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6-04-13邱文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古诗词中学生

⌾邱文荣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万家初级中学 635013)

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邱文荣

鉴赏诗歌的能力不是一日就可以练成,需要长期的积淀。诗歌本身文词高度凝练,情感含蓄,因此中学生要鉴赏诗歌的确存在难度。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从初中语文教材看,诗歌是占有一定比例的,整个初中有一百多首包括教材中的学习园地,然而诗歌教学存在问题,学生缺乏兴趣。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结合实际教学提出相应策略。

中学生;诗歌鉴赏;培养方法

纵观初中语文教科研现状和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古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力度并不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比如教师教授诗歌都是相同的套路,即根据考试要求来讲解字词的意思,把整首诗歌大致翻译一遍,再告诉学生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出现这种套路,必须承认的是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有一定的不足,教师必须完成应试教学的任务,及语文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就教什么。在诗歌教学这一块,现在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也都记得教师上课时教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的判断力没有那么好,碰到诗歌分析题有时6分的题目基本只拿1分或2分,有的甚至基本全错。可见,诗歌教学的效果不大,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没有提高多少。因而这种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当前倡导的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大环境格格不入。

一、教师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在诗歌一般篇幅简短,易于背诵,但是学生要理解诗歌则涉及到许多知识,在欣赏时常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从而导致初中生对诗歌缺乏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对诗歌产生敷衍的情绪,那么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似乎现在诗歌教学面临一个瓶颈--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也就不愿意在诗歌鉴赏这一块下功夫,此时诗歌显得不那么重要,同时忽视了诗歌教育的美学作用。因此,现在急需的是调整观念,再进一步实施对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结合实际教学提出的策略:

1.教师调整对诗歌教学的态度 现在是应试教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这种观念不可否认是现实的。但换一种思想,在教学任务的框架里,在有关诗歌的知识上,可以做知识的拓展,即使是一个小点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例如讲到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时候,可以尽量以生动的语言还原诗人的人身经历,比如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或者根据诗人想归隐的思想主题结合现当代的相关新闻做一个独特评论等,使得诗人性格形象更突出。以后学生在考试时,看到陶渊明就有一个基础知识了,学生对诗歌自然提起一点兴趣。在有关诗歌讲解的形式上,教师也可以采取多元化,例如上课时,展示《归园田居》的相关水墨画或一分钟的曲子。一节课45分钟,要做到知识的讲解又要形式丰富时间确实非常短,因此教师作为向导,应当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上课时教师做的态度调整,同时在课外教师也应当有一个态度,即教师自己也要找一些材料拓展诗歌的鉴赏能力,例如,阅读一些名家关于一些诗歌赏析的书籍等。

2.引导学生重视并时常积累 学生在培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上,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古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朵”奇葩”,它体现的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因而诗词中的某些词具有特定的含义[2]。学生在学习诗歌时要多积累古诗词的意义,什么词代表什么意思,什么物或景代表什么含义,例如菊花代表淡然的性格等。积累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根据中学生性格不定的特征,例如可以在教室黑板上的一小块地方每日写下一联诗,并要求学生在小组长那里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有了前期的积累,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才会有一定的提高。因而,学习并赏析古诗词意义重大。当然,在积累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阅读,拓展课外阅读,不局限于诗歌。教师可以组织活动,安排学生收集并在活动课上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积累。

二、学生自我培养

1.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基于实践 鉴赏诗歌犹如鉴赏艺术并非那么简单,而所有的艺术都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鉴赏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3]。例如一首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接触到,也就能感受到诗人的景物描写是否具有该景物的特点,因而学生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另外也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应当多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不同风采。此外就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也无非就是友情、亲情、爱情等在感情上的永恒主题,只是变换多种不同的形式而已。在生活中,这些感情也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也是其中的一步[4]。

2.学生想象的简单方式 学生除了大量积累、大量阅读外,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正如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5]诗歌的鉴赏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诗歌所创造的意象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意进入,因此对想象力也有要求。学生平时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放慢呼吸,在脑海中勾画一些情景,尝试多角度联想。

中学的语文学习,教师占主要地位。在诗歌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师着实要下一番功夫。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是改变诗歌教学的态度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学生在学的过程也要付出努力,如此也就达到语文教学美育的效果。

[1]王峰城.刍议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2,12

[2]黄晋.新语文课标下对提高中学生古典诗歌品鉴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3

[3]林萍.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J].世纪桥

[4]梁栋杰.培养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0,27.

[5]俞永飞.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万家初级中学 635013)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古诗词中学生
踏青古诗词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诗词中的新年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