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4.5G到5G无线宽带一步步攻破现网难题

2016-04-11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现网时延频段

本刊记者│鲁义轩

从4.5G到5G无线宽带一步步攻破现网难题

本刊记者│鲁义轩

随着4G网络逐渐成熟、用户流量的持续暴涨,以及业界对5G研发的加快,4G网络需要创新的细节以及5G应用需要攻克的难题也越来越清晰。

时至2016年下半年,国内4G无论从网络能力还是市场情况都呈现出更成熟、更快演进的趋势,4.5G的网络能力和商业模式已成当下之势。

在全球众多的4G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以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大范围且深度的覆盖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军角色。根据中国移动所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其4G用户总数已达到4.29亿户,4G渗透率达到51.2%,且还在持续上升。

这给5G的技术与应用探索,提供了更令人振奋的市场前提。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预测,某些5G技术已经具备了率先商用的能力,并可运用在4G网络中,如物联网、车联网等。但随着4G网络逐渐成熟、用户流量的持续暴涨,以及业界对5G研发的加快,4G网络需要创新的细节以及5G应用需要攻克的难题也越来越清晰。

4.5G演进需克服现网难点

按照王志勤的解读,目前5G研发中最难突破但也是最需要解决的是业务对低时延的需求。目前3GPP已经启动了5G低时延标准化工作,重点是针对用户面、控制面时延进行优化,但现网中业务需求已经出现,并越来越旺盛,如基于云的移动互联网业务、VR、AR以及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这些场景对延时要求十分苛刻,一般要求延时在0.5ms到1ms之间。

在4.5G向5G的演进中,继载波聚合技术后,多天线、网络切片等技术已成为运营商目前商用热点。但实际商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中国电信的新技术部署中发现,网络切片越多越利于网络的灵活性,但同时,切片带来资源利用率、切片的管理等诸多新问题,切片数量需要在资源利用率和网络灵活性间取得折衷。

后续技术的落地

在国内甚至全球,中国移动在4G后续演进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目前中国移动已重点在多个方面推动4.5G技术的引入,包括提升网络承载效率、提升TDLTE网络上行承载能力、TDD和FDD融合发展等。

据悉中国移动和某些公司正在大力推动5G技术的“4G化”,把具有5G特征的天线引入到4G网络中,成倍提升上行、下行带宽能力。

但智能天线的实际使用也有很多问题待突破,中国移动设计院人士已直接指出,智能天线从2007年开始使用,直到目前,仍有很多一线部门不理解其如何真正使用,在部属中只是把智能天线当二级天线使用。如果能够充分理解智能天线的用法,让其满足特定要求,实现精度覆盖,可以大幅提升网络效率和用户体验。

加速5G研发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介绍,除了在2.6GHz频段上提升网络效率,针对3.5GHz这个面向5G的频段,中国移动也开展了相应的研发工作,目前已有5G原形机出炉,后续会做相应的技术验证。

中国联通对5G的研发也在加快,积极推动面向5G的4G关键技术的优化。其中,NB-IoT作为其重点研究和推广技术正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

面向5G,中国移动在TDD与FDD融合方面做了提前规划与考虑。未来3.5GHz及以上频段将会是以TDD频谱为主,而中国移动既拥有FDD频段也拥有TDD频段,所以未来TDD与FDD融合已成必然。

编辑|鲁义轩 luyixuan@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现网时延频段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面向5G C-RAN组网模式在现网中的应用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4G LTE的关键技术及其现网实践研究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推挤的5GHz频段
LTE覆盖的评估、定位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