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的教学

2016-04-13皮兴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建构学习者情境

⌾皮兴凯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 332200)

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的教学

⌾皮兴凯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建构“高中数学课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现将不成熟的教育模式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仍然常常是老师负责的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往往被忽略。所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空间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科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数学问题应该是涵盖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原理、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的所有直接或间接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或情境,它包括数学学科内部的问题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质疑课本,提出问题 数学教材语言精练、叙述严谨、科学性强,许多地方把思考过程都省略了。我们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围绕这些空白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对数”定义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结果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疑问:①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②0和负数没有对数,为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

2.类比猜想,解决问题 观察法是数学思维过程中必需的方法,也是发现问题的常用方法。例如,在“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通过观察教师和自己的画图过程,学生能自己归纳出椭圆的定义,从中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若两个定点不动,细绳长度的改变,可以引起椭圆形状如何改变?若细绳长度不变,两个定点间距离的变化,又可以引起椭圆形状如何变化?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归纳、类比猜想去提出问题,并进行证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清楚认识数学概念、定理、性质及处理方案间的联系。

3.探索研究,自编问题 提倡开放式学习,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参与同学间的讨论争辩,在争辩中激活自己的思维,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从而锻炼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总之,探究式教学能够在很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高中数学的知识面广,知识的难度各有不同,如果全部采用探究式学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精选内容,实施部分探究式与全部探究式相结合的方式。

[1]孙利,马晓燕.关于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郭红梅.浅谈探究式教学模式[J].中学时代.2012(22).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 332200)

猜你喜欢

建构学习者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护患情境会话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