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南通

2016-04-13

同学少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亮色书签美景

江苏南通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同桌是个“文艺女”。

她爱书签,尤其爱以落叶自制书签。一日狂风后,她拾起被风吹落但依旧翠绿的叶子,仔细洗净拭干后夹进书里。 书熏墨染两三天,叶子昔日的柔软中带上了些许刚性,苍翠的叶面上,叶脉的纹路清晰得直逼你的眼。 用手摸上去明明是光滑的,却莫名感到一丝沧桑。 叶子以这样刚中带柔的姿态成为书签,被夹在书里,在白纸黑字的映衬下,分明有一种庄严的青春活力。 她把书签放在我眼前时,我的眼睛一亮,原先有些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

有时,她会把便利贴有黏性的部分裁成无数小块,贴在笔记本上当音序的标签,从“A”贴到“Z”。 它们小巧玲珑的身影从黑色的封面下探出,似乎整个本子都活泼起来了。 她让我分享她的巧思妙想,我在背诵文章时,看见这些标签,就能变得心旷神怡。

更多的时候,她只拿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甚至一本汉语词典,静静地坐在那。偶然转过身来,指着一段精致的话或一个有意思的词,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微笑着给我看,然后拿出精美的笔记本抄下来。 此时,她让我分享语言的魅力,也给我带来成长的快乐。

个性阳光的她不同于那些伤春悲秋的文人,她的“文艺范儿”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一草一木,她都能从中发现纯美,捕捉哲理,汲取力量。 那次,她发现墙脚砖缝里长着一株藿香,生机勃勃的野生藿香,她不仅拍了照片给我看,还吟出一首 《致藿香》:“挺起一箭绿,扎土细缝深。 茎探两三尺,叶展七八层。远观颜明目,近玩香袭人。 莫道寂无伴,来年闹墙根。”我说:“你这是借物抒情吧,多有情趣!你与我分享,我也该有所回报。”于是,我不知天高地厚地也写出四句“打油诗”:“落种已输起跑线,贫土背阳朔风侵。 咬定墙根修正气,送香祛病亦才俊。”她看后一惊,调侃道:“好诗好诗,这是你的分享,今后不要再叫我‘文艺女’了,因为你也是啊……”我们相视而笑。

现在,我的笔记本里不再是单一的黑色,我的黑发上已添了一枚发卡,我的书皮已换成俏皮的粉色……原来,我也不知不觉“文艺”起来了。她与我之间的分享由单向变为双向,共同为我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亮色。

点评:

开门见山,有新鲜感。

对制作书签的叙写细致且有个性。

点出“分享”及其对成长的意义,扣题。

运用拟人,画面感强。

立意更深一层。

多角度叙写“分享”。

写出“分享”对“成长”的积极作用。

由“我”的变化引发议论,顺理成章点明题旨。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大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整体评价:

文章通过叙述同桌与“我”的分享,逐渐发展为“我”的主动分享,多角度表现分享对“我”的促进作用,凸显分享在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意义,立意新颖而深刻。文章语言流畅、生动而简洁,和诗的部分是亮点所在,寓意丰富,个性十足。

(曹津源 评价)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你是否曾被城市中遍布的钢筋水泥刺痛双眼?你是否曾被夜晚闪烁的霓虹灯灼伤瞳孔?你是否曾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挡住视线?我四处寻找美景,却一次次失望,曾经的自然与美好都在不经意间消逝。 能给我带来享受的美景在哪儿呢?

我曾经一路颠簸,到达旅游胜地——海南,可眼前没有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大沙滩和海天一色的奇景,只有一个个遮阳伞、遍地的垃圾和飞驰的游艇。 在失望后,我开始觉得美景已离我们远去。

我放弃了。 夜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两旁的树枝上挂满了闪烁的彩灯,压着那些柔嫩的枝条,树木在痛苦地呻吟,可惜没有人听见。

远处,似乎有人围在一起,我叹了口气,一定又是乞讨的,明明四肢健全,却宁愿丢掉尊严不劳而获。 直到慢慢走近,我才看清路灯下一个失去双臂的人,跪在地上,咬着毛笔写字,一笔笔刚劲有力,没有丝毫的软弱与无助。 没有虚荣,只有自强和奋斗,只有与不公平命运的抗争。 这,不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美景吗!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虽有不少人上前施舍,但更多的人站在原地,指指点点,似乎是在看一场表演。

“妈妈,我不吃冰激淋了!”一个稚嫩的童声在耳旁响起,“叔叔太可怜了!”我回头一看,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拽着妈妈的手。 妈妈蹲了下来,看着小女孩,柔声问道:“你确定吗?”小女孩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的眼眶中似乎有晶莹的泪珠在闪烁。 小女孩转身跑进人群,小心翼翼地放下十元钱后慢慢走了出来,小脸上洋溢着欢乐。

我不禁鼻子一酸,围观的这些人中,有的愿意花几千元去潜一次水,去乘一次游艇,却舍不得为他人捐出十元钱。我上前放下十元钱,慢慢退出了人群。 我抬头仰望星空,墨色的天空中,几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显得宁静而美好。

此时此刻,面前这个无臂却坚强的人、远处那个善良的小女孩、头顶闪烁的星空,哪一个不是美景?只要你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就能发现美景,享受美景,为成长增添亮色!

点评:

排比句开篇,虽有气势,却偏离了主题。

用对比说明环境问题,但离题较远。

描写细腻,但游离于主题之外。

叙事详尽,场景再现真实,但缺少与“分享”相关的内容。

场面描写比较具体。

借景抒情,但没能点出主题。

结尾点出“为成长增添亮色”,但与“分享”无关。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带导语的命题作文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分享”和“亮色”。“分享”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 “分享”不同于“共享”,因为“分享”具有“主动”含义;“分享”也不同于“独享”,只有把美妙感受通过一定方式传达出去,为其他人带来积极意义,才能算作“分享”。“亮色”在这里是比喻义,可以理解为照亮前程、引领方向、温暖心灵、陶冶情操等,传达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作文中应点明其比喻义。此外,“为成长”是对“亮色”的限制,作文中应表达出分享与成长的联系,“分享”是前提,“为成长添一抹亮色”是结果。

导语富有诗意和哲理,对审题和选材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分享”的内容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比较而言,选择精神层面的“分享”可以使主题更有深度,精神层面的“分享”,可以是高尚道德、大爱情怀;也可以是欢乐愉悦、审美情趣。 导语中的“触动”一词暗示了作文的立意要有深度;“要求”中强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因此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这一文题比较适宜选择记叙性文体。

整体评价:

文章详细记叙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并写出所思所感,语言比较通顺,叙写比较具体,结构比较完整。文章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中心不明,详略失当:全文没有表现出“分享”, 分享对成长的作用也未得到体现,主旨模糊不清;开篇过于繁冗,没能直入主题,且前半部分的铺垫过长,详略安排不够合理。

(曹津源 评价)

(责任编辑 曹 懿)

猜你喜欢

亮色书签美景
透明书签
亮色
荒原童话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十一月书签
十一月书签
贰月书签
缤纷童趣
海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