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小说中的浙江山水文化情缘

2016-04-13杨有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桃花岛郭靖金庸

⌾杨有路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新昌中学 312500)

金庸小说中的浙江山水文化情缘

⌾杨有路

金庸祖籍浙江海宁,他熟悉浙江的风土人情,同时具有浓厚的家学渊源,小说中对江南景致的描绘他最为熟知,也最为动情。金庸小说将山水作为背景,既富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赋予了自然人文的气息。

金庸小说;浙江山水;文化情缘

金庸小说如同一块瑰宝,到处都潜藏着对山水、历史、人物的描写,其中尤以描写江南景致为最,形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小说韵味。在他笔下,有的是春江花月、鸟鸣深涧,即使是万里黄沙、千里冰封,也无不透露水乡景致。金庸的历史画卷始于杭州和海宁,最后完结于江北,主心骨则为江苏扬州。

一、金庸钟爱江南之缘由

浙江大地,山是俊美的,水是秀丽的。金庸笔下的山水类型更是多种多样,远至冰封大漠、万里黄沙,近的又如苏州燕子坞的风光物土、嘉兴烟雨楼、湖州南浔等等。金庸在此对湖、水、楼的描绘显现出浙江山水独特的韵味。

金庸作为江南人,出生于浙江的名门望族,童年时代的他在家乡度过,完成了小学教育,江南的人文底蕴与湖光山色熏陶了他。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这是金庸五十年代一篇散文中的话,让人无法猜测他那时的心情。他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写到江南——扬州、南浔、杭州、西湖、海宁、苏州等等,如诗如画,读来令人神往,又有点凄美之感。在1975年版的《书剑恩仇录》后记中,金庸写道:“我是浙江海宁人……海宁在清朝时属于杭州府,是个滨海小县,只以海潮出名。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

久远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富饶的土地,华丽的景色。而人事有如沧海桑田,如梦如幻。“江南”二字包含的是不尽的诗情画意、动人传说以及婉转哀怨。金庸通过山水来对照现实事物,尤其是对江南风光的描写,是因为他出身于浙江,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所以,我们在其小说中看到过多的江南山水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属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金庸来说留有深厚的印迹。《射雕英雄传》开篇就写到临安的牛家村,它将一幅具有农村恬淡气息,祥和安宁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此情此景又与多年后故土的破败形成对比,意蕴深长。金庸闲暇时欣赏秀丽山河,往返于古老名胜之间,还听说弹唱。杭州的亭台楼阁、宗庙环宇有着许多的对联,其记忆最深的为月下老人一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还有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下笔千言,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也极具印象。时值许久,金庸还能背默出许多关于月下老人的词句,并在随笔中津津有味地阐述、探讨。

二、金庸小说中的浙江山水典型

金庸小说中的浙江山水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西湖、钱塘为最。金庸小说中对于西湖的描写可谓是相当丰富,从《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到《倚天屠龙记》,用细腻的笔触,不同的角度,勾勒出了西湖的美丽神韵。

《书剑恩仇录》中对于西湖的描写是从人文的角度进行展开的。在写到“见皓月斜照,在湖中残荷菱叶间映成翩翩碎影......陈家洛离家十年,重回江南,母亲早已亡故,想起慈容笑貌,从此人鬼殊途,不由得悲从中来。”这段文字写出了家洛对自己身世的悲悯之情,想来让人黯然神伤。同时也是对金庸的写照,他们有着相同的遭遇。而《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把对西湖的描写移到了雨中,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雨中别样的西湖。雨中的西湖是柔美的,雨丝纷纷散落在平静的湖面上,编织着它自己的心事,也牵扯着看风景人的梦。

西湖不仅具有“天生丽质”之美,而且有“治世经纶”之才,堪称“才貌无双”。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为西湖讴歌,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赋,点缀了亭台楼阁、宗祠庙宇等等。

钱塘潮作为金庸小说中浙江山水的又一典型,其景观可以说是世界少有。与描写西湖一样,钱塘潮的描绘先于《射雕英雄传》牛家村开始,牛家村的地理位置就在钱塘江边。《倚天屠龙记》中通过武当第四弟子俞岱岩给我们展示钱塘潮风景。至于《书剑恩仇录》中对于钱塘潮的描写则更为显得细腻与丰富:“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烽,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霎时之间已将白振全身淹没波涛之下。但潮来得快,退得也快,顷刻间,塘上潮水退得干干净净。”

金庸在其小说中对于西湖和海宁的描写不过淡淡的几笔,却是远胜无数笔墨。因为这是他所熟悉的景致,是他梦中的西湖与海宁,是他记忆中的浙江,是他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对这片土地他始终怀有难以割舍的情意。如果你到过浙江,这会让你想到燕子、杨柳与杏花,那些雨中的小船。如此便是金庸极力将其小说与山水整合的原因他将对山水之情转而寄托于历史人物,借物景为爱情、侠义精神营造气氛,显示出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审美内涵。

此外,桃花岛也是金庸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景观。1994年4月,金庸先生携夫人林乐怡女士抵达舟山普陀访问时说:“我是第一次到普陀,《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9年,那时并没有到过桃花岛。我是从地理书上看到东海有那么一个岛,因为我是浙江人,写《射雕英雄传》书时需要一个海上的岛,有一点浪漫情调的,不能离大陆太近,也不能太远,桃花岛的位置很适当,面积不小,南宋时期罕有人迹,十分适合给书中黄药师啦、黄蓉啦、周伯通啦设立一个活动的天地,书中宋朝时有桃花岛的情况,跟现在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人们要证实《射雕英雄传》书中的东海桃花岛的原型是不是舟山群岛中的桃花岛,我说是的。”桃花岛位于大海之滨,有着诗情画意般的景色。岛的周围碧海蓝天,岛上奇峰异石林立,胜景遍布,草木郁郁葱葱。“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金庸虚构了一个桃花如云、变化莫测、充满神秘气氛的小岛,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然而又有谁能想到,初时桃花岛得以闻名并不是由于岛上盛开的桃花,而是岛上一石头有类似桃花的花纹。

三、浙江山水所透视的文化情感

浙江山水得天地之造化,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挥毫泼墨,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词,金庸先生则凭借丰富的想象,将武侠小说与浙江山水景物融为一体。

侠之大者与山水文化相映衬。金庸的小说成就了一大批的英雄侠士,在他塑造的人物身上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从不同的正面或侧面体现出了金庸的人格魅力。《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一生都为民请命,为国尽忠,刚正不阿,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的一生,如同骏马一般飞驰于边疆,年轻时就领蒙古军攻城略地,平撒马尔罕城,吞并大金,是成吉思汗麾下一员猛将。回归中原后,郭靖侠之大者的形象在临安府拼死为保《武穆遗书》的壮举中得到了有效的彰显。这种儒侠气质与他的成长过程有关。郭靖一生,长于塞北,但其性格形成却在江南。旧时的牛家村以及杭州临安,给了郭靖无穷大的感触。国破家亡之痛,山河飘零之苦,使得他从小就具有坚毅、刚强的品格。再加上亲眼目睹朝廷的昏庸以及百姓的贫苦,更让他觉得保家卫国,匡扶社稷的重要性。

在郭靖豪侠气质中我们同时能够看到他多情的一面。为了能和黄蓉在一起,郭靖甚至还起来反抗过他的七位师父。但是当华筝远走异地,来到临安找寻他的时候,他又执意选择与华筝成亲而舍弃黄蓉。从一定意义上讲,郭靖是应该取华筝的,但平心而论,对黄蓉那才是他刻骨铭心的爱。所以最终又选择了黄蓉。郭靖气质中多情的性格与浙江山水文化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说起浙江,总免不了记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些记忆中的水乡美景,浸润着江南山水的灵性。如果说他们之间郭靖为山的话,那么黄蓉就如水,山需要水,水渴望山,有山有水方为胜境。

柔情与山水文化映衬。金庸在描写高大的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不忘给我们展现女性的端庄秀雅、妩媚动人,极尽女性之柔美。如《书剑恩仇录》中的江南名妓玉如意,有“脸色白腻,娇小玲珑,相貌也不见得特别美丽,只是一双眼睛灵活异常”。她擅长小曲、琵琶,乾隆帝纵有后宫三千粉黛,却哪里见过此等女子?见她风情万种,歌声婉转,意境悱恻缠绵,加之湖上泛起的花香,波光艳影,如痴如醉。乾隆第二次见玉如意是在诗人袁枚、沈蒋潜、词人厉鄂等江南才子举办的花魁大会上,只见窈窕淑女,在水一方,“隔水望击,似洛神凌披,飘飘有出尘之姿。只见她启柬唇、发皓齿,笛子声中唱了起来”。唱的正是孔尚任《桃花扇》中一曲,令人不饮自醉。然而,玉如意虽是名妓,却也忧心国事,甘愿背负起为国为民的大任,不惜以身犯险为红花会的兄弟做内应。都说女人如水,浙江的水却养育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浙江的水表面上看起来波平浪静,实则内里却暗藏波涛汹涌。就像浙江的女子,表面温顺可人,却有着火热的内心,坚毅的品格。泛舟游湖时的一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听来饱含热泪,令人动容。

忽见一划船“女子大约有十八九岁,身形苗条,大眼睛,皮肤如雪,正是浙江水乡的人物”,浓密般的秀发,另有一般绰约风姿。这便是江南七侠里的“越女剑”韩小莹。金庸小说中有一系列关于越女形象的描写,包括《越女剑》里的越女阿青和千古美人西施。她们在小说中被作为古典形象的代表,每一个女子无不表现为有着亮丽的秀发,雪白的肌肤,拥有一身婀娜的身段,不禁暗暗迎合古诗词中“越女天下秀”之意,简直如同唐诗宋词中描写的娇小柔弱的美人儿影像。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她们身着绫罗锦缎,翩翩白衣,黄衣绿衫,万种风情无法阻挡,似有破弹欲出之感,不禁显露出诗词中“阿娇初着淡黄衫”“水仙齐着淡红衫”“自苎春衫如雪色”“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情调。

浙江的山是坚毅不拔的,浙江的水是温柔动情的,山与水的交融,勾勒出金庸笔下人物形象的真实性。金庸的小说可以说是集大成的艺术象征,在他的小说中你可以感受到山河的壮丽,历史经典的重塑,人物性格的丰满,尤其是他对浙江山水文化的解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浙江山水与金庸小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人中有画,画中有人,景中有情,以情衬景。可以说,金庸的小说给了浙江山水文化以生机和活力,让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感受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状貌。金庸小说以艺术的方式描写浙江山水文化,构建出如诗如画的浙江山水画面,增添了浙地山水的诗意与文化内涵。反过来,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是中国儒家与道家理想的体现,这使金庸小说充满传统审美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新昌中学 312500)

猜你喜欢

桃花岛郭靖金庸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桃花岛采风
美丽的桃花岛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It Was Nice Getting to Know You
金庸和桃花岛,因“侠”结缘的一段往事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秋访桃花岛有寄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