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伯安诗词艺术赏析

2016-04-11胡兴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赏析

胡兴武

内容摘要:纵览陈伯安先生的诗词,发现他不仅用笔讲究,而且在气韵、神韵和情韵上都非常的完美,他的诗词,不仅意境幽深,而且充满艺术的张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陈伯安 诗词艺术 赏析

最近,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好诗词鉴赏文库》,一套七辑,有作家叶辛的《叶辛山水情韵》、肖复兴的《复兴诗草》、《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诗词鉴赏》等,其中,作家董宏猷与文化学者陈伯安合推了一本诗词集《南山窖雪》,这本诗词集分别选取了董宏猷的108首诗词和陈伯安的108首诗词、楹联和赋,成为这套丛书的唯一合集,读后令人不忍释卷。

陈伯安先生生于1944年,是我多年的朋友和挚交,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多年之久。我们先后在学校和区教育局工作过,他是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我是重点小学语文教师;他是区教育局局长,我是办公室干事,且工作中没有交集(我先到区教育局,他后到区教育局),但每次相遇,总免不了谈点文学和创作,交流一下写作的体会,彼此的友谊在业余文学创作中不断地加深。陈伯安先生比我勤奋,他先后创作出数百条(首)楹联、诗词和歌赋,连续出版了《思维的技巧》、《伯安百说》、《读书趣话》、《联语哲思》、《新武汉三字经》、《横山联唱》、《南山窖雪》等七本文学专著,令我赞叹之余,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相比陈伯安而言,我仅公开出版了四本文学专集,且不足挂齿,我不得不佩服陈伯安先生的毅力,佩服他对文学的痴迷和对文学从一而终的情怀,于是,我将这本《南山窖雪》置于案头,对其诗词反复吟诵、细细咀嚼,沉浸在诗词的意境当中。

《南山窖雪》由两部分组成,即由董宏猷的“拾叶诗草“和陈伯安的”莫负秋月春晓“两部分组成。其中,由陈伯安主笔的部分,又分为八辑,即”五绝清风“、”七绝雅韵“、”五律曲水“、”七律流觞“、”古风意韵“、”陈酿新词“、”联语哲思“、”汉赋情怀“等八个部分。从编排体例上,我们不难看出,陈伯安涉足的诗词领域很广,不仅有绝律,还有古风和歌赋,我细数了这些词赋的数量,其中五绝有8首,七绝有36首,五律有6首,七律有14首,古风有2首,新词有12首等,共计78首,占据陈伯安主笔部分的72%。其实,无论是古绝或古律,都不太好写,古绝为两联四句,不仅在平仄上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遣词造句上要求甚高,在短短的四句中表达出诗人的意愿、营造出诗词的意境是很不容易的,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好的,但陈伯安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很美。且看他笔下的《秋思》:

灵山好个秋

尽兴作云游

犹记扣冰饮

空杯意未休

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不然,它表达的是对唐咸通十五年(874年)扣冰古佛(即藻光禅师)在山心庵(今天心永乐禅寺)结庐修证一事的缅怀。大师已去,但后人“空杯意未休“,大师所到之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双遗产自然保护区“。诗人上联写景,首句即点出了”灵山“之秋的美景。”灵山“,其实是福建的武夷山,这里的茶香岩韵、碧水丹山被诗人浓缩在一个”好“字当中,让人咀嚼出秋之灵秀、秋之丰盈的意境来,可见诗人的功底非同一般。次句紧承上句,用”尽兴“一词作铺垫,用”云游“一词作回应,再次烘托出武夷山的美和灵。既然武夷山是一个灵山秀水之地,诗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尽兴地云游呢!下联抒怀。诗人不是简单地来云游的,而是带着本质工作来探访的,因为,陈伯安退休后,担任着天心书院的院长,在书院亲授《四书》、《道德经》、《庄子》、《金刚经》、《坛经》等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无不包含着禅学、透溢着禅意。而武夷山又是藻光禅师结庐修证之地,诗人怎能不”犹记“和”空杯意未休呢“?!这首诗虽短,但用笔讲究,惜字如金,意境幽深,含义深刻,值得学习和借鉴。

陈伯安先生对古人如此,对后人则厚爱有加。

平生独爱琴

常伴清歌吟

一曲微茫意

悠然天地心

这首五绝《琴》,是陈伯安为其学生赵婷所写。赵婷是一个美丽聪颖的女孩,喜诗词、善古琴,深得陈伯安的喜爱,他不仅为琴起名“春鸟“,而且赋诗赠之。这首古绝,上联叙事,下联抒怀。“平生独爱琴,常伴清歌吟”是叙事,美丽的赵婷甘于寂寞,每天与琴为伴,默默地弹唱,非常的专注和痴迷,偶尔边弹边唱,一曲”清歌“与琴声相随,让琴声充满了凄清和幽深的味道,让听者也如痴如醉。下联紧承上联,诗人借景抒怀:”一曲微茫意,悠然天地心。“这一联对比强烈,形成剧烈的冲撞合力。诗人用一个”微“字,系指曲调的单一和渺小,而用”天地“二字隐含着曲调的含义深刻,尽管是一曲微不足道的小曲,且小曲似乎充满了”茫意“,但谁能领会得到”悠然天地心“呢?”悠然“一词,撮其弹琴女的神韵,看似孤独的弹琴女其实并不孤独,而是在单调的琴声里悠然自得,让心灵得到陶醉和净化。

再让我们品尝一下陈伯安先生的七绝古韵吧。

2014年11月17日至18日,陈伯安先生赴武夷山参加第八届禅茶文化节。武夷山他曾去过,这次是旧地重游,他感概颇多,遂成《武夷诗草》(6首):

(一)

重来碧水丹山间,

沁入心脾茶味浓。

犹记祖庭拜老树,

回甘诗意荡心中。

(二)

岩韵丹山天下秀,

一方水土一方茶。

红袍更赋灵馨气,

九曲长舌说妙法。

(三)

茶和天下古今传,

禅净人心甘苦间。

一句吃茶无限意,

无需言语只需参。

(四)

古刹留得一净土,

名山经历千年劫。

而今香火缭缭旺,

天下共织和合结。

(五)

菩萨造像美绝伦,

再现晶莹剔透身。

悟得慈航普度意,

明心见性修今生。

(六)

高僧大德一声开,

倒海排山破浪来。

感受佛陀无量法,

常持心咒扫阴霾。

这组诗全为七言绝句,第一节写重游武夷山之感。我们可以从“重来”、“犹记”、“回甘”这组词中找到答案。诗人起句写景,用“碧水丹山”勾勒出武夷山的灵山秀水。次句写茶香的记忆,那禅茶不仅味浓,而且透溢着清香,沁入人的心脾。,第三句写叩拜祖庭老树,那是诗人此行的任务,因此务必要“犹记”在心。第四句是借诗抒怀。第二节仍在写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勾勒出六株大红袍树的灵丹之气,描绘出九曲溪环绕丹山的灵秀之景。第三节写吃茶中的参悟,体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四节写丹山古刹,即天心永乐禅寺,这座古刹有着1200多年历史,而今,新庙建成,老庙也焕然一新,诗人由衷地发出了“天下共织和合结”的感概。第五节写诗人于2014年11月18日参加“观音殿落成庆典暨佛像开光仪式”,诗人上联写景,首句用“美绝伦”三字,赞誉菩萨的造像;次句用“晶莹剔透身”来紧承上句,对美轮美奂的观音菩萨造像进一步渲染,让其栩栩如生,鲜活地向人们走来。下联抒怀,一个“悟”字,一个“修”字,道出后人从中悟得“慈航普度”的真正含义,明白“性修今生”的真正道理。第六节写海峡两岸的高僧大德为观音菩萨佛像开光的情景。那“排山倒海破浪来”的气势,让人感到了无穷的力量,使之让心底的阴霾一扫而光。这组七言绝句,让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读后令人深思、令人回味,进而掩倦长思,去“常持心咒扫阴霾”。

诗人不仅古绝写的美,而其五律、七律同样写的绝。且看诗人当年随武汉作家协会代表团赴湘西凤凰古城采风时写下的七律《游凤凰古城》:

敲窗急雨洗边城,如画沱江景色新。

小镇风情迷远客,大师故里见文心。

精神到处文章志,学问深时意气平。

从此凤凰飞梦里,湘西故里忆空灵。

这是一首记游诗,咋看似乎很浅,其实不然,诗人没有将笔触停留在边城的简单游览上,而是通过“游”去“览”,又通过“览”去“思”,从而走进一代宗师沈从文的心里;诗人顿生仰止之心,用笔去缅怀一代宗师的文学风采。诗人首联写景,凤凰古城位于湘西的沱江之畔,谓之边城毫不为过,且一代宗师沈从文写过一本“边城”的书,诗人用“如画”一词,浓缩了凤凰古城的美貌,显得非常的贴切、非常的到位。颔联、颈链和尾联均在抒怀。诗人在颔联的上句“小镇风情迷远客”,紧承上联,用一个“迷”字衬托出边城的迷人风景,为下五句作了不留痕迹的流转。既然有迷人的风景,肯定会勾引无数远方的游客来游览和瞻仰,诗人也是人,他出于对沈从文先生的敬仰之情,也前来凤凰古城游览,于是,诗人将自己的崇敬之情倾注入笔端,挥洒着对沈从文老先生的由衷之爱,使之“凤凰”二字永远飞到梦里,使之心灵也留在了湘西的山水之间,从而去捕捉“空灵”。

纵览陈伯安先生的诗词,发现他不仅用笔讲究,而且在气韵、神韵和情韵上都非常的完美,他的诗词,不仅意境幽深,而且充满艺术的张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陈伯安诗词之所以如此的厚重,是因为他常年坚持阅读,使之厚积薄发。青少年时代,他就热爱写作,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参加工作后,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同时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退休以后,他仍在读书和写作,并从事国学讲学工作,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陈伯安先生已经成为一名有真才实学的文化学者。前不久,他跟作家董宏猷相聚,陈伯安把他新创作的一幅联念给董宏猷听:“轮番风雨花开谢,辗转春秋燕去来。”董宏猷连说好联,随即唱合:“白发迎风随他去,青山拍遍任剪裁。”成为一首精美的七绝。我们从这首七绝中,找到了陈伯安先生的人生答案,那就是春去秋来之际,白发找来之时,随他去吧!而文学的青山不老,任其“拍遍剪裁”了。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江汉区广电局)

猜你喜欢

赏析
汉字赏析(广、上)
书画作品赏析
画作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
数列新颖题型赏析
青年画家作品赏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