细分析如何做到有效教育。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育的有效性与教师的个人素质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是保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我们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教育,首先就要确保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首先体现在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每个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塑造良好的数学素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其次,教师具有专业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有效教育中不能误导学生,让学生接受错误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与时俱进,探索数学知识的内涵,增加对教材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最后,要想有效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顺利实行,教师要掌握与学生相处的艺术,一名有素养的教师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将学生当作朋友,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增大有效教育的实现的可能性。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

有效的课堂准备主要包括有效教学目标的确定、有效教学环节的设定、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课堂练习等。首先,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其目标的有效性,即目标的确定不能太过简单也并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结合初中生目前的水平及能力,以课本为依据确立有效可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从课前导入到课后学生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一切教学步骤必须有效合理,符合学生思维模式和能力发展的一般教学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比如,有理数的运算,教师应该先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再加深难度讲授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最后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样,后一个环节的学习就以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基础,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接受知识,实现内容的过渡。有效的学习内容是指,教师为学生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一定能力水平的学生所接受,即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后也不宜引入复杂的课外内容,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困惑,也容易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混淆起来,降低学习的有效性。有效课堂练习准备是指,教师应该准备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堂任务难点各个击破,实现能力的迅速提升。

三、有效的课堂小策略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的策略来实现有效教育在初中课堂的应用,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个方面入手采用几种有效的小策略。导致传统数学课堂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枯燥乏味讲解,学生主动性受到抑制,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分组探究式的学习。在课堂中可以和同学甚至教师交流意见,分享数学难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探究数学的积极性的就明显提高了,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有效教育的实现。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巨大的网络知识库让学生接触数学中更多有趣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教师可以通过完善教学的各个方面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原来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有效教育的策略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主流,除了以上策略,教师还可以采用有效的评价来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和取得学习成果之后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教师实现有效的教学。

[1]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翟少辉.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中山农业中学 335100)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内容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