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动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2016-04-13郑文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师生物理环境

⌾郑文杰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362600)

师生互动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郑文杰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有关“多维互动的高效物理课堂”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4-578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这种师生互动的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环境。

互动;高效;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新环境。

一、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

探究式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等的培养。要落实探究式物理教学,应当注重问题性和过程性。

1.问题性 问题性是探究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提问大多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探究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理念,设计提问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桃子”:(2)应有主次、轻重之分,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选题恰当,切勿随心所欲,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3)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形成问题串。(4)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5)在保证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兼顾广度,即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总之,在设计具体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问题具体而不笼统,浅显而不晦涩,使学生易回忆、易归纳、易口头表达。(2)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3)提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在上面案例中当演示没有得到预期的曲线时,可以稍做停顿,让学生去思考。(4)要注意时机,提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5)随机应变,切勿过早定音。学生思维瞬息万变,一时答不上来时要随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式,把学生思维引上路。(6)态度诚恳,切勿简单生硬,粗暴训斥。课堂提问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要语言亲切,注意倾听学生发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话说完。

2.过程性 爱因斯坦说:“结论几乎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探究式物理教学正是考虑到人的这些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的。这种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探究性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二、课堂评价应能促进师生的互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各种教学方法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中,物理教学评价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只是片面地对教师物理教学行为的评价,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例如,物理教学日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材运用是否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性,创新更是无从谈起。适合新课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是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新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把“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作为评价的基点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上,落实到可操作的量化标准中去,即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说,一堂课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交流、练习等;从空间上看,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桌旁听的传统,让学生有多种学习形式、多个学习空间,如小组学习、上讲台当小老师、大组讨论竞赛等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把“能否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为评价的基点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能力,使心理能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有效的激励使学生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也就相当高。

三、物理课堂教学应创设生活环境

1.创设物理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 物理教学中要避免学科本位,注意学科间的渗透,挖掘物理课程的人文资源,展现物理学的人文价值,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平台。例如,在讨论参照系的时候就可以引用“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也可以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来说明。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可以轻松实现学习目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创设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环境 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是指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必要信息,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环境为课堂教学基本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根本保证。怎样才能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信息环境的创设呢?什么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有效的、必要的信息呢?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信息。语言环境是课堂教学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课堂教学环境的关键步骤。建设表达完整、清晰、简沽、优美而又情感丰富的语言环境,是语言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信息的完整性、清晰性保证信息没有缺失并且不发生歧义;简洁性是为避免干扰,提高效率和正确率;优美是为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情感性是要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提高语言信息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优化动作、操作的信息表达性。在语言诞生之前,动作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与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备直观性、整体性。动作表达信息的直观性可以使复杂的语言阐释简化成注释解说。动作表达信息的完整性使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表达和传递,使信息以整体的形式留在人的印象中,复现回忆时更简洁。另外,动作本身往往具有特别的趣味性,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总之,科学、严谨的动作再辅以“画龙点睛”的解说,能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数量。例如,在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体上时,讨论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有无时,笔者问学生:“我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有摩擦力吗?”学生说:“没有。”笔者举起一只手后问:“这时有没有?”学生同答:“没有。”笔者又抬一只脚再问,学生回答仍然同样。最后,笔者倾斜身体说:“我就是斜面体,胳膊就是物块,有没有摩擦力?”学生便豁然开朗。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362600)

猜你喜欢

师生物理环境
只因是物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处处留心皆物理
环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麻辣师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