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课程文化主题教学的思考

2016-04-11唐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女性角色主题教学文化

唐博

内容摘要:声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作为文化教育教学的一个类别,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题文化教学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得到共同的提高。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是以女性角色塑造为主线的文化历史,女性角色是中国民族歌剧中的一个醒目标志。文章以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文化主题为切入点,引发出对高校声乐课程中文化主题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声乐课程 文化 主题教学 女性角色

高校声乐教学,除了专业技能训练外,文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学习与技能训练是声乐教学中两大主要内容,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主题文化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普遍以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对声乐文化主题教学法、文化主题教学概念、文化主题教学内容,文化主题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认识不够。中国民族歌剧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视和运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性主题文化进行教学,能丰富和促进高校声乐课程文化主题教学的内容。

一、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女性角色是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一块瑰宝,它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醒目标志。不管是在民族歌剧的发展初期,或者是发展高潮,甚至是低谷时期,女性角色都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自身魅力闪亮在歌剧舞台上。

自新中国成立后,每部优秀的歌剧都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角色占据着这些歌剧中的重要角色。

歌剧《江姐》把江姐塑造的生动形象,色泽鲜明,江姐的慷慨就义,用女性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热血的英雄赞歌。成功的刻画出江姐“不屈服”的音乐形象与女性天生俱来的细腻,使得舞台上的江姐更加饱满、有个性、有内涵,它是一部很好的传达爱党爱国精神品质的文艺作品。

歌剧《红珊瑚》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最具艺术成就的作品之一,它生动形象揭示了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与贫苦渔民们的深厚情感。整场歌剧让我们鲜明的感受到女主人公珊妹的苦难遭遇和她那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女性形象。

《洪湖赤卫队》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不朽的传奇,剧中塑造的音乐形象最成功的就是女主角韩英。韩英以纯朴而又动人的唱腔,以高难度的演唱表现了她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充满信念的内心情感。在她的身上我们看见了革命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党和革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她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女性英雄的气节。

歌剧《小二黑结婚》创作于1952年,剧中小芹的形象是一个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敢于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姻的现代女性人物。作为农村女孩她并不服从传统的婚姻方式,而是追求个性的解放,自由的婚姻。为了自己的幸福,她与自己的母亲三姑进行了多次的争执,她没有听信三姑那样的愚昧落后的话语,也没有收到三姑封建迷信的影响,而是勇敢的向迷信思想,向旧世俗挑战,最终获得了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

《伤逝》是施光南的第一部歌剧作品,这部歌剧融合了鲁迅先生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施光南先生的音乐才华,剧中刻画出子君的端庄、沉稳、含蓄、文静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但又遭受封建势力打击的子君,将当时女性追求爱情与美好生活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角色的文化内涵

女性角色一直是歌剧舞台上的瑰宝。然而女性角色在传统时期与现代是不太相同的,因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地位、个人的素养的不同,导致女性角色的文化内涵也有差别。

(一)传统女性角色的文化内涵

1.女性角色的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就是把各种社会人文、宇宙秩序、道德伦理之类的牵强的联系到一起。传统思想认为,男性是女性的支配者,女性只能被男性使唤,后来现代社会又把这种思想更现实化——男主女次。1942年,周恩来同志在《论贤妻良母与母职》中指出:“只要保持这个旧的固定名词,便先陷入男性社会的立场。”中国的女英雄不少,就像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刘胡兰》中的女性们,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但他们没有处于主要领导的地位。

2.传统女性的素质教育

女性角色自打娘胎就注定社会地位比男性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性称之为儿,女称之为婴,我们现代经常所说的弃婴就是专指抛弃女孩儿。女性的房间在传统社会叫做闺房,古语有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说女性在当时只能文静的在自己的闺房里绣花,不得随意出门。从周朝开始,对女性进行道德教育,其本质就是将女孩儿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女性。例如,我们听过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女有别之礼;女性的端庄、仪态之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妇德礼;惟务贞洁之贞操礼等等。所以我们才能在很多的民族歌剧作品中看到许多要追求个性自由的女子,如《伤逝》中的子君,《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

(二)现代女性角色的文化内涵

1.独立自主

与传统女性相比,现代的女性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封建社会的束缚。她们拥有自己热衷的事业,比如翻译,医生,公务员等等,她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爱情、事业、生活带来的乐趣。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不同,她们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可以自由的生活,可以为梦想拼搏,可以在任何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独特的魅力与才华。但现代社会中也不缺乏那些与传统女性一样的“贤妻良母”。与很多歌剧中的女主人公不一样,比如《伤逝》中的君子,她一心追求自由解放,但是最终落得冰冷的尸体。而现代女性不仅自由,她们还能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束缚。但是现代女性与歌剧中的女主角也还是有着女性天生具来的相似点。比如《江姐》中的江姐与《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她们聪明干练,为革命事业不放弃的精神与现代女性颇为相似。

2.个人素质修养

现代女性强调自己自身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她们乐观积极,气质高贵,学识丰富,见多识广。教传统女性不同,现代女性不仅不用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束缚,相反在出门之前她们会好好的检查自己的面貌状况,以最优质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传统女性的绝活只有绣花,而现代女性的素质并非如此。她们喜欢体育运动,喜爱翻看读物书刊,喜欢研究美味佳肴,喜欢倾听动人音乐等等。较歌剧中那些为革命献身,为追求自由解放的女主角来说,现代女性的生活要优质许多。总之,当今的女性既具备现代人的素养,又兼得传统美德;既潮流又有内涵;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多彩情感;既勇敢上进又温柔娴熟。活得精彩,过的充实,心中蕴含着超前进的事业心与更和谐的生活追求。尽管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很艰辛,但她们却能成为精英,成为女性的骄傲。

三、女性角色文化内涵的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在艺术创作中是富有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性别,特别是女性问题,从古至今就是人和文明的首要问题。在女性问题上,我们不能盲目、片面、极端的对待,而是要结合历史实情、社会环境以及女性自身的特性进行考虑。

(一)受政治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了上千年,世世代代的女性在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极其残忍的阶级压迫下生存发展着,处于受摧残、受支配的社会最底层但是她们始终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情操直视这些磨难。艺术家们运用了各种艺术形式反映她们所经历的社会,同时,还反映了她们来之不易的社会现实—人人平等,和平公正的美好社会。中国政治是影响民族歌剧的一大要素,有专家认为,政治因素促进着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演与发展。代表中国歌剧成熟标志的《白毛女》就是党的七大作出的汇报演出,而后来的《洪湖赤卫队》《江姐》再到80年代的《原野》,90年代的《党的女儿》,我们都能看到政治因素参与的身影。再如新世纪的几部歌剧:《悲怆的黎明》是建党80周年和新世纪第一个国庆献礼演出活动中的重头戏;《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歌剧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受演唱技巧的影响

中国声乐演唱和歌剧表演比国外的晚了许多年,特别是男性演唱技巧的发展也是相比较滞后的。男生音域的扩展,特别是男高音的训练和培养相比女高音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西方美声科学的发声方法对男高音的训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女生来说,她们的高音还是轻松很多,音域扩展地也很快,所以很多声乐教育家说女高音是最容易培养的。受这样的本能条件的客观因素制约,女性塑造人物角色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而男生则稍显暗淡,这也是女性主题所反映的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但是新世纪我们也可以看到男性声乐艺术的强化和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过去歌剧中男演员难以施展才华的被动局面,丰富和完善着歌剧表演艺术。

四.结语

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要重视声乐课程中主题文化的教学。声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作为文化教育教学的一个类别,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题文化教学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得到共同的提高。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中国民族歌剧艺术际上是以女性角色塑造为主线的文化历史,女性角色是中国民族歌剧中的一个醒目标志。中国歌剧女性文化主题教学,塑造我们心目中女性的正面形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和中国民族歌剧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J].音乐研究,2005,(1).

[2] 王蓓.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 王升典.歌剧《原野》研究综述[J].大舞台,2011,(2).

[4] 张杰.论歌剧《江姐》中江姐的音乐形象塑造及表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5] 张春娟.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当代演出的现实意义[J].艺术评论,2012,(5).

[6]顾娜. 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J]. 大众文艺,2011,(2):140.

[本文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声乐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KJGY1312”。]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角色主题教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浅谈日本动漫大师今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谈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猎巫运动与女性角色的情节设定
浅析《诗经》祭祀诗中的女性角色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