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问题设计的反思与探究

2016-04-13赵玉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思维

⌾赵玉仙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高中 722202)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问题设计的反思与探究

⌾赵玉仙

精心设置高效问题,以有效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探究中获取知识,生成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有效问题;高效课堂

有效问题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在实际的政治教学中,教师使用问题进行教学的现象也并不缺乏,但关注问题的设计,特别是注重有效问题的设计的老师却少之又少。新课改对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科学有效设计问题,开展探究教学,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关系到其他教学环节的高效开展。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不断的在摸索有效的问题设计,不断的在反思自己的不足,结合在自己和同仁的教学实际,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问题设计随机化。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对问题的设置要么来自书本探究问题,要么信手拈来,学生不理解的举例予以点拨,丝毫看不出是精心准备的,这些问题要么缺乏探究性,学生没有兴趣,要么指向不明,反而导致学生云里雾里,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任何效率。

2.问题设计理论化.在许多老师的教学备课实践中,主要是对这节课的理论重点梳理,只考虑我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理论知识,而不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如何做到水到渠成生成知识。在课堂反而以为直接一些简单明了,让学生能迅速找到知识点,岂不知这样的课堂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沉闷缺乏生气,更主要的是对知识的机械搬迁,不能理解知识,囫囵吞枣,禁锢学生的思维空间,也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知识全部问题化。以问题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也不能一个问题连着一个。这样的课堂看似突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缺乏跌宕起伏,重难点不分,甚至重点问题轻视了,淡化了难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注重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释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结合的课程.如何做到乐学好教,总结自己和同仁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做起。

一、精心选取和设计情境,克服抽象理论,激发学习热情

1.真实性情境 情境的选择必须是真实的,这是思想政治课特点决定的。课程知识理论本身是从社会现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同时真实的反映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时代中。选择真实的发生在学生身边情境,符合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既可以调动学生对社会关注度,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真实的态度观,而且有致于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趣味性的情境 托尔斯泰提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动力。学 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使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与认知倾向,这样教学才能成功。相反,如果问题索然无味,学生首先就会对它产生排斥心理与消极情绪,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增强问题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以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语调将问题与故事、谚语等相结合,以增强问题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

3.生活化情境 随着“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念的提出,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再加上高中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相对不足,教师可将生活移入课堂,要在抽象的政治内容与丰富的生活间找准切入点,设计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生活气的问题,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规划和设计探究性问题

1.设计思维冲突点和矛盾点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那种对与错的判定型问题,只能用于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学生探究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设计思维冲突点和矛盾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无法运用现成的知识来解决,需要进行学习与思维的再创造才能解决。

2.设计富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这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做到了知行同一,学以致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开发课程的实践性,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向有着更为宽阔学习空间的课外延伸,来开拓探究活动的广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本地区的实际,由教材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政治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三、设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

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师要明确哪些问题适于探究,要对问题进行科学选择,把握探究的时机。过于频繁的探究会影响到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影响到探究的效果。要么就不开展探究活动,要么就要开展得有声有色,要有实效,空有数量没有质量的探究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知识的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学生思维受阻时抛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使教学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是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设计出有层次的问题。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理解层次不同,设计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性和阶梯度,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

课堂有效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的纽带。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2015-2016时事政治2》

[3]《政治教学参考》2014.第三期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高中 722202)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