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4-13邱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平行平面直线

⌾邱玲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 336000)

谈高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邱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和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抛开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数学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数学课程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多层交换的、连续的、全方位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教师要积极开拓新型的教育情境,教学是一个相互讨论和探索的活动,是共同解决各种学习问题的对话活动。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的教学应侧重于过程、方法、思维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展现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以上提出的想法展开探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永葆生命力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的过程,为学生提高了十分难得的机会。因此,老师必须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着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借助各种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则处于被动位置,较少有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机会。显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是单纯的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因此,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形成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比如,本人在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节课时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时本人先设计了如下问题序列:(1)当三角板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与桌面平行,这个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平行吗?三角板的两条边所在直线分别与桌面平行,情况又如何呢?(2)一般地,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一定平行吗?(3)如果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一定平行吗?(4)如果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一定平行吗?(5)如果平面α内所有的直线与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一定平行吗?(6)对照问题(1),平面α内找到怎样的直线与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就可以与平面β平行?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了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含义。这样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显然比教师直接讲授定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创新思路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道题目中可以运用三角代换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以及不等式法进行解题,由于时间的原因,这里不展开。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思维方法贯穿整个数学的构造、创造、学习、研究过程。数学作为理性的化身,已经渗透到以前权威、习惯、风俗所统治的领域,而且取代它们成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正所谓“数学使人周密”,创造数学,构造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都是思维的过程,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手脑并用是创造性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操作不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演,学生看”的局面,抓住学生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一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提出了一道思考题:用什么形状的纸都可折成一圆柱体吗?学生带着疑问,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不同形状的纸折成圆柱。最后小组整理出结果,再向全班汇报。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平行四边形纸,都能折成圆柱体,这样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探索、自由发挥,不仅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促进了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潜能的发展。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像这样灵活开放的课堂,学生能主动参与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地投入独立思考与探索,真正使学生尝到了合作的乐趣,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潜能喷发,创新热情不断高涨。

四、巧用类比联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应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思考,无论是课本的习题、例题,还是高考综合题,都应多层次的进行类比联想,找出其最佳解题方法,“授之以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完立体几何的棱台、棱锥后,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S和S',请分析:截得这个棱台的原棱锥的高和这个三棱台的高的比是多少?并进一步证明你的结论。小组讨论后马上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思考类比,如果把其中的“三棱台”换为“圆台”或“圆柱”,又会怎样呢?学生兴趣盎然,并通过类比联想,很容易地得出结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以有关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自觉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

赵万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 336000)

猜你喜欢

平行平面直线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再顶平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