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016-04-10黄启春

四川水泥 2016年3期
关键词:混料加铺胶粉

黄启春

(山东省单县公路管理局 山东 单县 274300)

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黄启春

(山东省单县公路管理局 山东 单县 274300)

研究表明在路面病害的处理和修复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公路上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近些年,这种处理技术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投入大规模使用,使得大部分病损路面性能得到改善。本文主要从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方面探析,以期望对施工做出导向。

公路修复;改性沥青;施工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建设也逐步加快了建设进程。目前,由于修建技术水平、道路管理措施和应用方面的损耗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国内许多路面都出现了道路开裂、车辙、坑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在这些路面病害的处理和修复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近些年,这种处理技术已经研究较为成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投入大规模使用,并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使得大部分病损路面在应用性能方面得到大大改善。目前,公路加铺改性沥青主要以胶粉改性沥青为原料,加之合理地施工布置,使得受损路面在强度、刚度、稳定性方面性能得到提升。

1 改性胶粉沥青的配比及其生产

1.1 改性胶粉沥青的配料

改性胶粉沥青是在沥青的原料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抑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在强度、刚度以及变形稳定性方面的性能得以改善。改性胶粉沥青的工作机理有两种,一是改变沥青化学组成,二是使改性剂均匀分布于沥青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

1.2 改性胶粉沥青的生产加工要点

由于改性胶粉沥青对质量的要求很高,所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我国主要采用一种间断式的生产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将温度稳定控制在 180~200 °C之间,具体温度根据掺加入的胶粉的数量决定。并且在加工时要不断定时搅拌,保证混合和反应均匀,要不断关注产品的各项参数,以确保其质量。

2 公路加铺改性沥青的施工

2.1 改性胶粉沥青加铺前的准备

在普通的路面建设中,一般都要将改性沥青与混凝土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使其形成稳定均匀的加铺原料。在原料均匀化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混合料的温度,无论是在干拌或湿拌时,混合料的温度均应控制在140~165°C以下,否则也将影响混合料的稳定性。改性沥青混料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先是从各个生料仓的出料斗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

2.2 改性胶粉沥青混料的运输要求

与一般的铺路原料相比,改性胶粉沥青混凝土的混合铺路原料在运输上也有其独特的要求,必须做到严进严出,严格遵循相关行业标准。由于改性胶粉沥青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在运输过程中也必须实时监控混合料的温度变化,为了减小外界环境条件对混合料的影响,一般都要使用避光运输车来运送,与外界尽量隔离,并且用泡沫等保温装置包裹以减少温度的交换和物质成分的挥发与氧化。为防止由于重力和运输方面的抖动引起混合料的分选状况出现问题,还应在运输车内不断搅拌,保证混合料的质量[1]。在摊铺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免今后路面在各向应力以及自然条件下出现不均整的问题。运料车在使用前后都必须严格清理,不能因余渍而影响之后的使用。

2.3 改性胶粉沥青混料的摊铺要点

首先,工人在进场施工前,必须先对施工路面进行地质与地基勘察,高程测量、沉降稳定检验等检查验收工作,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并且清理基层表面污染、杂物,必要时用水进行冲洗。但是水冲洗的时间安排应当合理,要确保施工时路面的充分干燥。在摊铺机工作的时候,相关驾驶员与技术工人必须认真负责,要保证摊铺机径直、匀速、区域性不间断的工作,以保证铺料的均匀和平整。下面层铺筑完成后,为提高路面的平顺度,中面层和上层铺筑采用整平浮动梁控制,以拌和楼的拌和能力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以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并尽量减少施工接缝。保证完工后路面的平整度。同时应当注意搅拌,防止出现铺料因时间过长而出现离析,要注意施工进度,时间过长还可能影响到铺料的稳定性。外界温度对于铺料稳定性的影响也很大,相关技术工人也应当随时关注施工温度的变化,并关注施工路面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案,以防止施工时铺料失稳。按照相关规定,改性胶粉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下卧层的表面温度有关,下卧层的表面温度低,相应的摊铺混料的温度就应当稍高一点;相反,下卧层的表面温度高,相应的摊铺混料的温度就应当稍微控制高一点,但在总体上摊铺温度应当控制在150~200°C之间[2]。另外,天气的变化对这种施工的影响可谓巨大,如大风或降雨降雪在施工路面上产生的瞬时应力对路面平整度和铺料稳定性的影响,所以施工队应当实时关注当地天气的变化,对大风或降雨降雪天气的突然来临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需要强调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特殊的施工规范来进行摊铺,一旦出现摊铺时混料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问题,如混料离析,摊铺时路面断裂、褶皱及不平整等路面失稳的情况,必须采取修复或铲除重铺的手段,严格遵守规范,保证路面质量。

2.4 改性胶粉沥青混料的压实

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一样,改性胶粉沥青混料经拌和、运输、摊铺等流程后,还要经过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就是最为关键的路面压实过程。压实是使沥青混料在压路机的机械力作用下体积缩小、内部结构密实化的过程。它使得沥青混料颗粒之间空隙减小并重新分布,从而使得颗粒与胶粉间形成嵌挤结构并被沥青强有力地胶结在一起,形成稳定结构,以提高路面在应用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所以只有正确的压实才是压路的关键。从操作步骤来看,压实工艺可粗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形)的碾压步骤,每个压实过程都有着相应的操作规范,必须严格遵守。

首先,初压是为了使沥青混料初步定型,与路基紧密接触,从而建立较强的承载能力,以保证之后的压实工作能安全高效的进行,初压的标准是保证复压时沥青混料不致产生大的变形或位移。并且初压应当安排在摊铺之后不久,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对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3]。紧随其后,应当及时安排路面的复压。复压是使沥青混料更加密实、成型和稳定的关键工序,不得随意停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粒径较大的沥青混料,尤其是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作复压,以保证路面的密实与稳定。最后进行终压成型工作,消除施工时形成的车辙与痕迹,并进行路面的美化与细节接缝处理工作。每个步骤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压路机的数量。

3 总结

本文从改性胶粉沥青的特点以及改性沥青混料的生产、运输、拌和、摊铺和压实等方面简单地概述了公路加铺改性沥青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由于改性沥青混料的特殊性质与普通混料有差异,所以在施工时需要针对其特殊性调整施工方案,在一般的铺路工艺上添加特殊手段,以达到改性沥青路面的科学施工。

[1]郑向雷.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6.

[2]谭忆秋.曹丽萍.董泽蛟.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大学学报,2014(3):12.

[3]孙立军等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3).11

U45

B

1007-6344(2016)03-0061-01

?

猜你喜欢

混料加铺胶粉
一种具有混料功能的橡胶射出成型机
直投胶粉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技术
基于PLC的混料罐控制系统设计
胶粉在抗静电胶板中的应用
聚丙烯/CaCO3共混料中CaCO3含量测定方法对比
一类混料指数模型的D-最优设计
预降解工艺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一种高分散性的废旧氟橡胶胶粉的制备方法
碎石化旧水泥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应力分析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工程中的节能实践及施工管理