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搭建平台 环保意识根植于心
——浅谈高中环保教学法的创设

2016-04-13王海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法

⌾ 王海燕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 830000)

化学教学搭建平台 环保意识根植于心
——浅谈高中环保教学法的创设

⌾ 王海燕

环境保护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化学在改善生活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决环境等问题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化学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积极研究,利用化学教学这个有效平台,注重环保教学法的创设,将环保理念巧妙的融入到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化学对我们身体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环保意识根植于心。

环保;教学;理念;现实意义;方法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未来勾画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环境保护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们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化学教学这个有效平台,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注重环保教学法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围绕“四个讲清”,明确环保教学法的重要理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环保的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如何真正教育和启发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要细化和总结相关章节的重点内容,在四个“讲清”上狠下功夫。

1.讲清“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节省了资源,减少了污染,还能够提高转化效率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要在化学教学进行试验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围绕节能环保,设计“节约性”的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在能够充分满足得到实验结果正确的前提下,针对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每个步骤、每个环节,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做到节约资源。例如:在氯气的制取实验中,通过对实验进行改进,将漂白液和稀硫酸放入培养皿中反应制得,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气迅速扩散到培养皿中的其他液滴中参与反应,这样一来,生成的氯气就不会扩散到空气当中而造成对空气的污染,达到了环保化学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2.讲清“重复利用”的实用性 重复利用是减少废弃物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要注重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重复利用的观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在讲解催化剂的相关知识点当中,应当着重引导学生考虑重复使用的问题。此外,还要强调化学反应中的“回收”价值,特别是化学反应中未充分反应的化学原料、催化剂、稳定剂等试剂。例如:在制备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的催化剂,反应完后,可将反应液倒入指定的烧杯,而后将催化剂回收。还有,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有机溶剂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回收再利用。

3.讲清“再生利用”的科学性 要在教学中,突出强调在化学反应过后,将反应后生成的化学物质保存好,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合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再生利用。例如:四氯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萃取实验中经常用到。高一年级的化学教学当中就有一个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的实验,使用过的四氯化碳要求回收。四氯化碳是一种比较昂贵的化学药品,对回收的四氯化碳进行再生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完成这个实验时,向学生详细讲解四氯化碳再生利用的主要方法,同时,向学生灌输再生利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讲清“坚决不用”的特殊性 综合利用各个化学教学知识点,向学生着重阐述对于一些反应过后无法替代且无法再对其利用的有害物质,加深学生对一些物质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有效办法就是坚决不能使用。例如:利用工业化工原理等方式给学生讲述环保化学的重要性及生活中的应用,做到潜移默化的环保化学理念植入学生的脑海。讲深讲透在化学工业中,经常会利用一种物质替代目标物质参与反应的做法,旨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可以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在造纸工业中,对纸浆漂白通常会想到氯气,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一般采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等化学试剂。因为要是使用氯气的话,会造成对环境有害的氯气逸出在空气中,而使用双氧水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联系生活,体现环保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突出环保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环保教学。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信息,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从化学角度,向学生讲解污染的产生和危害原理,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找出解决和防护的措施。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去向学生渗透环保化学理念。

三、教学联系生活,丰富环保教学法的途径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环保教学法,要将环保化学理念巧妙的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化学对我们身体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灌输环保理念的机会,不断丰富环保教学法的途径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形成环保化学意识,实现环保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强化学生对环保化学知识点的掌握 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我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教材所涉及环保化学的各个基础内容中都可能会出现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环保化学理念的重要性首先就应当从基础知识中寻找突破口渗入。例如:将教材中涉及的环境污染、医学垃圾、水体污染、温室效应、食品污染、重金属污染、酸雨、光化学污染等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倡导环保化学理念的重要性。

2.突出经常性教育,不断灌输学生环保理念 积极探究创新出更加新颖、科学的环保理念的渗透方式,使学生对环保化学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和应用,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注重学生环保化学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化学意识。在进行实验时,要对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正确用量,做出正确的讲解和演示,尤其是要为学生讲解一旦毒气泄漏时,及时应对和处理的方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不断总结和完善,减少有毒物品的使用次数,尽量避免由于化学药品的过度使用,以及有毒药品对师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此外,要突出强调“三废”的处理和回收,很多实验的残留物都带有一定的污染和危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回收再利用。这样既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

3.突出可听可看,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易操作、无污染的优势开展化学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体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减少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特别是一些高危毒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严重威胁着师生的安全和生态环境,不利于手动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这类化学原理的学习和分析。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这类化学过程详细、具体、直观的模拟出来,教师只需要操作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实验现象,符合环保化学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师生通过零污染的实验过程,去分析、验证实验原理,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短暂的、有争议的实验原理进行反复观看,方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化学在改善生活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决环境等问题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中的要求,作为化学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积极研究,将环保化学理念巧妙的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化学对我们身体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环保。

[1]《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1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 83000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法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