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考

2016-04-11许俊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艺术

许俊影

内容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发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的许多学者都对其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其特点也十分明显,以较为丰富的形式呈现于生活中。此外,有必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进行反思,以实现它发展的持续性。

关键词:日常生活 审美 艺术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源起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的发展

西方社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是迈克·费瑟斯通,他在1988年一次会议中发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旨演讲,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打破了生活和艺术之间的重重障碍,将实现二者的完美相互转换。随后他在《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中指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透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首先,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第二,还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第三是指充斥于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1]沃尔夫冈·韦尔施是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另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重构美学》中,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分为低级的审美化和高级审美化两个层面,从四个方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做了的分析:“首先,锦上添花式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其二,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的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同样深入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最后,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说虽早在个世纪初就已出现,但真正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国内外的交流的增多,审美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由艺术逐渐转向了日常生活,但此时的中国尚未明确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但已经能依稀看到了它的雏形。在1990年后,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政治不再是中心议题,而关注更多的则是消费和经济等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西方的文化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并和传统的中国文化形成剧烈的撞击,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真正意义的上的大众文化时代,此时,审美文化走进了日常生活中,大批的国外后现代的作品被引入国内,国内的大批的学者也出版了一些著作。新世纪刚开始不久,中国学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2001年周宪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陶东风几乎同时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当代审美出现了泛化的趋势和日常生活中审美趋势加强的观点,此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题的文章,“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渐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的必然性

(一)现代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催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

现代工业的大生产制造出大量的产品和伴随着消费社会兴起而形成的消费文化双重力量的推动下,非物质因素在不断的融入到商品中,也就是说商品本身的地位被弱化,而商品外在的如包装、相关的设计甚至是广告对商品的影响超过了商品本身的质量,而且这种影响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生产到最后的消费非物质的因素在商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状况的出现客观上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开辟了空间。此外,现代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还推动了符号系统和视觉形象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加速了对消费的影响,尤其是对消费的兴趣和时尚的影响,这一点在广告上体现的非常突出,通过广告,商家向消费者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向消费者展示产品,更多是通过广告实现对消费者兴趣和欲望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这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日常生活审美化”实现了艺术和日常生活的交融。从美学史发展的轨迹来看,独立的艺术和生活审美通常都被认为是现代艺术和现代美学发展中众多杰出成果之一,这样的发展成就了艺术在审美上的自主性,因而艺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的艺术”。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学者认为,认识、伦理、审美三者并未走上同一的道路,而是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正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所以才有了生活和艺术的独立发展是“现代性”的,而“日常生活审美”则是“后现代性”的。在这样的逻辑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被当成了后现代性美学发展的产物。不仅如此,“日常生活审美化”打破了审美和非审美的之间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主客不分的局面,消解审美创造、活动和接受三个环节的边界,让审美更加复杂化,丰富了审美的内容,体现出了主体兼性,这和当代美学由认识论转向存在论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和,和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呈现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

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深入发展,其所表现出的特征也较为突出。第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模糊了艺术和非艺术,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的深化发展消解了艺术作为审美唯一目标地位,这是引发美学泛化在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和之前的文化相比,后现代文化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为文化是大众化,属于少数人的所谓的精英艺术和普通的艺术或者说大众的艺术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失,精英文化降低了自身的姿态以“美”的大众形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第三,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社会上的一切存在都被纳入到了消费中,文化产业的兴起,使得文化也成为了一种消费的方式,商品虽然依然还是人们日常消费的对象,但实际上已经逐渐是作为一种美化的形式而存在着,在生活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开始外化为一种和消费主义式的文化密切相关的“美”。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在生活中的呈现

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呈现方式是多重的,最基本呈现方式是审美和日常生活实现了融合,在信息时代下,审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它几乎能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展开。鲍德里亚认为当前的社会是超现实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实在和影像缠绕在一起,有关美学的现实诱惑无处不再,而艺术也不再是孤单的存在,被纳入到了生产和再生产中,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做为一种艺术而存在,这也就意味它们都是可以成为审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表现在商品的包装和现代化都市建设等方面。在当前的社会中,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各种包装精美的物品,特别是在百货超市,各种各样的商品被有序的放在的货架上,从中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存在强烈的“审美化”趋势,商品独有特色的包装设计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规模之大、形势变化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掀起了一股股“城市美化”之风。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反思

(一)美来自于日常生活

美不可能单独存在,日常生活是美的发源地,没有日常生活作为载体的美是缺乏生气和内涵的美,美必须来自日常生活,美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展开。审美的对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对象即可以是现实存在的实体事物,也可以以实体事物为基础而形成的关系。不仅是审美对象是来自日常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同样是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的,人时刻都在接受着日常生活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的审美能力。美产生于日常生活中服务于生产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后,就会寻求精神上的突破,这其中就包括审美的需要,审美也就顺利的接入到艺术当中,此时的审美成功的植入了日常生活中,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引导日常生活的审美,避免庸俗的审美而走向高尚审美的道路,以此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道德认同的目的,这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用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的局限

“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了审美泛化。审美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泛滥,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被纳入到审美中,出现了过度审美化的趋势。实际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出现在改变了审美文化的发展路径,传统的审美文化往往和意识形态等内容一起出现,但是现代社会中和审美文化走的更近的是商品意识和大众文化等内容。大众文化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许多消极的、负面的因素夹杂在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文学等人类的精神的层面的影响是部容忽视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暴力、色情、权力等要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有泛滥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却被忽视,就是这些要素对精神的潜在影响。文学的市场化使其为了迎合市场的审美趋势,使审美走向了物质化和低俗化的道路,这样的美失去了原有的内涵,从天堂掉入了世俗中,走向媚俗而逐渐迷失方向。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审美艺术
纸的艺术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