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之河的诗意呈现

2016-04-10雷登辉

星星·散文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全诗中年人黄豆

雷登辉

生命之河的诗意呈现

雷登辉

《五颗黄豆》出自80后诗人巫小茶之笔,诗人年轻,诗句却相当老练,常有惊人之笔。黄豆,本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物什,却被用以表现生命觉醒的过程,可见诗歌的日常生活转向与精神喻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全诗从戏剧性的撒下五颗黄豆开始,将黄豆从孕育、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展现得颇为精巧。黄豆成熟形态的比喻生动贴切,细致入微,形象地描摹出黄豆成熟时的喜悦,但这与“我”何干?随着诗句的延展,读者才发现黄豆虽不爱“我”,却能从它的体内认出它们共同的母亲;黄豆与孩子和玫瑰一样,成为本应亲密无间的你我之间沟通的阻碍。从“如同你在我身上种下的孩子和玫瑰”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一分为二,隔刺相忘”,但顿悟之后,“我”才发现“它们无一爱我,却无所不爱”,可见,阻隔我们情感的障碍终究得以扫除,诗意也随之升华。“我”从黄豆的一生中,看到了人与人生存与相处的奥妙。诗人从几粒黄豆出发写出了高远的人生境界,如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顿悟觉醒。同时,诗人从黄豆写起,却又未直言其所指,全诗意象上的含混所带来的张力,让诗读来更加耐人寻味。

如果说《五颗黄豆》依旧带有浓烈的青春气息,那么,黄梵的《中年》就已经远离了青春的乳臭味,开始深入探究中年人的生存境遇。中年人从跌跌撞撞的青春中走来,带着不舍和留念,又急忙奔向更加成熟和睿智的老年。这一特殊时期,正是他们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人生阶段,但同时又是他们寻找心灵归宿、迈向智慧的转型期。同《五颗黄豆》相似,《中年》一诗善于用精妙的意象来表现微妙的人生经验,“陌生化”技巧的使用十分到位。“青春是被仇恨啃过的,布满牙印的骨头”,“我拥抱的幸福,也陈旧得像一位烈妇”,“年轻时喜欢说月亮是一把镰刀,但现在,它是好脾气的宝石……” 意象的选择和使用,渗透着新批评和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这些比喻无一不形象传神,活灵活现,放佛一个个横断面巧妙地展示着中年心态的微妙处境:他们怀恋青春,却终究不能回到过去;他们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更加深沉,再也没有那种敢爱敢恨的豪情。在不断的姿态调整中,中年人带着无奈与沉稳的双重姿态过渡到老年,人生也便获得了更深的阅历。

罗素曾在《如何安度晚年》一文中将人生比喻成一条河流——从涓涓细流聚集力量,逐渐冲破山与石的束缚,最终心甘情愿地汇入辽阔的大海。江河入海,水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却又完美地显示了自身的存在,李琦的这首《变老的时候》就深谙这如江河入海的人生之道。全诗好似一位老智者正“心平气和”地“回望来路”,留在他脸上的是岁月的痕迹,面容与智慧结合在一起,让人看上一眼就肃然起敬。老者处变不惊,安详地打量着人周遭事,阅历和体验使他返老还童,返璞归真。此时,他已不惧怕任何事情,甚至不惧怕死亡,因为他的内心已经与世界融为一体。全诗在简洁的平铺直叙中书写人变老时的容貌与心境,处处闪现着智慧之光。如果每个人的晚年能够如此,那他就已接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圆满境界了。

生命短暂,须臾即逝,那我们该如何把握这正消逝的岁月?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营造出了另一片天地,是把握生命的一种方式,是丈量人类生活的一种标尺。人们常常在年轻时闯劲十足,意气风发,敢爱敢恨,甚至一意孤行,但岁月的年轮碾压着过往每一个人,最终我们在挣扎和磨难中平静下来,安然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这三首诗的主题都与生命和时间相关。细细读来,读者既能看到未灭的青春火焰,又可听见此生的深沉叹息,还可感受历经沧桑后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三首诗以不同的方式悄然将人生的阶段和境界展示出来,侧重点虽稍有差异,但在以诗意方式来表现生命逐渐走向睿智和成熟的立足点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意的句子中,生命又一次被关照、被阐释、被理解,这或许正是诗的意义所在。

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全诗中年人黄豆
黄豆噼里啪啦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劝学
黄豆变形记
黄豆成长记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
黄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