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弃渣利用研究

2016-04-10肖晓华

四川水泥 2016年3期
关键词:沉井试验段石灰

肖晓华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4)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弃渣利用研究

肖晓华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4)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A4标北锚碇所在区地处长江下游南京江北龙袍镇,场址区中心距北大堤距离约100m,锚碇中心桩号为AK16+613.278。采用矩形沉井基础,沉井尺寸为69m×58m×52.8m,设计沉井底标高为-48.5m。采用矩形沉井基础,目前北锚碇封底施工已完成,从沉井施工中产生约20万方细砂、中砂、粉砂、砾砂弃渣,目前分别堆放于北接线主线收费站广场和北锚碇出渣口附近,各约10万m3,初步估算可供实际利用方约15万m3,占用了周边大面积农田,且由于粉砂较细随风即起扬尘,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

受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中心试验室承担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弃渣利用研究。

弃渣;研究内容;物理性能;试验结果

1.项目概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由跨江大桥和两岸接线工程两部分组成,北起六合区横梁镇以东与宁通高速公路相交处,经石埠桥跨越长江,南止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在建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段,全长28.996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约5.448公里,南北接线长23.548公里,全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受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中心试验室承担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弃渣利用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

2.1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A4标北锚碇弃渣物理性能试验;

2.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A4标北锚碇弃渣采用不同方法改性后各种室内试验;

2.3 研究弃渣采用不同方法改性后路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

2.4 现场工艺试验段铺筑;

2.5 对试验路段路基观测与评价。

3.室内试验结果

根据弃渣土质分析,A4标北锚碇沉井弃渣土性为细砂、中砂、粉砂、砾砂。

素土CBR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北锚碇沉井弃渣在天然状态下素土水稳性差,毛细水上升高度大,并且施工中土的均匀性差、不易压实、易产生振动液化、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根据现行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该土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

混合土(粘土+弃渣)随着粘土掺量的增加,标击的最佳含水率减小,最大干密度增加,CBR均满足规范要求,CBR值增加。

石灰土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标击的最佳含水量变化不明显,最大干密度增加;CBR均满足规范要求,CBR值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仅6%能达到0.1MPa,4%、8%浸水后均散了,施工时需进行粘土包边施工。

水泥土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标击的最佳含水量增加,最大干密度在水泥剂量3%~4%阶段呈增加趋势,在水泥剂量4%~6%阶段呈减小趋势;CBR均满足规范要求,CBR值在水泥剂量3%~5%阶段呈增加趋势,在水泥剂量5%~6%阶段呈减小趋势;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较小,水泥剂量3%为0.1MPa,水泥剂量4%~6%均为0.2MPa,施工时需进行粘土包边施工。

石灰混合土(石灰+弃渣+粘土)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弃渣掺量的减小,标击的最佳含水量增加,最大干密度减小;CBR均满足规范要求,CBR值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水泥土而言有所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在石灰掺量 4%~6%阶段均为0.4MPa,但当石灰掺量达7%时,其值略微减小,为0.3MPa。

4.试验段检测结果

4.1 石灰土

对试验段进行施工检测,6%石灰土压实度共检测6点,均满足规范要求。

4.2 水泥土

对试验段进行施工检测,4%水泥土压实度共检测6点,均满足规范要求。

5.结束语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 沉井所处位置地理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从沉井施工中产生的细砂、中砂、粉砂、砾砂弃渣,极易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我们经过2010年2月至6月对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弃渣利用进行研究,7月完成研究报告,即历时一个月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段施工检测,6%石灰土、4%水泥土压实度均能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大面积施工。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G322

B

1007-6344(2016)03-0324-01

?

猜你喜欢

沉井试验段石灰
暮春壁秀映石灰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Ⅰ标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巨型沉井首次排水下沉开挖方式研究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