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创建

2016-04-13陈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案新课程课堂教学

⌾陈婷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九中 331100)

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创建

⌾陈婷

在新时期、新课程进一步推行的背景下,全面实施高效率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受到教育人员的关注。在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全面的生物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使其逐步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本文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对高效课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校的教师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到这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我将自己对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认识和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课前精心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课前有效地预习新课,了解新授课的重难点及自己的疑惑点,那么在课上将享有主动权。但是,很多学生不会预习,认为预习仅仅是将课本内容看一遍,这样做,预习与否并没有差别。教师此时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借助导学案这位无声的老师帮助学生预习。编制导学案的原则是“好用、有实效”,抓住考点、热点,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案可分自主探究学案和自主测评两部分,前者是对新授课基础知识的梳理,在学生通读教材后,考查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者是老师精心选出的练习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

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精选习题。选题的原则,一是要少而精,有明确的练习目标,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有的放矢;二是要难易适中、题目典型,加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变式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总之,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构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去学,学生会不会学,学生怎样去学。正所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之一。有计划的课前预习,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高中生物不同于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学科,课时多,高中生物课时较少,往往隔一天或两天上一次课,很多学生掌握的知识本来就不够牢固,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很容易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预习并不等于将所要学习的内容看一遍,必须带着目的,带着疑问去预习。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告诉学生下节新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以及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早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信息,使教学有的放矢外,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起来积极,听起来轻松,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鲜明的生物学科特色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色,使“生活”成为教育的中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物学的起点是生活,重点也应该是生活。应让高中生物课堂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使生物学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如学习抗体知识后,我们引用了2004年全国高考题:临床治疗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答案D)。又例如,在学习过敏内容后,联系学生注射青霉素之前的皮试,提问学生:皮试所用的针剂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所学知识,推测注射的针剂应该是稀释的青霉素(正确答案为稀释了1000倍的青霉素针剂)。这样做,使学生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巩固,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物学科学素养,同时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比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利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掌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突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示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

五、课后要勤反思

作为老师,不要认为一节课上完就结束了。我们课后要勤思考,要留有时间思考,点点记录,慢慢积累,将是一笔不小收获。我在教《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这样反思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整体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初衷,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整堂课显得顺畅自然,学生的积极性高,并能善于找三种信息的典型例子。教师的PPT中的图案使整堂课有声有色,使课堂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学生对植物开花认为是行为信息,教师要及时纠正:如果植物开花我们分析的着眼点在花的颜色,那就是物理信息;如果我们分析的着眼点在花的香味时,那就是化学信息。学生还对信息传递作用的理解不够,可教学生要多找例子来分析,加深印象和理解。最后对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可不限于书本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发散。当下次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相同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引学生一条捷径,这样,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就会学习更多。

总之,如何使生物课堂高效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是每位生物教师都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我们在今后学习和实践中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艺术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有效、高效课堂。高校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要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在熟练驾驭课堂的同时,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武菲.浅析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转变[J].青年文学家.

[2]刘春霞.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

[3]刘春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

[4]左克怀.新课程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引导的一点思考[J].希望月报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九中 331100)

猜你喜欢

学案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乡愁导学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