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2016-04-13蒋葵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蒋葵红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第二中学 542600)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蒋葵红

在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与政委赵刚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团体、一支部队也是有性格的,它是由首任领导的性格和作风决定的,即使这位领导不在了,但他的灵魂也会流传下去,形成这支部队独有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他的性格和作风直接决定整个班级的班风和精神风貌。

言语影响;行为影响;才智影响

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同时担负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的任务,其行为举止更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受到鼓励,学习劲头更足,有些时候却会让学生深感困扰。

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具备的人格因素主要有言、行、才、情四个方面,它们直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个性发展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一、言语影响:言语是班主任从事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路石

有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贬低,说各种过头话、偏激话,或者给予学生不符合事实的结论、错误的批评,这些都极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把自己放在与老师对立的位置上,顽固地反抗着老师的一切教育。

我们要知道,学生成绩有好有坏,但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中学时代,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健时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细心呵护,不要从言语上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即多鼓励、多表扬,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学生前进中的动力。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说话不是随便的,在跟学生谈话之前,一定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且在谈话中要尽量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打开学生的心菲,使学生跟自己敢说、想说心理话。

班主任缺乏经验,除了讲大道理,就只有请家长,让学生回家反省,学生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出来。本来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处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多听听学生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喜欢说教、以理服人的班主任而言,讲的大道理虽然是正确的,而了解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想法后,再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健。

二、行为影响:德行是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班主任的德性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品德和行为作为塑造自己灵魂的“本”。

作为教师的班主任,既是知识文化的传授者,又是班级文化的创造者。优秀的班主任文化特征表现为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讲台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作出表率。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关爱、尽职、上进、公正、合作等等,使学生觉得可亲、可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然而,当教师不再把教育作为一种自己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再关注自身的社会价值时,教师文化也就产生了“谋生”的特征,并且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种示范影响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代替的。充分发挥班主任积极人格的影响力,避免和减少学生心理困惑的产生,促进学生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以便更好地达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才智影响:教学水平是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

优秀的班主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是具备了深厚的知识基础、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人,这是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教师生存的基石,没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灵活组织教学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等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如何,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智力品质和个性发展,班主任教学水平高,课堂感染力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班主任除了应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领域外知识。例如: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作为班主任就要对此有较深的了解,知道其中的利弊关系所在,及时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又如对于高考,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其它学科的知识、考试技能、考试心理要求等,也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有如此,才能增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吸引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四、情感影响:情感是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催化剂

班主任是班级情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其特殊的导向地位,使其自身的情感水平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和自我情感调适能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班主任应努力塑造自己乐观向上、自信自尊、沉着细致、理智公正的意志品质,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情感教育的实施中,应遵循师生相互关爱、理解、宽容、尊重、信任、赏识的原则,善于识别、体察和感受学生的情绪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鼓励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师生情意相通,共同实现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张扬。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纪律的维护者、学生的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道德气氛的创造者。他以自己的言语打开学生的心菲;以自己的德性陶冶学生的品行;以自己的才智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教师的完美人格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在教育和管理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学生的精神与心智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具有崭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智育工作的一个生长点,以学生成长为本,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第二中学 5426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