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物理教学生活化

2016-04-13黄朝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塑料瓶用电生活化

⌾黄朝洪

(作者单位:青海茫崖石棉矿中学 816401)

浅谈物理教学生活化

⌾黄朝洪

物理的实用性很强,物理现象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特点就体现了物理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将物理和生活紧密联系,围绕生活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将知识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物理是数学,实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而且许多的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这是就需要教师将物理知识生活化。教师创设一个情景,将物理知识包含在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阐述是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物理相融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到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一、将物理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为物理老师,也应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的兴趣。物理知识内容复杂,也抽象和枯燥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例如,学习力的知识,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力的规律。教师可以利用小塑料瓶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边做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和分析:1.用手挤压小塑料瓶,瓶子会变形;现在加大力,瓶子变形的程度增大,那么力的作用与什么有关?2.在小塑料瓶的屏蔽的不同高度钻两个小洞,然后装满水,水从两个小洞中流,下面的洞流的比较急,这说明了压强怎么样?3.装有热水的小塑料瓶,摇晃后将水倒掉,然后盖上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有点变瘪,这说明了什么?4.小塑料瓶翻到在桌面,我们从侧面吹风时,瓶子会滚动,但是从底部吹风时,很难使瓶子滚动,这说明了压力相同条件下,压强怎么样?这些物理小实验结合了生活中素材,利用材料小塑料瓶做,里面也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到形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科,通过物理知识揭示现象,生活中的也蕴涵着物质的规律。在物理教学中,也有很多内容与生活领域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也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开展新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亲近生活,调动学习热情。通过整合教材与生活中的教学元素,让课堂变的生机活泼,促进学生轻松、高效学习。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这是对教育最终的诠释。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如何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计、安排教学活动。物理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适利用一些小竞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找错误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比赛激趣的形式,限时找出其中的错误。例如,在学习光学的知识时,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2012年是国人自豪的一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飞船飞行的过程中,测控部门利用超声波对它进行连续跟踪和测控。到达太空时,不明发光体与飞船擦肩而过,航天员突然听到了不明发光体的发出的响声,然后看到耀眼的光芒。完成一天任务后,神女航天员刘洋在太空练起了太极拳。请你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三处科学性错误,看谁找的准,找的快。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仅能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而且让学生更加亲近了物理,并把这种与生活信息相关的知识牢记和运用,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有大学问。

三、将生活常识和物理教学相结合

生活常识是和物理知识信息相关的,学生的生活中也需要学生掌握,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物理知识能够揭示生活现象,生活常识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物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常识来辅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学习“家庭用电”用电的内容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用电意识并熟悉家庭用的安全要求,教师可以按照生活的常识编写一些随口溜总结家庭用电的方面的知识。如“现代生活大变样,家家户户住新房。楼上楼下电灯亮,平板电视贴上墙。不见炊烟饭菜香,厨房电器帮你忙。东家西家电话响,足不出户把事讲。家庭用电要注意,生命安全数第一。空调冰箱洗衣机,金属外壳要接地。左零右火上接地,灯座跟着零线去。突发危险别着急,切断电源再处理。也可以把这些顺口溜的编成快板,让学生表演,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到用电安全知识。其次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主要还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我们学习的知识关键还在用在生活中,这样就会给学生更大、更深的启示。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只有找到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式,与他们的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他们才会感受快乐,才能实现教育的功效。

四、在基础知识上拓展学习内容

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物理探究式的实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创新的思维,使得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的结果,要能应用在生活中去发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把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引入到课外和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中,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特性(=m/v),不同的物质密度不一同。之后我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应用,对其提出新的问题和认识。通过观察和思考及探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测定其质量和体积的情况下,来分辨组成物质的材料,例如鉴别金属和原材料等;有的同学提出对于难测量其质量的规则大件物体,可以测体积和密度来得到质量;也有说利用他能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作用等等。通过这一次教学,我发现实际上在通过他们探究的结果,对知识进一步的拓展的过程中,他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又再一次的探究、发现和深入,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学生的思维要广才能不局限于教材,把学习生活化,是教师授课的一个技能,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物理中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

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作者单位:青海茫崖石棉矿中学 816401)

猜你喜欢

塑料瓶用电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神奇的气压
塑料瓶回收分离粉碎一体机的设计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